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5日,"振兴传统工艺"丙申学术论坛——恭王府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学术研讨会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古建园林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在这个领域中建树斐然、颇具经验的专家学者20余人,围绕恭王府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徽州当地人在长达200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徽派民居村落布局严谨周密,建筑格局紧凑精细。其建筑风格统一鲜明,文化底蕴绵长深厚,建筑装饰丰富多彩,营造技艺精湛高超。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3.
<正>徽州古建筑不同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宫殿式、园林式的建筑格局,它以清秀典雅、宛如水墨画般的艺术风格演绎民间的居住形态,粉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布局,精美的砖、木、石三雕,共同构成了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因素。徽州三雕中以传统木雕的数量最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相对最高。一、徽州地区传统木雕技艺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肖旻 《华夏考古》2005,(1):69-74
文章对现有的理论模式进行反思, 对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的几种类型的在历史演进中的关系提出了假说: 从干栏式到地面的穿斗式是木构架自然的发展序列, 具有普遍性。官式建筑的产生和秦汉以来高等级建筑采用井干式与多层木楼阁有关, 并受到穿斗式的影响。抬梁式是官式建筑发展的结果并反过来影响了南北方的民间建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建筑彩画近百年的研究,经历了从研究彩画相关书籍到全面研究与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的官式与地方彩画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阶段,2.《清式营造则例》研究阶段,3.以"彩画小样"为范本阶段,4.新旧彩画研究方法交替阶段,5.研究与修复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兴起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同时都受限于所属时代,需要辩证地看待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我国的国保单位总量就达到了4295处。我们一直都在提从文物大国向文物强国迈进,作为文物强国,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的数量居其他类别之首,加之其自身的文物特性,保护任务显得尤为繁重。不仅仅是建筑本身需要保护,还有依附于建筑的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为此,本期聚焦的主题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塞测图集》是故宫古建筑研究的重要科学资料。对故宫古建筑进行断代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从明代起,中国吉建筑采取了斗口模数制,这是明代官式建筑的根本特征。单士元等学者通过分析历史文献研究了紫禁城的布局,祁英涛等先生集中讨论了明官式建筑的设计规律与做法特征。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应该整合这些研究成果,构建一部故宫建筑史。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9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非遗概念的引入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保护范围,并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工艺的一端连着经济,一端映衬着文化,明清时期的"苏样""苏式"曾引领着全国的审美情趣和时尚潮流走向。不妨顺着那些看不见的五彩线头,穿回到工艺的历史中去,织入到当时人们生活的点滴……居建筑工艺及装饰技艺。明永乐年间,苏州吴县香山人蒯祥(1398~1481年)奉命前往帝都,开始了香山工匠构建皇宫的历史,紫禁城也成为香山工匠的巍峨之作。后世称其建筑技艺为苏派或香山帮营造技艺,其两大杰作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已成  相似文献   

10.
<正>碧螺春和洞庭山碧螺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洞庭山碧螺春,特指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一带清明前采摘,手工炒制卷曲形的绿茶;而碧螺春指的是一类用洞庭山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制作成的绿茶,如云南等地出产的碧螺春绿茶。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苏州吴中区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包含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1.
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和新挑战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同样如此。传统营造技艺能否保护与传承下去,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政策的倾斜,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等三方面的支撑。同时还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生产型传承”、创造保障条件、传统建筑营造与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关系问题。传统营造技艺从概念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在保护方法上包括抢救性保护、建造性(生产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技艺”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应该是文化。只有在全人类文明视域下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价值,才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作用,并使传统技艺中的精髓获得延续。  相似文献   

12.
故宫博物院古建筑防雷保护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故宫在建成之时,就有雷害伴随,不断出现雷击起火,损毁建筑物的事故。本文回顾了故宫博物院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古建筑防雷工作的情况,特别是1984年国家颁布试行《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后,对故宫古建筑之材料进行相关的数据调查和实验,作为防雷设计的依据。同时对防雷问题较严重的几座殿宇的防雷装置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防雷保护能力。此外,作者还对故宫落雷的条件和一些雷击事故加以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织锦是土家族民间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目前土家族织锦技艺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湖北省第二批以及恩施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织锦技艺具有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和内涵丰富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邦典”不仅是藏族妇女生活上的装饰,也是藏族女孩进入成熟的标志。藏式围裙“邦典”的织造技艺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山南地区贡嘎县沿拉(萨)-泽(当)公路出发,在距离县城1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名叫姐德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筑,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是世界建筑宝库中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为了继承、保护、研究这份遗产,就需要正确判断它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掌握各时代建筑的特征,则是鉴定建筑物的时代,进而揭示其文物价值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现有鉴定古建筑时代的论著,均以全国通行的“官式手法”进行分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看来是里程碑似的事件,在当时无声无息,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相似文献   

17.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一类,并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具有发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银饰种类繁多和传承人缺乏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故宫博物院老一辈学者单士元先生的一生,记述了他在宫廷历史文献、古建筑研究和管理,以及营造技艺等方面对故宫博物院的卓越贡献。阐述了应该从九个方面向单老学习,如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矢志不渝的事业守望、旗帜鲜明的保护原则、持之以恒的技艺传承和关爱备至的人才培养等。单士元先生的品质、学识和贡献,称得上是"故宫精神"的经典诠释,作为一代师表,他身上有许多宝贵精神和优秀品德,我们要学习和继承他的风范,把故宫博物院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才是对单老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耿莉玲 《文物世界》2007,(3):27-30,49
太原,古称晋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明城市。太原目前已公布的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22处、市级20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未公布的约730处。这些古建筑品类齐全,有着较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和营造技术的传承性,时代及区域特点鲜明,反映了太原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根植于中国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和社会观念等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反映了中国人营造合一、道器合一、工艺合一的理念。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