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汪投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一面和蒋商谈和战问题;一面准备离开重庆投敌。陈公博当时任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 1938年11月初,陈公博正在成都四川省党部筹划训练国民党员的工作时,汪精卫来电要陈公博在参政会召开前,提早一两天到重庆。陈公博一到重庆,汪精卫便告诉他  相似文献   

2.
汪精卫哭灵     
戴雄 《纵横》2005,(10)
1940年3月19日一大早,汪精卫率领陈公博、周佛海等大小汉奸数十人前往中山陵谒陵。祭堂里,汪精卫用浓浓的广东官话宣读了《总理遗嘱》后即兴发挥:“总理教诲言犹在耳,我等后死者未能遵行,以到山河破碎,人民生灵涂炭,总理陵寝被扰,实是我等罪过。”说着说着便泪如雨下,陈公博、周佛海等汉奸一个个咧开了嘴“哇哇”大哭起来,这帮叛国投敌的群奸俨然成了孙中山的孝子贤孙。在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汪精卫越发来劲,像孝子哭母、寡妇哭夫般悲痛欲绝,直哭得前仰后合不能自持。哭了半晌,陈公博、周佛海实在无奈只得止住哭声,趋步上前劝说汪精卫:“汪先…  相似文献   

3.
汪伪的军权在谁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精卫政权在军事体制上,完全照搬蒋介石那一套,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汪精卫自兼委员长,周佛海和陈公博为副委员长;但汪精卫的委员长和蒋介石的委员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周佛海是一个文人,却醉心于执掌兵符。他虽然没有学过兵法战阵,自有独特的将兵之法,即依靠手中的财政大权,建立和收买自己的军队。因此,汪伪军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周佛海手里。 陈公博在1940年之初,从香港到上海参加汪精卫政府时,便想掌握兵权,他曾对周佛海说:“我别的职务随汪先生支配,但我讨一个政治训练部长来干。”陈公博的目的是以政治统治军…  相似文献   

4.
韩博  韩星 《湖南文史》2010,(8):44-45
日本投降后,汉奸自然逃不脱被人民审判的命运,正应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古训。 陈公博乞求做干净些 抗战爆发后,陈公博追随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担任伪政府立法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副总裁兼行政院长汪精卫卖国投敌,1944年死亡后,其爪牙陈公博继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陈逆一贯追随汪精卫,为国民党汪派中的得力干将。1932年1月,汪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时,陈为实业部长兼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组织部部长。1938年汪精卫潜逃至河内,发表唁电,响应日本首相近卫倡导的“和平三原则”。当时负责国民党四川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30年代,《民生报》因一则贪污报道而得罪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及行政院政务处长彭学沛。面对强大的对立面,报人成舍我毫不退缩,即使人被监禁,报纸被查封,他仍坚持认为:“‘言论自由’固可为‘国家自由’而牺牲……但非法摧残决不能不依法抗争。”本文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再现了著名的“彭成案”及“《民生报》被封事件”,藉此介绍一段凸显“舆论监督”作用的如烟往事。  相似文献   

7.
赵湘 《文史春秋》2005,(1):48-49
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虎头蛇尾的人物,要算汪精卫,少年时也曾为国为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孰知三岁不能看到老,中途变节,沦为臭名昭的汉奸,于是有人讥讽地把他这首名的“绝命诗”后两句改成“恨不引刀成一快,终于辜负少年头”。大约是物以类聚,汪精卫的“亲密战友”,汪伪政权二号头目陈公博,也是这样一个有始无终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汪精卫死后,陈公博接下伪政权这副烂摊子,忧心忡仲,惶惶不可终日。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郑重找陈公博谈话,说:“日本失败,已成定局。但日本在华300万陆军,仍还完整。日本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必定要有一场恶战。为了中国不落入共党之手,我代表军部,向陈先生宣布:日本愿以10O万军队和精锐武器,交陈先生指挥。陈先生可以和国共两党,逐鹿中原了。”陈公博听后,感到此事太大,大得无边无沿,  相似文献   

9.
胤凌 《文史月刊》2010,(7):38-40
一、陈壁君看到秦桧夫妇的跪像,想到了汪精卫和她自己 1944年11月12日下午6时,汪伪政府主席汪精卫乘坐的“海鹣”号专机,在4架战斗机的护卫下,徐徐降落在了南京明故宫军用机场。汪伪政要陈公博、周佛海、林柏生、褚民谊等人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地鱼贯登上专机,一会儿时间,竟从专机里护送下一个水晶棺材来。  相似文献   

10.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基于对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认识,在“和…‘战”问题上,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对抵抗日本的侵略始终缺乏信心,“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是其基本立场。本认为,在长城抗战失利之前,尽管汪精卫主张“抵抗”与“交涉”并重,但他更强调“抵抗”的重要性;此后的汪精卫不仅很少提到“抵抗”,就连理直气壮的“交涉”也从未出现。一味的妥协退让成为其对日态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韩博  韩星 《文史博览》2010,(8):44-45
<正>日本投降后,汉奸自然逃不脱被人民审判的命运,正应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古训。陈公博乞求做干净些抗战爆发后,陈公博追随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担任伪政府立法院院长等职。日本投降后,陈公博被押解到苏州,关在国民  相似文献   

12.
陈公博是抗战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的大汉奸,曾任南京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是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1944年10月,汪精卫在日本暴卒之后,他接替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并兼任伪行政院长、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政治部长、伪上海市长等职,成为伪政府的头号大汉奸...  相似文献   

13.
大汉奸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后,另起炉灶拼凑起一个汪记国民党。本文记述的就是此事的大体经过。由此人们可以看到汪清卫、周佛海之流在同日本人做着肮脏交易的同时,又是怎样各怀鬼胎争权夺利的。汪精卫偷偷脱离重庆由于汪精卫与蒋介石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趋向尖锐化,使汪感到在重庆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遂与私党陈公博、周佛海密谋策划,先后偷偷脱离重庆。他们先到昆明,再经河内、香港到上海,住进愚谷新村。经梅思平等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多次密谋,于1938年12月30日签定了“中日调整新关系”的上海协议书,汪精卫接受了日方诱降的各项条件,而日  相似文献   

14.
在抗战时期通敌投日的人物里,陈公博(1892—1946)是一个特例。他虽然在抗战的最后一年,当上了南京伪政府的主席,并且因此在战后被认定为头号汉奸,受审伏法,但他对汪精卫所领导的“和平运动”,最初是持反对态度的。根据他自己和其他同时人的说法,他最后之所以参加“和运”和伪政府,主要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汪先生”。这和其他大汉奸(如周佛海  相似文献   

15.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国民党在总理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已形成“左”、“右”两派。北伐胜利后,蒋介石统治中国20年间,国民党内部派系之分,更是名称繁多。有以黄郛、杨永泰、张群等为首的政学系,张继、谢持、邹鲁等为首的西山会议派,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CC派,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改组派,  相似文献   

16.
铁蹄下的抗争——记抗战中的南京中央大学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序幕。当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如汪精卫、陈公博等人公开做了汉奸,后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了以汪精卫为代主席的伪国民政府。滞留在沦陷区的青年学子们,不仅倍受日伪的蹂躏,而且还要承受失学之苦。  相似文献   

17.
《齐鲁学刊》1986年第3期李蕴华《中共“二大”没有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一文,认为:一、“中共‘二大’尚未明确认识中国革命应该‘分两步走’,谈不上已经有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而且“还可能发展成为‘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思想”。二,“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思想形成的起点,但不是也不可能是科学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完整思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也曾出现过一些投靠侵略者、出卖祖国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如汪精卫和陈公博、陈璧君之流。这三个大汉奸,曾于1930年10月,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傅公祠多次开会,并于10月27日最后通过了伪国民政府“约法草案”,随即公开发表宣言,“征求国人意见”。这里仅就汪、陈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太原傅公祠的一些相关情况和最后的可耻下场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9.
柯云  丽阳 《钟山风雨》2010,(6):40-41
<正>陈公博(1890—1946),广东乳源人,寄籍南海,曾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23年叛党,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政府要职。1938年随汪精卫投靠日本,成为汪伪政权第三号卖  相似文献   

20.
《神州民俗》2008,(4):7
骗术究竟起源于何时,难以确证。而今人梳理和辨析,认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骗术“高明巧,纷杂多端,有所谓‘串骗’、‘色骗’、‘诈骗’、‘拐骗’、‘诱骗’、‘奸骗’、‘装骗’、‘相骗’、‘法骗’、‘货骗’、‘文骗’、‘彩骗’等等,不一而足。其中的串骗、色骗、诈骗、拐骗是骗子的惯用伎俩。”种种骗术可渭古今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