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剧琐谈     
(一)、被遗忘了的前辈名演员在汉剧的“一末”行当中,除了前辈演员余洪元外,还有与他齐名的蔡炳南.蔡炳南是刘炳南的老师,刘炳南以前叫小炳南,他在汉剧“一末”行中能占一席地位,就是他师承蔡炳南,学到了“蔡(炳南)派”汉剧“一末”技艺的结果.张花子是汉剧“三生”的鼻祖,他是一位全材的生角,他的嗓子有边、本、膛三音,吴天保就是他的高足.据已故的百岁以上的老汉剧行家说,汉剧“三生”除花子外,其余的演员都是边音好,本、膛二音不足.  相似文献   

2.
旧时汉阳县的蔡甸镇,是襄河重要口岸之一,古时军事必争之地。蔡甸的山山水水,郁郁葱葱,人墨客将其描绘为“十景”。  相似文献   

3.
<正>"京剧二百年,出了一位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一位陈伯华。他们二人代表着京、汉两个皮黄剧种的艺术高峰。"这是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生前对梅、陈二位艺术大师的定评。陈伯华从牙牙学语就跟随其母陈少兰(汉剧迷)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心目中,艺术是高于一切的.我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承认,党和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曾是全国政协委员,是武汉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 1988年是我在汉剧舞台上辛勤耕耘的第六十个年头,10月21日,武汉市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党和政府率先在湖北省授予我“汉剧表演艺术大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我国戏曲行当,人们常谓“生、旦、净、末、丑”。京剧中的“末”行久已被“生”行所替代。保留“末”行并成为一个主要行当的剧种,仅有汉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等,而其中唯汉剧“末”行成就最高。百年以来,可谓人才辈出。最名的应为被誉为“汉剧泰斗”的余洪元,其后还有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王长顺、袁双林等。而至今仍被人称之为正宗汉剧名“末”的,无疑当首推贾振南先牛。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戏曲学校:属中等戏曲艺术专业学校,1958年在汉剧演员进修班、戏曲身段训练班的基础上建校。第一届招收学员241人,其中汉剧60名。招收对象为11至14岁的小学生,学制6年。第一任校长黄振,副校长陈鹤峰、李慕白、阎恒凯。汉剧科专业老师有魏平原(一末)、吴楚臣(二净)、徐继声(三生)、刘顺娥(四旦)、冯小红(五丑)、高海山(六外)、万盏灯(八贴)、徐正奎(十杂)等。课程设置有政治、文化、专业(表演、音乐)、文艺史论四类课程,共21门。根据“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汉剧名丑 李罗克的艺术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李罗克的艺术人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古老汉剧发展的轨迹。为了让更多热爱汉剧和研究汉剧的人们,更多了解这位功底深厚艺术家成长的经历,并从中了解汉剧艺术演变和发展的历程。经过艰苦搜集和整理,仓促成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两位唱汉剧花脸的辛亥老人 上世纪的60年代之初,我从大火路小学考入了武汉市戏曲学校.成了汉剧科一名学一末(老生)的小艺员。此时,武昌还有一所湖北省戏曲学校(同样设有京、汉、楚三科),省市戏校的学员常有学员“学艺交流”的活动。一天,省里的大师兄们带我来到阅马场省戏校分部去拜见早年被誉为汉剧老生“三鼎甲”的魏平原(魏幺爹)老先生。  相似文献   

9.
汉剧是古老的,据说它产生于清初,成熟于清中叶,而在道光嘉庆年间却繁荣鼎盛,几乎遍及了大半个中国.它有极其优秀的传统,无论是剧目,还是唱腔和表演都极为丰富,是我们不可轻视的珍贵遗产.但是,它毕竟是产生和繁荣于封建时代,有许多东西与我们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格格不入.近代几十年,许多汉剧有成就的老前辈曾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汉剧进行过多方面的革新和创造,创立了众多而优秀的流派,深受人民欢迎,在汉剧发  相似文献   

10.
汉剧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北地方剧种,在声腔上,首创了[西皮]、[二黄]的合流,对许多皮黄剧种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表演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即有其浓郁特色的传统.仅就近代而言,汉剧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有一个蔚为壮观的繁荣鼎盛时期.1921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召汉剧进京,公演劝赈.当时由汉剧公会主持,余洪元领衔,名震京师,显示了汉剧艺术的丰厚传统和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1.
蔡甸位于汉江下游,与古要塞临嶂山相邻,历史悠久,其境内夏天莲湖碧透,馨气宜人,不但风景秀丽,而且有些名菜名食,早已蜚声江汉,自成特色.蔡甸“三圆”(丸)海圆(丸):俗称生炸圆子,是地方名菜.解放前,蔡甸街内有30余家餐馆制作此圆,最富盛名的,要算胡姓“旺记酒馆”,乃祖传名菜,源于清代,至今有160多年的历史.传说,以前的县  相似文献   

12.
汉剧表演艺术大师董瑶阶,沔阳人,艺名牡丹花,他在50年的舞台生活中,与京剧演员有过许多次的交往,并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至今传诵不已。那还是牡丹花刚刚盛开在汉剧舞台的时候,京剧名角汪笑侬、吕月樵、沈月来初到汉口演出,当时武汉的观众对京剧还不习惯,于是特邀汉剧名角余洪元、汪天中、牡丹花等人合演。牡丹花与沈且来合演《虹霓关》,沈演王伯当,董演东方氏,一唱京腔,一唱汉调,二人配合默契,博得观众赞赏。并且在舞台上成功地进行了艺术交流,首创京汉合演之先例。1934年,牡丹花的演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年,梅…  相似文献   

13.
陈伯华是我国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尊敬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20世纪初,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世纪.她出身穷苦,贫困与苦难炼就了她坚韧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倔犟的性格,伴之天赋的戏曲艺术的灵性和才华,使她15岁豆蔻年华时便脱颖而出,以汉剧“筱牡丹花”艺名蜚声剧坛,名噪武汉和湖北,为她日后中兴汉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蔡树藩,原汉阳县人,1905年生于蔡甸镇龚家小岭,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8年10月,时任国家体委常务副主任的蔡树藩与著名  相似文献   

15.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了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由一行(小旦)唱“独角色”,到增加了小丑的“两小戏”,而“三小”戏的产生,又增加了小生。随着正本戏的出现,行当分工就较为细致和规范了,虽然不象汉剧分一末到十杂,京剧生、旦、净、末、丑那么严格,但它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需要分为“上四角”和“下四角”。上下角是从剧中人的年龄来划分的,35岁以上的人物(不包括正旦),由“上四角”来扮演,35岁…  相似文献   

16.
陈伯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伯华,小名毛毛,艺名新化铁、小牡丹花,生于1919年,湖北汉阳人。陈幼时就喜爱戏曲,她母亲是汉剧迷,常带她到戏院看汉剧。1928年,傅心一倡议办汉剧训幼女学社,撷取新舞台之“新”和高台教化之“化”二字,取名“新化”科班,颇有新文化新思想之意义。陈伯华9岁考进了汉剧女科班,取名新化铁。科班按照天春长科班形式组成,班规学戏年限同旧科班一样。陈伯华天赋脱颖,百日登台就能演出《闹金阶》等两三出戏。科班因缺资未学满期散了班,陈将科班老师刘本玉接回家中专教,并为恩师养老送终。刘本玉是一位艺术高超的老师,他将毕生艺…  相似文献   

17.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李春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剧前辈艺术大师大和尚,真名李春森,祖籍湖南沅陵.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于汉口,伯父李光耀、父亲李光友都是清末民初的汉剧艺人.李春森幼年受梨园世家的熏陶,酷爱汉剧,6岁时便要求学戏.李光友见儿子身体孱弱,担心承受不了严格的锻炼,难以子承父业,即便勉强从艺,怕也难成气候,不如读书有了文墨,还可安身立命.因此他于7岁时,被送入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18.
汉阳东城垸纱帽山遗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阳县东城垸纱帽山遗址,位于县城蔡甸之南约30公里许(图一)。东面濒临长江,与武昌金口镇隔江斜对;西面有坛山、朱家山、陈家山。遗址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相似文献   

19.
初试新声《秦香莲》 汉剧是古老的,据说它产生于清初,成熟于清中叶,而在道光嘉庆年问繁荣鼎盛,几乎遍及了大半个中国。它有极其优秀的传统,无论是剧目,还是唱腔和表演都极为丰富,是我们不可轻视的珍贵遗产。但是,它毕竟是产生和繁荣于封建时代。有许多东西与我们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格格不入。近代几十年,许多汉剧有成就的老前辈曾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戴南是一座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相传当年为临海小村,曾有过唐太宗李世民驰骋的足迹,镇中建有敕封护国寺。该镇地处江苏省中部,交汇于东经120°06′,北伟32°40′,南临长江,北接淮水,全镇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总人口9.26万人,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宁(南京)盐(盐城)一级公路,宁(南京)靖(靖江)盐(盐城)高速公路纵贯镇城南北,并有互通口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