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795年,欧洲国家大战正酣,誉满新旧大陆的普鲁士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挥笔写下了传世宏文《永久和平论:一种哲学方案》(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144页)。当时,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还能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但一场规模更大的全欧洲战争已赫然在目。71岁的古稀老人全然明白,这个"永久和平"计划只不过是哲学家的一个"甜蜜的梦",但他仍然呼吁欧洲那些务实而又世故的国务活动家们化干戈为玉帛,重视理论家的这个"做梦"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远东局势波诡云谲,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其变化的中心在中国东北,而东北经纬之焦点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故而当时的东北,被国际社会称之为“远东巴尔干”。但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证明,在远东地区,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面积80万平方公里,与欧洲巴尔干大致相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远东巴尔干”。欧洲战火刚刚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许多深刻的基本理论(例如有关战争的根源;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热爱和平,不怕战争;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常规战争与核战争;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美帝国主义要称霸全球;帝国主义的两重性;要利用世界各种矛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弱国、小国能够打败强国、大国;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等等)今天无疑仍然适用,对这些思想和实践进行总结和继承,既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理解,又有助于遵循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西藏和平解放是当代中国史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西藏和平解放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关注的重点既包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战略决策、关键事件、相关人物和国外势力介入,还涉及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深化西藏和平解放研究,既要坚持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展开,又要将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但复辟时期社会与政治文化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强烈的反天主教情绪,天主教阴谋案与排斥法案最终引发政治危机。为维护统治的合法性,确立文化权威,查理二世在新的形势下,采取功利主义的君主形象策略,塑造既神圣又世俗、既传统又革新的两面性君主形象,英国君主的公众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当时英国社会过渡性、两面性特征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查理政权顺利度过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6.
李林  陈钰彬 《东南文化》2019,(1):102-108
在文化复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国际性临时展览自身具有特殊性,目前存在博物馆未能帮助观众构建背景知识、展览难以构建有利于观众认知的文化语境、展览呈现方式无法激励观众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因此应该通过系统的阐释方法将陌生的异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效传播。博物馆跨文化阐释有三种方法:思维转化、语境构建与互动交流。同时,跨文化阐释在帮助公众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以及增强公众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若寒 《东南文化》2021,(1):153-160
博物馆将“物”从现实时空中抽离转变为“博物馆物”后,会引发物的“去语境化”,导致物变得沉默与陌生.将语境视野贯彻于所有阐释环节的“语境化阐释”,可为克服“去语境化”困境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建议.在厘清物的语境是由包含关联人群、关联物的微观语境以及包含自然、社会与文化等维度的宏观语境构成的关联性网络的基础上,可梳理出同时空...  相似文献   

8.
卢梦雅  荀朋星 《民俗研究》2024,(2):60-69+158
18-19世纪,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扶桑即美洲”等争论中,《山海经》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并持续推动着法国对中国早期景观和领土想象的地理科学探索。百余年来,何赖思、拉克伯里、巴赞、罗尼、布勒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马修、魏德理等人的法文研究从地理学、人种学、政治学、文献学等多元角度阐释这部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作为外部成果提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证明了在对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认识中,地理、历史、民族、政治等方面密不可分,与我国现当代学者的成果相得益彰。这些研究既显示出法国当代汉学离不开欧洲东方学的既有传统和框架,亦有助于我们在对西方相关课题的了解和批判中反思和深化当前的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中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课题拓展国际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复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国际性临时展览自身具有特殊性,目前存在博物馆未能帮助观众构建背景知识、展览难以构建有利于观众认知的文化语境、展览呈现方式无法激励观众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因此应该通过系统的阐释方法将陌生的异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效传播。博物馆跨文化阐释有三种方法:思维转化、语境构建与互动交流。同时,跨文化阐释在帮助公众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以及增强公众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洋 《清史研究》2023,(4):48-57
如何看待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驻使”问题,是重新审视近代早期中英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过往研究受线性进化观与欧洲中心论影响,往往简化甚至误读中英两国围绕“驻使”爆发的冲突。实则不仅驻使并非马戛尔尼使团的首要使命,而且乾隆帝更多考虑到使节驻京后会威胁统治安全才拒绝其请。回顾常驻使节制度的发展历程,当时的欧洲也远非完善,不仅国家和使节之间等级森严,使节也因从事情报刺探甚至政权颠覆活动,往往引起驻在国君主的警惕甚至拒接。回到常驻使节制度在现代国际社会确立之前的语境,中英“驻使”之争并非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自大与平等的对立分殊,而是与规范秩序、维系统治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十七世纪后半期,是欧洲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一步步地成为“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西班牙“政治和社会的衰落表现出可耻的长期的腐化所具有的一切征兆”,曾经盛极一时的哈布斯堡王朝衰落了。法国由于它的世敌哈布斯堡王朝力量的削弱,和它采取一种“较有力而可靠地保存封建制度基础的民族专制君主制度的政治形式”而出现的回光返照,大大提高了它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增长了它争夺欧洲霸权的贪婪野心。由于这一变化,法国在这时期欧洲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2.
阳明“心外无理”的思想在近现代受到科学主义者的严厉批判,认为“心外无理”是用主观内在的心吞没了客观外在的理,阳明因此也被当成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实际上, “心外无理”包含有元认识论意义,而且阳明并不是一个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相反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胡塞尔现象学表明,认识论的起点在于纯粹的自明性,也就是纯粹思维的绝对被给予性,客观外在的理总是由主观内在的心所直观到的,因此, “心外无理”不仅不应该受到批判,而且更有利于中国文化吸收胡塞尔现象学之后的西方认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留中”指皇帝将臣属的奏疏不做批示下发而留置内廷。万历朝奏疏“留中”事例萌于神宗初政时期,万历中期以后趋于严重,成为凸显的政治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国家行政中枢的运转机制被破坏,政府功能亦随之下降。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后张居正时代国家行政中枢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君臣双方的严重冲突。奏疏“留中”既反映万历朝政治上层统合力之趋弱,又映衬出明代政治文化对君主绝对专制保留的些许约束,这种约束与明代士大夫的政治价值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萧启庆 《历史研究》2005,(1):119-141
师生关系为元代“多族士人圈”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由元初的汉族士人为师,蒙古、色目人为生,发展至出现蒙古人、色目人为师,汉族士人为生的变化,反映出汉文化传播的进展。其间所展示的超越族群藩篱的师生情谊,构成多族士人网络的基础。师生情谊在传播斯文、“用夏变夷”中发挥一定作用。虽然元代各族始终未能高度统合而达致长治久安,但其症结在于政治,而不在于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郭祥贵  杨和为 《沧桑》2013,(5):92-94,101
《论语》一书属语录体,因语境记录的不完整,对《论语》中一些章句的理解就会产生误解。通过还原语境,从《论语》中找出线索进行互文性阐释。用这种方法对“吾道一以贯之”进行阐释,“吾道”即“修身治国之道”,“一以贯之’僦是以“仁”贯之。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多次对华侵略中,逐渐形成阶段有异而本质无别的战争话语体系,即前近代以日式“华夷秩序”为核心的扩张正当性说辞和近现代以欧洲“条约体系”为威权的殖民合理化阐释。除其粗鄙不堪的利益攫取理由外,甲午战争中的旧伦理煽惑和二战结束后的新逻辑陷阱,为人们辨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弥散过浓重的烟雾,也设置了两难的语境。如实揭破其掩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装置,对于中日历史问题的认识和中国抗战话语体系的构建,意义不可谓菲。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巴克莱、威廉·佩恩与约翰·贝勒斯都是近代早期的英国贵格会教友。他们分别在1678年、1693年和1710年发表了三部小册子,提出各自建构国际和平的设想。这三位思想家的作品兼具教友会的宗教神学传统与近代早期欧洲"理性时代"的外在环境影响且各有侧重。对于他们和平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早期的宗教和平主义,也有助于深入认识近代早期欧洲社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确切含义,在学术界一直处于分歧和争议状态,探讨“逍遥”的本意,也就成了研究《庄子》哲学思想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而要理解“逍遥”的本意,我们必须要在《庄子·逍遥游》的“小语境”下去考察,同时也要把“逍遥”放在《庄子》三十三篇的“大语境”下去考证,在具体和全面的语境下进一步了解庄子哲学的价值取向,方可知晓庄子使用“逍遥”的真实意图,明确“逍遥”的境界.笔者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意在阐释:安于“此在”是“自由”,超越“此在”是“逍遥”.“逍遥”是“自由”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真正的“逍遥”是超越“此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梁启超历史观的评价一般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开创者,其主要贡献是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史的解释框架之内,用线性的因果关系替代了王朝更替的历史观。另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从欧洲归来后完全放弃了他所倡导的“进步史观”,而成为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实际上,梁启超所采取的是一种过渡期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强调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又主张解释历史不能仅仅依赖于纯粹科学方法,而尚需运用直觉的手段,同时他又强调文化积淀而不仅仅是物质更新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这样的阐释方法使我们有可能超越西方历史观对我们思维的长期制约,也可避免“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极端解释取向所造成的偏颇后果。  相似文献   

20.
菜刀 《文史天地》2010,(1):78-80
他是俄国历史上最难以捉摸的沙皇,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称霸欧洲,却被普希金蔑称为“一个懦弱而狡猾的君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