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名片:张杰,武汉南通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江苏商会副会长、武汉欧品至尊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家商联)副会长. 武汉和南通的历史源远流长,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奇妙的缘分将我与二者联系在一起.南通有张謇,武汉有张之洞,他们都致力于振兴实业,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作出过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徐珣 《钟山风雨》2011,(1):34-38
本人与几位南通籍作家多次合著过有关梅兰芳先生的文学作品,但总是错失机会,一直无缘面见这位京剧大师.不过,拜访梅夫人福芝芳,却有过两次.特别是1977年春节过后,福芝芳在住院期间,和我详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身受多种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一提起我的家乡南通,便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时常有人会问我,你是何时开始研究张謇?为何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不太一样?对此,我总是笑答,我并不是专业研究张謇的人,只不过,我在张謇家乡南通工作了十几年,慢慢积累起对张謇的认知,并结合南通发展的需要,对张謇精神进行了一定的挖掘。我的一些观点,往往来自于对张謇精神的独特体悟,因而有点"与众不同"。一、试打"张謇牌"1999年下半年,我受江苏省委委派,去南通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去南通之前,我对张謇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4.
吴镕 《钟山风雨》2010,(2):41-41
<正>1990年秋,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偕王兆国来南通视察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当时我在南通任市委书记,市长是徐燕,我问他:"您是老外交部长,中西大餐都吃过了,到南通来吃点什么呢?我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自从1996年加入南通市钱币学会后,学习南通市钱币学会课题组和南通钱币收藏家研究有关南通地方纸币的文章,在文章中提到南通曾经发行过"马塘临时流通券"伍角作贰圆券,但是二十多年始终没有见到实物,后来听南通市钱币会员袁宏斌老师说:"曾经南通博物苑展览见到过,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机和手机,没能把图像记录下来"。我抱着试试的想法去找南通博物苑藏品部陆琴主任,向她说明来意,陆主任很快找图片,通过QQ发给我,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6.
南通博物苑回忆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家父孙钺从1904年起在博物苑工作,达三十年之久,曾任博物苑主任。而我的出生恰恰和苑同年同月(光绪甲辰阴历十二月)。我从学步起便常常跟父亲到苑游玩,那时耳闻目睹的情况,还恍如眼前。父亲年老体衰,我也曾帮助他处理苑事。所以,南通博物苑的发展情况,我是比较清楚的。写一份比较详细的回忆录,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愿望。这个愿望终于达到了。 记得1960年前后,敬爱的周总理曾号召政协委员撰写回忆录。那时我在南通市政协工作,曾和几位同志写成若干专题,油印成册。1963年前后,我又写了一篇《南通博物苑史料》,给南通博物馆。现在将这些材料,再加回忆补充,重新综合成一篇,以供研究地方史和博物馆史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1920年3月,荷兰驻沪总领事虚而满致函南通保坍会,请求允许两艘本国巡洋舰官兵来通参观游览.荷兰这一支海军舰队访通之际,恰逢此前一艘日本军舰官兵擅自登陆引起南通向日本政府抗议之时,以张謇为代表的南通士绅谨慎考虑,区别对待,既给予虚而满热情回应,答应其请求,又注重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与南通荣誉.其间,对张謇决定邀请荷兰巡洋舰官兵发挥关键作用的,是荷兰工程师亨利克·特来克生前对南通水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南通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的中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南通历史悠久,南通人民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南通的民歌、故事、舞蹈、音乐和各种造型艺术丰富多彩,其民间舞蹈与地方音乐的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南通人民抒情表意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舞蹈里要获得准确的民间气质.唯一最重要的成份就是恰当的音乐,否则,民间舞蹈就只能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南通民间舞蹈之所以能长期的生存下来,保持着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以至三次北上,誉满京都;首次东渡,轰动丰  相似文献   

9.
人物名片:盛祝云,复坤集团董事长,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联会会长,湖北省江苏商会副会长、武汉南通商会常务副会长. 我与武汉这座城市的故事,用一组数据最能直观地表述.  相似文献   

10.
钦鸿 《钟山风雨》2011,(4):31-34
南通文化老人梁朱明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时,我非常难过。在此前的两个月,我在南通附院住院期间,曾去同院的特护病区看望他,只见他瘦得皮包骨头,颧骨突出,双眼深陷,气管被切开插着呼吸机,话也说不出来。医生说他慢性支气管炎十分严重,随时有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导致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11.
今年恰逢南通地方志办公室成立20周年,为进一步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教育的功能,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南通方志馆。在史志、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方志馆落户于南通博物苑内,9月26日,市委书记罗一民、省方志办主任方未艾为南通方志馆揭牌。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是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篮。1951年8月,原南通学院医科受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局委托,创办公立苏北第二医士学校、苏北第二护士学校,是为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其后数十载,学校相继易名为苏北医学院卫生学校,江苏省南通医士、护士学校,江苏省南通护士学校,江苏省南通卫生学校,南通卫生学校等等。其主管部门亦在省、市卫生部门之间更迭。1991年1月,台胞姜体臣先生捐资助学,为褒扬其义举,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南通第二卫生学校、启东卫生学校、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先后于1988年、1994年、2008年并入。2011年1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为"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纪念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8日由南通博物苑主办,南通市钱币学会、南通市文博协会、南通市收藏家协会和南通市互联网协会协办的《南通地方纸币》发行座谈会在南通博物苑召开。《南通地方纸币》一书由南通著名钱币收藏家江航和顾永祥先生编著,已经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南通地方纸币》在版面上采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兼收并蓄,在内容上遵循据实反映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正储江叔叔是我的表姐夫。我父母青少年时期在南通地区颇有名气,抗日战争时期,前前后后动员出来参加革命的亲朋故旧难以数计,其中有不少是近亲远属,后来做了大官的并不少,再后来发了大财的也不少。我们弄不清这么复杂的事,一概以伯伯叔叔阿姨尊称之。依稀记得有些来往频密,经常一起相聚玩儿,有些来往不多。储江叔叔不算来往多的,他不是南通老乡,不是我父亲"带"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每家每户长辈对儿女们成婚配对的大喜期盼,从相识到结婚生育每一道程序都要认真谨慎对待。下面是我亲眼目睹的南通现时婚俗。发草帖南通人生的女儿,称叫丫头,民谚云:丫头要挜。其意是姑娘在十二三岁时,父母就过早地为女儿张罗婆家,主动托媒。媒人是旧时男女缔结姻缘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无媒难成婚",在当时是人们思想上固定俗成的定律。在物色婆家前,首先将女儿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约一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南通市位于长江北岸,滨江临海.下辖如皋、海安、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六县,面积9100平方公里.千百年来,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定居的八方移民世代相传,子孙承继.多种语音,多种习俗,多种 文化遗传因子的汇集,形成了这个地区独具个性的民俗艺术,民间舞蹈是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俗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探讨南通民间舞蹈的内容、形式、风格及技巧,对研究南通及附近地区的民俗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礼仪之邦,民俗十分丰富。南通襟江负海,早期是偏僻拓荒之地,民风淳朴,礼仪简单,这在《舆地纪胜》、[万历]《通州志》等文献中均有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大约在明朝中后期,南通的风俗已变得日渐复杂。早至冬至,晚至清明,南通民俗中均已有“迎新”特征。本文从现存南通的地方志以及竹枝词中寻找相关记载,力图描绘一幅旧时南通的新春民俗图景。  相似文献   

18.
《江苏地方志》2005,(6):28-30
1905年,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借鉴西方博物馆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和南通实际,以辅助学校教育和普及科学文化为宗旨,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中国博物馆事业由此在南通发祥。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眸南通博物苑的风雨历程,心中洋溢着无法抑制的激情,也浸润着难以言表的自豪。因为,南通博物苑鸣响了中国近代文明的汽笛,构筑了一座感动中国的文化丰碑。  相似文献   

19.
南通旧称通州,是一座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明古城。这里留下了诸多的物古迹,名的南通三塔就是其中之一。民谣日: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霄插。  相似文献   

20.
<正>一、走上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道路兰梁斌:张先生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故乡江苏省南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三角重要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史称“中国近代第一城”。您能讲讲入大学前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吗?张岂之:我的故乡是江苏省南通市,1927年我在这里出生。南通是晚清状元张謇的故乡。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推进,南通市的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水平逐渐提升。我很荣幸在这里读完了小学。后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南通危机严重,母亲带着我和弟弟经过千辛万苦转移到了后方相对安全的地方。我的初中在陕西省城固县完成,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南开中学的创办者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我深受他的思想的熏陶。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在京招生,我赴京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结果有幸被录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