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同时进行复原展示设计,可以真实反映文物在墓葬中的原始位置,在展览中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其功能,同时体现了文物修复工作保留恢复原始信息,服务于考古、文物学研究的价值。2001年,为配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的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新校区范围内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现140余座唐代墓葬,其中李倕墓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并且未遭盗扰,保存完整。据出土的墓志介绍,  相似文献   

2.
2001年,西安南郊西安理工大新校区发掘唐代墓葬一百余座,其中Ⅱ区M2为唐王朝宗室后裔李倕之墓。墓葬未经盗掘,形制较完整,出土文物丰富。随葬品有陶、瓷、漆木、铜、铁、金、银、玉等各种质地,其中金冠、金佩饰结构复杂,工艺精湛,为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区(Ⅱ区)共发现墓葬107座,其中汉代墓葬数量最多,魏晋北朝和明清时期墓葬次之,还有极少量的唐代及辽金墓葬。西汉墓葬多为竖穴土坑木棺墓,有的有木椁和头厢,出土有陶罐、陶壶、陶鼎、陶盒、铜镜等典型器物组合;魏晋北朝墓葬发现了精美的"位至三公"铜镜;明清时期墓葬除了陶瓷器,还发现了完整的八宝纹铜镜等。延庆西屯墓地的发掘对研究妫水河流域的考古序列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鄂城市古名武昌,为六朝时代(公元221——589年)的长江中游重镇,也是孙吴建国时的第一个正式都城。五十年代以来,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鄂城发现并清理了大批六朝墓葬,还勘察了六朝武昌城——“吴王城”的遗址。一九八○年起,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应湖北省博物馆和鄂城县博物馆之邀,先后三次到鄂城作考古实习,  相似文献   

5.
<正>许家村明代家族墓群位于常州钟楼区许家村。2020年4—11月,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博物院对前期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六朝至明清时期古墓葬66座,其中明代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推测为一处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6.
温水乡位于陇县县城西北约五公里处.1991年秋季在修筑宝(鸡)中(卫)铁路的施工过程中,于乡政府南不到一公里处的路基上发现了5座汉代墓葬,我们闻讯后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5座墓葬的编号为M1—M5.另外,发掘期间适逢村民在乡政府东约一公里外的北河东岸坡地上营造梯田,取土中亦发现了3座汉墓,于是我们便一并进行了清理,这3座墓葬的编号为M6—M8.现将8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7.
"韩森冢"位于西安市东郊新城区韩森寨村西侧,为配合"韩森冢"周边区域的保护规划,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2011年底对"韩森冢"周边约8万平方米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物探等调查工作,发现"亚"字形大墓1座,陪葬坑2座。"亚"字形大墓由封土、方形墓圹、斜坡墓道和壁龛组成,全墓东西146.9、南北119.2米,墓葬形制与秦东陵中主墓的形制结构较为相近,尤其与四号陵园的主墓几乎完全相同,推测"韩森冢"应为战国秦王陵级墓葬。  相似文献   

8.
<正>土山汉墓位于徐州云龙山北麓、今天徐州博物馆院内,北魏以来一直误载为范增墓,多称之为"亚父冢",经过考古学家的清理发掘,其实为东汉彭城王墓地,包括3座墓葬(M1~M3)。本次公众考古活动项目的地点是2号墓,为土山汉墓的主墓,于1977年钻探发现,当时清理了墓道边的东耳室。1982年,徐州博物馆继续对2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封土至黄肠石,后来由省市文物部门共同发掘。2006年,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并以实际行动向全国文教群英会献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继续进行北区墓葬的发掘.发掘工作已在4月12日开始.从已发掘的三座墓葬看,虽都被盗掘,但仍有重要发现,出土遗物包括成组陶器、花纹别致的织锦、汉文字纸做成的鞋子等.现在发掘工作仍在进行,预计当地棉花播种后,工作将更大的展开,全队维、汉族同志正以冲天干劲和百倍信心紧张的工作着.在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时,于工地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处.石器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几年来考古工作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是我国远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非常丰富。几年来经过调查,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十余处(二百余个地点)、新石器时代遗址三百余处、殷周及其以后的文化遗址和重要墓葬五百余处,并对以上一些重要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此外,发现了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古代建筑一百余处,历代的石刻、摩崖造像等一百余处。上述这些发现,从时  相似文献   

11.
索德浩 《江汉考古》2008,(1):96-103
因为三峡大坝建设的契机,峡江地区汉晋时期墓葬大量发现,其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全面搜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据清代《永顺县志》记载,土司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袭职后,迁其治于灵溪之福石山,即今老司城。老司城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而建,借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御设施。城址包括生活区、衙署区、街道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老司城生活区城墙修建于明代早期,衙署区及老司城周边的大量相关建筑也大多修建于明代。从已发掘的紫金山墓葬和周边墓葬看,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土司彭显英夫人墓。老司城周边石刻题铭的年代则主要集中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  相似文献   

13.
(一)潼南县明代纪年墓葬 2005年,重庆潼南县在崇龛镇白沙村梁家嘴发现一处明代纪年墓葬群.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清理发掘.梁家嘴墓地共计墓葬十座,出土文物二十四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有藻井顶式雕刻、纪年题记及买地券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乌兰察布市博物馆与卓资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卓资县围堡村元代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等。该墓葬发现的"元贞元年(1295年)四月"题记,是乌兰察布地区首次发现的有确切年号的元代墓葬,对研究元代墓葬及乌兰察布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考古珍闻     
吉林榆树大坡发现汉基一九八○年八月,吉林省联合考古队对榆树县大坡公社后岗村汉代北方少数民族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墓葬31座,出土文物一千余件,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金银器及玛瑙珠等。  相似文献   

16.
该墓葬位于蓟县渔阳镇吴庄村北、大星峪村西南的山前坡地上,由于墓葬遭到严重盗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3年3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陶罐1件、铜簪1件、铜钱4枚、买地券1方,此外还有板瓦等遗物。从出土的买地券与铜钱推断,墓葬年代应该为明代。  相似文献   

17.
1973年2月,四川铜梁县农场在县城关修建工程中发现石椁墓两座(编号为M1、M2),由重庆市博物馆和铜梁县文化馆进行清理。M1为明嘉靖庚申三十九年(1560年)云南阿迷州刺史李三溪墓;M2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丁氏墓。1980年6、7两月,铜梁县丝厂在扩建工程中,先后发现明代石椁墓四座(编号为M3—M6)。以上六墓的墓葬制度和出土文物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现综合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金瓶梅词话》中有关于在棺材内四角放置银锭的描写,这种现象在一些明代墓葬的考古资料中也有所体现,出土资料与文学作品的相互印证有助于我们对这种现象的理解。《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亲朋祭奠开筵宴西门庆观戏感李瓶"中提及李瓶儿病逝后,西门庆悲痛欲绝,大殓抬李瓶儿尸体入棺后作者有这么一段描写—西门庆交吴月娘,又寻出他四套上色衣服来装在棺内,四角安放了四锭小银子儿。依着花子由说:"姐夫倒不消安他在里面。金银日久,定要出世,倒非久远之居。"西门庆不肯,安放如故。放下一七星板,阁上紫盖,仵作四面用长命丁一齐钉起来。……[1]这种在棺材内四角放置银锭(偶尔也有金锭和铁锭)的现象在明代墓葬之中也有所发现,但一方面由于有经济实力放置银锭的墓葬一般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目标明显,易被盗掘破坏;另一方面因为部分出土有银锭的明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往往只对文物本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现的一批唐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地属肖家村,北临珠江路,东临凌河街,东距大凌河约550米(图一)。这批墓葬中的M19出土有墓志,据墓志可知,其墓主为库延安,卒于垂拱三年(687年),与夫人合葬于天授二年(691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60年,湖南省博物馆文物普查组对湘黔铁路修建工程范围内进行文物调查时,在怀化县(今怀化市)盈丰村发现一处汉墓群,墓葬封土堆有50余座。1973年怀化地委、行署所属机关从黔阳县安江镇迁到怀化县,以后在进行大规模基建时将这群墓葬封土堆推平。到1982年,在墓群所在地已修建了许多高大建筑物。仅在地区农业处食堂屋侧和行署会堂前侧的空坪地里发现2座墓葬,我队于1982年6月进行了清理。1984年10月,怀化市政公司扩建迎丰公路,在拆除地区农业处围墙时又发现10座墓葬(图一)。我队于1984年10月和1985年3月对这10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