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澳洲婚级制的研究,揭示史前基本婚制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二辈制族内婚、二辈制族外婚、三辈制族外婚。进而通过对中国民俗十二属相的研究及若干历史资料的发掘,揭示从四大属相到八大属相再到十二属相各阶段的中国十二属相简史。  相似文献   

2.
1984年12月4日,在四川什邡血防站基建工地上,距地表1.50米深处的土层下,出土了一件稀世奇珍——十二属相金腰带(以下简称金带)。(图一) 金带长约1.20米,宽0.09米,厚0.008米,重91.5克。纯属黄金铸造。上镌十二属相,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等十二时辰顺序排列。(图二)每一属相均以缠丝纹图案护绕。铸造精工,镂刻细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五代艺术风格。与这件文物同时出土,还有唐开元小钱和铜箭簇一枚,因此可以肯定,金带是  相似文献   

3.
一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的三次历史观摩教学和评议会中说过:“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因此,历史课的另一特点,便是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时间问题,和注意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交代。但这是不容易作得好的。”(1953年,七月号,人民教育)古代人类从时间观念发明了历法,从使用历法,到创造了文字,便有关于时间的记载,从这里便产生正确的历史。(传说和实物也是历史材料,但年代难得正确)最初的历史记载,总是编年的,  相似文献   

4.
5.
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元前12年至公元12年之间对应的干支纪年如下图;从这个确定的年代的干支纪年中,我们会看到干支纪年的有序性和循环性,由此就可以把公元前后的纪年还原成上图中的干支纪年。那么,如何还原呢?把已知年分别除以天干数10和地支数12,它们的余数(整除,天干算10,地支算12。)按已知年的公元前后从上图中对出天干和地支,这样对出的干、支相配就是已知年的干支纪年。显然,天干可以直接从已知年的个位数对出,0算作10。另外,我们从上图中还发现在公元前和公元后相邻的相同干、支所对应的年代相加分别等于11和13,这样就可以从公元前或…  相似文献   

6.
中国唐以前纪年砖铭文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是中国从古至今运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表示年次语句的砖,特称为“纪年铭砖”或“纪年砖”。中国的纪年砖始于汉,延续至今。考察纪年砖是考察当时历史文化所不可忽略的资料,并且,在砖上施以纪年铭这种形式本身也是昭示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区差异的指标之一。本文例举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用实证法对唐以前纪年砖的铭文作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论殷历纪年     
殷历是中国战国时期形成的古代历法之一,假托以商汤十三年为纪元之首,并不等同于殷代之历,而且原本早已失传,在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中存有部分内容的叙述。在东汉,殷历又被更改和添加内容,因此更不能作为考订夏商周历史纪年的依据。然而历史学家唐兰、陈梦家皆曾将殷历结合纬书、《竹书纪年》来考证夏商周三代纪年,故此申述所谓殷历的起源、演变及其在历法上的内容实质,辨析所有相关问题之自古以来的谬误说法,揭示了殷历一向缺乏正确体系,指出殷历与《易纬》《竹书纪年》等不能混为一体运用,而《易纬》则毫无历史年代考证上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历史年代学原则,如若违背,其研究古代纪年之结果,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滋生歧误,以致于离学术目标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8.
夏代纪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年471年是自大禹任夏伯之年始,而<世经>记载的夏年432年是自大禹即帝位之年算起,<世经>的记载是正确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末期文化和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一期大体包括启、太康时期和后羿代夏时期,二里头二至四期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12,(4):12-12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今年清明为4月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所用"清明"不是名词,而是与"洁齐"同为形容词,"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清净而明媚。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1,(8):18-18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今年立秋为8月8日凡早稻种,秋初收藏。当午晒时,烈日火气在内,入仓廪中,关闭太急,则其谷粘带暑气(勤农之家偏受此患)。《天工开物·乃粒第一》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2011,(9):15-15
每年9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今年秋分为9月23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历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时间系统的基本法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科学水准的标志之一。中国历法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11,(10):13-1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C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霜降是指初霜。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11,(7):14-14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易旱,北方易涝。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2011,(8):19-19
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今年处暑为8月23日 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天工开物·乃服第二》《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1,(11):13-13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2012,(6):12
正每年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今年芒种为6月5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1,(7):15-1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11,(12):15-15
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今年冬至为12月22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代表着一年之始。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2,(6):13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今年夏至为6月21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