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中华化交流史,汉唐王朝无疑是最富有声色的篇章,它以发达明和强盛国力为基础,以“有容乃大”的汉唐气魄为内在资质,打破上古中国化相对封闭状态,展开大规模的化输入和远近程化传播,不仅在华夏之域创造了超迈前代的盛世明,而且为促进世界明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做出卓越贡献。自从十九世纪末“丝绸之路”命名以来,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21~23日,新疆新和县举办了首届西域汉唐重镇历史、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区内外专家学者等60余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3篇。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有久远的历史,古代研究中西方的交通道路有海陆两种,其中,中国丝和丝织品通过海陆运输给西方,因此被称为海上西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海洋活动。广州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本文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概述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上,探讨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现实意义,旨在说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期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个帝国,两个帝国初期的统治者都励精图治,创造了极其繁荣的时代。然而就是这样繁荣的背后却深藏着不一样的风景——酷吏政治,汉唐的许多酷吏成为统治者维护自己权利的御用工具,酷吏们往往超越国家的法制,采取严酷的执法手段。他们虽然深受统治者的宠爱,但是在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等待他们的往往是不得善终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杨秋 《丝绸之路》2000,(4):38-38
汉朝通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伴随汉唐盛世的历史现象,其特征是通过产品交换,发展了当时的经济。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古丝路怎么办?沿路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的举措。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长安城西门遗址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为西北重镇,处于欧亚大陆桥中段.具有科技、教育、交通优势。该省拟投巨资80亿元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西北开发,生态建设先行,今年预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党志豪 《吐鲁番学研究》2022,(2):112-119+155
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历史上天山以北游牧部落与天山以南城邦诸国互动的重要区域。自汉至唐,中央王朝均在塔里木北缘设置完整的军政建置体系,遗留下大量的古代城址。自清代起,诸多学者对这些城址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塔里木盆地北缘汉唐时期城址研究现状,查找不足与空白,推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上限,学术界有河姆渡时期、先秦、秦汉、中唐四种说法。作者通过对造船航海技术、丝绸生产状况、现存文化遗产和遗物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其上限应在东汉晚期至东吴赤乌时代。  相似文献   

8.
我最初与丝绸之路有缘,是1957年去敦煌的时候。日本考古学代表团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于二战后首次访问中国时,我也作为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参加了。那时,非常希望去敦煌的水野清一先生在北京病倒了,所以我就代先生去了敦煌。当时,我是宁肯去安阳殷墟的,只不过是遵从了先生的意思。可是,一去敦  相似文献   

9.
道尔基  李煜辉 《文博》2010,(3):23-25
道路交通的历史,是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鲜明缩影,它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中道路交通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历史的辉煌同样为今天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在广袤的亚欧大陆腰间,飘动着一条光彩熠熠的中国丝绸,这就是长达七千多公里、存在一千多年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董艳 《丝绸之路》2009,(12):41-45
从商代我国最早的驿站类设置形成起,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就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也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承载者,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路沿线的驿站就有了固定的设置和专门的管理机构,驿站不但成为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是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之地。  相似文献   

12.
许晓东 《收藏家》2011,(5):25-30
琥珀作为艺术载体在我国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余年前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中,为一枚心形琥珀坠饰,一面阴刻蝉背纹,一面阴刻蝉腹纹。上端有一凹槽,凹槽内有一圆穿上下贯通(图1)。其次是山西保德殷商时期遗址出土的琥珀珠。春秋战国时期的琥珀制品,见诸报道的仅数例。  相似文献   

13.
李勤 《文博》2010,(5):79-81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下,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大型土遗址保护是我国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相关的认识、方法、理论不完全成熟,因此当前汉长安城遗址不同保护模式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不同保护模式的探讨,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毕波 《丝绸之路》2010,(24):51-83
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亦称坊制。唐中期以前,中国城市是坊市制格局,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彼此严格分离。本文主要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分析了隋、唐时期长安坊市胡人聚居区的形成与分布情况,以期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对外贸易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黄晓宏 《丝绸之路》2010,(14):23-26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一度繁荣,国家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指南针的发明、中国瓷业中心的南移、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中国瓷器价廉物美、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等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海上陶瓷贸易以两条路线为支撑,以众多贸易港口为依托,陶器贸易遍及亚、非、欧、美、澳等各大洲。这一时期输出的种类繁多的瓷器,对内刺激了各地瓷窑的发展,对外间接或直接传播了陶瓷烧造技术,也改善和丰富了所达之地人们的物质生活,影响了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汉唐间河洛地区的酿酒业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官营酿酒业主要酿造供于官府所需的酒,很少用于市场出卖,并且官营酿酒业有不同的管理机构。私营酿酒业除酿造供自己消费的酒以外,还将产品投放于市场。私营酿酒业大都是地主阶级。酿酒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该地区酒的名品选出。酿酒业的发展除居民的巨量消费刺激外,还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再加之五谷杂粮的广泛种植与优质水的存在,使酿酒业成为当时该地区重要的手工业门类。  相似文献   

18.
杨泓 《文博》2011,(3):3-8
西安新发现的两座汉墓壁画绘制技法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理工墓壁画受楚风影响,而曲江墓壁画是否受秦文化影响,还需新的考古资料印证。这两座汉墓壁画解决了汉墓壁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为西汉绘画史提供了考古标本。三国时期,大墓室壁画在中原、关中地区几乎绝迹,只在边远地区还存在,直至北周墓壁画的发现,期间壁画的发展也是有线索可寻的。隋墓壁画的风格虽可追溯至北周,但已经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到了唐代才完成了新的壁画风格。  相似文献   

19.
西汉对南越战事中因“暑湿”导致“士卒大疫”的历史记录,或许应当看作对“瘴气”危害的早期记忆。而《淮南子·地形》所谓“障气”,可能就是“瘴气”。东汉至于晋时对南方的开发,留下了更多有关“瘴气”的文字遗存。当时人对于“瘴气之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季节性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和分析相关文化信息,对于理解汉晋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显然是有益的。一些学者在对“瘴气”的研究中使用了文化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相关历史现象进行病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和解释,或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朱绍侯 《史学月刊》2000,(1):104-110
黎虎教授的力作《汉唐外交制度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外交制度史的奠基之作。它弥补了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书中内容多有独到的创见,但也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