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 ,早已举世闻名。克孜尔石窟壁画问世较晚,第一次在柏林公开,便“惊骇了一世的古学者们与美术家们”,引起了中外学术界极大关注。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家,艺坛画师,纷纷前往巡礼。历尽沧桑的克孜尔石窟,很早就遭受外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5,(6)
20世纪初,德国考察队从克孜尔石窟揭取了大量壁画,其中的大部分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然而,考察队对这些壁画所出洞窟的记录存在一定错漏。近年,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对该馆所藏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通过实地考察与逐一核对,确认了大部分德藏克孜尔壁画所属的洞窟及原来所在的位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赵莉 《中原文物》2020,(2):129-136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数十年的石窟工作经验以及远赴国外广泛调查的结果,将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收藏的15块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进行了核对与测量,找到了全部壁画所出洞窟及原位,并通过电脑技术对图片进行了复原。  相似文献   

4.
叶梅 《敦煌学辑刊》2017,(3):168-177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龙形象可分为:蛇形龙、人物形象的龙王、作为瑞兽而出现的龙三大类。蛇形龙及人物形象的龙王应来自印度,瑞兽形龙的来源较复杂,吸收了犍陀罗雕刻、中原文化以及游牧文化的因素。通过分析佛经文献与图像,可知"蛇""龙"在龟兹语境中处于一种"混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克孜尔石窟     
《新疆地方志》2005,(2):42-42
克孜尔石窟俗称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达格山。石窟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早于敦煌莫高窟300年,于8世纪后逐渐被废弃,共有石窟251个,已编号的洞窟有24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克孜尔石窟艺术是洞窟、雕塑、和壁画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成独有的龟兹风格,从中可以窥见古代佛教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流传和演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马媛 《神州》2011,(7):16-17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包括了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几个部分。克孜尔石窟是现今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同时也是我国修建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克孜尔石窟由于历史的变化,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其雕塑群已基本无存,但是壁画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主要有三大类主题:佛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以及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壁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内容形式。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由此能够表达出我对佛教美术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掀起的西域探险热潮,俄国、日本、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方探险队接踵而至,对龟兹石窟进行了考察。在考察和发掘的同时,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从这里劫掠过壁画、塑像和文书等珍贵文物。其中,克孜尔石窟遭受的损失最为惨重。本文就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流失作一历史回顾,并据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流失国外的壁画原位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8.
马媛 《神州》2011,(14):16-17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包括了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几个部分。克孜尔石窟是现今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同时也是我国修建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克孜尔石窟由于历史的变化,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其雕塑群已基本无存,但是壁画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主要有三大类主题:佛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以及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壁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内容形式。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由此能够表达出我对佛教美术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鲁焰 《丝绸之路》2013,(13):49-54
鸠摩罗什静静地俯身沉思。正午里,我远远地望去,日光的蒸腾、人声的嘈杂,源源不断地往上涌,往上涌,却丝毫左右不了他的静默。他的静默是向下的,他的姿态向下,他的目光向下,他的神情像是在亲善地微笑,却感觉得到他的神思飞向了那些洞窟里、那些经文里、那些日复一日的冥想里。远处那些土黄色山上的著名洞窟成了他的背景。他也成了关注那些洞窟的目光的第一落点。  相似文献   

10.
壁画石窟     
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壁画和石窟,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勇气和智慧,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雕塑,记载了曾经消逝的文明。也因此,每一处壁画和石窟,都成了研究古代宗教、风俗、服饰、政治等文化的活化石。洛阳的龙门石窟,迄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它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也可以这样说,游龙门石窟,就相当于阅读一本史书,它的魅力是历久弥新的。广西花山的山崖壁画虽然不如龙门石窟那样有名,但却是山崖绝壁上的绝唱,这些画是怎么绘上去的,迄今还是个谜。青州和麦积山也同样如此,它们都已年代久远,但却都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多头多臂护法神形象的探究,认为印度教中多头、多臂形象被佛教吸收后,其性质和寓意发生了变化,折射出印度教对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而这种影响在远离印度的克孜尔石窟中得到表现,使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更加多姿多彩,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拜城县,现有编号洞窟236个。它背靠明星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间蜿蜒流过。整个石窟群排列在约两公里的砂石山壁上,沿崖体走势,依次被划分为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四个石窟区域,远远望去,就像密密麻麻的蜂窝,气势恢弘壮观。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与敦煌、龙门、云岗石窟齐名,也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大约开凿于魏晋时期,距今已有1 700多年历史。 克孜尔石窟属佛教艺术,由建筑、雕塑、壁画组成。除雕塑在历史沧桑中破坏较重外,建筑、壁画尚有较多保存。尤其是壁画,…  相似文献   

13.
第一眼看到克孜尔千佛洞,眼前却恍惚浮现出敦煌、帕孜里克、库木吐喇的影子,都是在山间蜿蜒的回廊。从山下向上望去,洞窟之间搭起的云梯千回百转,颇似书法中的起转腾挪。而洞窟却安详沉静,浑然不觉红尘间的沧海桑田。克孜尔的意思是"红色",石窟建立在红色的明屋衣塔格山。千佛洞镶嵌在这些险峰幽谷之中,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犹如错落有致的蜂房,壮观雄伟。石窟下是水流湍急的渭干河,山光水色,风光无限。也恰如一个早已隐居在此的佛陀,不管春秋,欣然打坐,眼观鼻、鼻观心,把宇宙万物参照于心间。  相似文献   

14.
吴焯 《文物》1984,(12)
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以来,对于古代新疆文化或者说西域文化性质的研究,便成为他们的中心课题之一。勒·柯克根据库车等地的石窟材料,判断四至五世纪的龟兹人"是一个信奉佛教而使用萨珊文化的民族"。斯坦因综合他1900年至1916年三次  相似文献   

15.
克孜尔石窟是蜚声中外的佛教艺术宝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了解克孜尔石窟第189窟前发现的蓝色颜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拉曼、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将其与第189窟壁画蓝色样品的元素组成及物相进行对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透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可能含有的胶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出土蓝色颜料样品为青金石,胶结材料为植物胶。研究表明,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分析对象的各种信息,为今后克孜尔石窟壁画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分析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采用社会一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中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创建于东汉时期,应当是秦汉皇家贵族陵墓建筑风格西传与佛教东渐时碰撞的结晶,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木扎提河对岸的崖面上,至今保留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凿孔,使这里具有一种神秘的氛围。近年来,尽管新增了钢筋水泥的混合结构,这种氛围依然萦绕于此。可以设想,当年大大小小的洞窟都安装有木制的门窗,而长长的木构栈道凌空横架于崖壁,大量的僧人聚集在这里,景象一定十分壮观。然而,不幸的是那些木结构已经根本不存在了,今天的游客和学者,如果仅从外观则无法想像出遗址的原始风貌。但是,历史仍然留给我们一些思考的依据,那就是留在崖壁上的柱洞、凹槽位置以及深深的凿痕。凭借它们,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精美的木构建筑。此外,本文利用相关的资料,如克…  相似文献   

18.
石窟寺中,最主要的文物是精美的壁画及塑像。由于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大都处于干旱少雨的地区,因此,这些石窟中才保存下了大量的壁画和塑像。以敦煌莫高窟为例,保存壁画约45,000平方米,彩塑 2,000多身。  相似文献   

19.
库车石窟包括库木吐拉、克孜尕哈、森木撒姆、玛扎伯哈和苏巴什等五处千佛洞,其壁画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国内的佛教石窟中是罕见,的特别是它的富于民族色彩的艺术风格和包含着东西方多种文化成分的纷繁复杂的内容,使人如处于古代的中亚艺术博物馆中。现在,我根据其不同的窟形作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龟兹地区流行的佛教,与说一切有部经律有密切关系。中心柱主室正壁壁画内容主要是根据小乘经典《长阿含经·帝释桓因问经》绘制,后室佛涅榘壁画出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中被具体地表现出来,说明说一切有部在古代龟兹佛教中占居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