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阳市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选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阳市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数量较多,为便于学者研究,兹选出部分商代晚期(殷墟Ⅰ一Ⅳ期)青铜器介绍如下。鼎(库藏编号0965,以下编号同) 竖耳,侈口,方唇,直颈,分裆锥足较矮,壁稍薄。颈部饰两道凸弦纹,器身饰三个等距离的基根相联的双凸线三角纹。器身至足根  相似文献   

2.
河南临汝出土空首布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河南省临汝县寄料乡雷湾村出土一批东周时期的铜空首布币,共29枚,总计重0.7公斤。后由洛阳市博物馆收藏。这批空首布基本完整,部分稍有残缺。铸造规整,均为长銎,平肩,弧裆,四周有边郭,正面和背面均有"川"字形平行竖纹,銎上有一穿孔,銎内尚遗留红色烧土,使某些币的重量差别甚大。现依尺寸不同分为3类。  相似文献   

3.
<正>圆足布和三孔布都是战国中期的青铜铸币,铸于赵国。圆足布的主要特征是:首、肩、裆、足均呈圆弧形;正面只铸地名,一般没有线纹,但也有个别在布首铸两条竖线的;背面记数,两侧各有一条竖线,布首一般没有线纹,但也有个别在布首铸一条竖线的;周有廓线。三孔布的器形制作酷似圆足布,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正面也只铸地名文字,没有线纹;背面记重,大者为"两",小者为"十二朱(铢)",即半两,布首记数;周边亦铸有外廓线;只是在布首和两足分别添铸了圆孔,故铭之曰"三孔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先后从芜湖市征集到30余枚古代铜镜。文章选择其中时代特征鲜明、制作精美、保存较好的14枚铜镜作介绍。包括西汉中晚期的"清白"铭连弧纹镜,东汉的龙虎纹镜和唐代的双鸾禽鸟葵花纹镜等。  相似文献   

5.
陕西宝鸡市古文物埋藏非常丰富。市博物馆长期以来收藏的文物中有大批商周时代的陶鬲,现将其中的一部分简单介绍如下,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陶鬲基本上都是在市郊及宝鸡县辖区内征集的,分高领袋足鬲(或称分裆鬲)和联裆鬲(或称瘪裆鬲)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铅山县博物馆最近收集到一面铜镜,为1981年陈家寨公社一民工挖掘房基地时发现。1983年12月送交县博物馆。铜镜背面为大圆形纽,连珠纹纽座。内区花纹为浮雕式四条龙纹围绕七个踞坐仙人,以八个环状乳相隔,外为十二个方形枚和十二个半圆形枚相间排列,方形枚上铸有铭文:"吾作明镜,幽湅三商,周得无极。"外区花纹为栉齿纹、鸟兽云气纹、菱形纹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是甲骨文的发祥地,更有许多铭刻文字的青铜器、玉器等,在展示悠久的中国文字和中华文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二○○一年,安阳市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开始筹划建立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二○○七年,该馆正式更名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通过调拨、受赠、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南阳博物馆在地区废旧仓库征集到1件青铜器盖,从形状看当为鼎盖。盖直径22.5厘米。呈圆弧形,口沿处有三个对称的兽面形小鋬,中间有镂空圆捉手。盖上饰绳状弦纹三周,间以蟠虺纹,近口沿处饰斜角兽纹一周,捉手上饰绹纹(图一、二)。盖内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为:"隹  相似文献   

9.
砷铜文物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中所称的"白铜"不一定是含镍的白铜,有的是青铜因含锡较多而呈白色,也有的可能是含砷较多的一种铜砷合金(砷青铜)。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钢鼓中有一件宋代的传世品,面径48、高27.5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菱格纹、木节纹、三角纹等,周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稷山县吴城村位于县城西八华里,晋韩(晋城—韩城)公路北侧。村砖瓦窑在1981年5月制砖取土时发现23枚空首布,无盛装器,完整者仅七枚,余皆残缺不全。现藏稷山县青龙寺文物保管所。这批空首布,皆耸肩、圆裆(少数为平裆)、尖足。首部有銎,出土时銎内尚有范蕊,布身中部有三道垂直竖纹。按形体大小可分为三式,大型者,通长14厘米,余二、三式通长分别为11.5和10厘米。除大型为园裆外,其他二型皆为平裆,其型制则完全一样。这批空首布的型制和侯马东周晋国遗址出土的完全一致。在出土的23枚空首布中,  相似文献   

11.
<正>由河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河南大学研究生院、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夏文化’国际研讨班"于2019年7月15~20日在河南开封、洛阳隆重举行。本班由刘绪、方燕明、宫本一夫、许宏、秦照芬、荆志淳、金正烈、孙庆伟等国内外知名  相似文献   

12.
战国铜扁壶     
1983年,甘肃庆阳地区博物馆征集到一件铜扁壶。壶侈口,短颈,双肩各有一兽面铺首,扁圆形腹,长方形圈足,足底稍外撇。口沿下饰蟠螭纹,腹部由双线条组成"田"字形,双线内填蟠螭纹,"田"字格中填蟠虺纹。口径10、通高30厘米(图一、二、三)。从形制、纹饰分析,此壶应为战国遗物。  相似文献   

13.
周口市博物馆收藏的"长子口"铜方斝,春秋早期图腾纹铜剑,汉代铜量器——"市平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济宁市博物馆与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常年协作,从废铜中拣选出一批古代铜镜。现介绍其中几件。重圈铭文镜 1件。直径12.8厘米。圆纽,十二并蒂连珠纹纽座。纽座外以两圈凸起的等高宽弦纹将镜背分成内外两区。内区铭文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间以涡纹。外区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之象夫而日月,心忽扬而忠,然雍塞而不泄。"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为配合中国文字馆正式开馆,河南省各地市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调拨了大量青铜器及石墓志等,其中几件"爰"字青铜器精美厚重,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下:爰斝(图1),通高34.7、口径19.9、腹径14厘米。口外侈,尖唇,口上双柱,伞形柱顶,柱顶饰圆涡纹,中部有两周凸弦纹,下端有凹弦纹两周及圆涡纹。高领,折肩,  相似文献   

16.
正考古材料表明,商文化的陶鬲以分裆鬲为主,但也存在少量联裆鬲[1]。本文拟从郑州商城所出联裆鬲的材料出发,归纳商式联裆鬲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分期和年代判断,并对其源流及其与周邻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一商式联裆鬲的基本特征《郑州商城陶器集萃》[2]发表了一批联裆鬲,为确认商式联裆鬲的存在并归纳商式联裆鬲的基本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兹举二里岗下层  相似文献   

17.
刘金霞 《文物春秋》2014,(3):71-72,F0002
多年来,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数十面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的铜镜,本文介绍了其中的9件精品,包括汉代鸟兽规矩纹镜、"位至三公"铭文镜、八乳规矩草叶纹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镜、菱花形禽鸟云兽纹镜,宋代菱花形双龙纹镜,金代童子持莲镜等,它们均造型规整,纹饰精美,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清江发现东汉青盖神兽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秋,江西清江洋湖发现一座仅存墓底的砖室残墓,出土铜镜一面,现藏清江县博物馆(见图)。铜镜直径12.5厘米,体厚实。镜面微鼓。背面中心为半球状圆纽,周围浮雕花纹图案。内区主体花纹为鼍龙涌浪,其外两道凸弦纹间铸汉隶铭文一周:"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再外饰栉齿纹一周。外区略高起,饰锯齿纹、曲折纹、凸弦纹,素缘。  相似文献   

19.
焦作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郭继宾,郭建设近年来,焦作市博物馆收藏了一批不同时期的古代铜镜,现将其中一部分按时代顺序介绍于后,供大家研究参考。一、春秋铜镜1件。直径12.3厘米。桥形钮,主纹为图案化的蟠螭纹作缠绕式排列,蟠螭纹由宽平凸起的单线条组成...  相似文献   

20.
黑陶高足杯     
黑陶高足杯,是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物。1965年河南省淅川县黄楝树遗址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杯高20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厘米。小口、折沿、高圈足。杯的腹部和圈足上,分别饰以弦纹和划纹,圈足上并有圆和“T”形镂孔各两行,从而显示出它在装饰艺术上的独特风格。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