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爱东 《民俗研究》2008,(2):F0002-F0002
在民族传统节日成为文化热点之前,萧放是国内惟一以“时间民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俗学者。曾经有学者认为,把自己固定在这么“窄”的一个领域,往好处说叫“大材小用”,往不好处说叫“不思进取”。可是,没过多少年,时间民俗成了传统文化热潮中炙手可热的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2.
首先,今天参加这个会,我和大家有一个不太相同的,特别和萧放教授比较起来,有点不太一样的感触。面对这套书,我更多感到的是一种歉疚。钟老在安排这套书工作的时候,从开始拟作者名单的时候我都在旁边,他希望我把明清卷承担下来,因为知道我做明清史,又跟他学民俗学,做民俗学意义上的民俗史有点优势,现在这套书的作者具有这种学科背景的可能只有萧放,所以他希望我能承担这一卷。  相似文献   

3.
张勃 《民俗研究》2012,(3):151-155
节日研究无疑是当前国内的学术热点之一,参与其中的学者甚众。如果提及这方面的专家,民俗学界的同仁们首先想到的大约会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教授。事实上,萧放教授在节日研究领域内的影响远不止于民俗学界,因为我们不仅从那些出自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民族学者的相关著述中看到对其观点的诸多征引,而且近几年来每当传统佳节来临,电视、广播、  相似文献   

4.
《民俗研究》2004,(2):69-69
2004年端午节前夕,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京东岳庙举行端午民俗座谈会。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韩秀珍主持座谈会,刘魁立、乌丙安、陶立璠、高丙中、萧放、麻国庆、赵书、李龙吟等出席座谈会。端午习俗渐渐远离城市民众的  相似文献   

5.
由钟敬文先生担纲主编,萧放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民俗史》终于出版,实现了钟老生前的宏愿。这部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确定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标志成果,说明目前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学科地位得到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全国出现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的时刻,它的出版,具有检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史的意义,也标志着中国民俗学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语),是中国先贤古训。以尊老、敬老、养老为中心的"孝道",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为亚洲人民所普遍遵奉,并在世界上影响广泛。2014年9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与湖北孝感市政协联合举办"重阳与孝道文化国际论坛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学者来自英、法、德、俄、西和亚洲诸国总计18个国家和地区,提交论文近百篇,特选有代表性的论文7篇组成本专栏。萧放《孝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一文,对孝道文化的历史传承、近现代传承危机等予以  相似文献   

7.
端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较有才干的封疆大吏,一生历仕南北,在清末政坛显赫一时.迄今研究端方的论著约有论文二十余篇,研究专著一本,主要围绕通论研究、改革实践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关系研究四个方面.虽然,端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学界对于端方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与同时代地方大员的研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领域乏人问津,研究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8.
万萍 《安徽史学》2005,(5):123-125
叶挺独立团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并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格意义上的叶挺独立团仅有约一年时间,在此期间,或因调整,或因战事,该团连以上军官多有变动.因年代久远,资料匮乏,至今尚无一份完整的该团连以上军官变动表.但研究此变动情况,对进一步认识共产党员在该团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手头掌握的有关资料,试将该团连以上军官变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雷 《旅游科学》2007,21(2):52-60
对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评估已成为国际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指出了目前西方重大事件影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希望对国内学术界有所启发,同时为国内正在或将要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青铜镞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兵器.本文根据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青铜镞资料,将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青铜镞分为有铤与有銎两大类,对其形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整个青铜时代青铜镞的时代特征、分布与分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