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清初以来,中国货币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和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特别是新大陆发现后,北美大银矿的发现、西属殖民地银元的铸行、丝银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传统的币制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行使铜钱和纸币的货币体系,开始向着使用银和铜钱的时代转变。本文将从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讨论这一问题,那就是西方传教士眼中的近代中国币制演变。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货币的关系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传教士留下的许多文献,如书信、文章、论著及回忆录等,这些对今天人们研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独到而珍贵的史料。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不仅在理论上关注中国的货币制度及币制变化,还通过教会发行私票的方式直接影响近代中国币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在历史上,也许没有比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中英战争更为引人注目的战争了。”①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鸦片战争一直是中外学者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西方学者尤其如此。他们的研究,几乎在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时就已开始。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数量上已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研究。这些论著在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分析〔美〕罗斯玛丽·福特著沈志华译译者按:本文作者罗斯玛丽·福特是美国研究冷战史的知名学者,发表过许多关于朝鲜战争的论著,在西方颇有影响。本文对80年代初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情况作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授著的《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最近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文集收入朱杰勤教授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共二十四篇。其内容包括有:阐述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海外交通史范围的文章五篇:论述中国和外国友好关系的发生和发展的文章三篇:关于中外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论著四篇;论述十三世纪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关系的文章两篇;着重研究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中国沿海居民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的文章五篇;主要论述中国与英  相似文献   

5.
16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一波"西学东渐"的浪潮,西方教育开始传入中国,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艾儒略等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将西方教育的知识分类体系与课程设置体系传入中国。以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方法论也在明清知识阶层中得到传播。本文以艾儒略所著《西学凡》、《职方外纪》等书为中心来探讨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宇博 《世界历史》2003,(1):98-100
由姜守明教授撰写的《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之路》一书 ,已在 2 0 0 0年 1 2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阐释英帝国起源问题的学术论著。钱乘旦教授为本书作序 ,认为这本由博士论文整理而成的论著“是成功的……达到了国内比较高的水平”。自 2 0世纪以来 ,英国和欧美学者对英帝国史的研究不断深入 ,经典论著层出不穷。然而 ,西方学者的研究侧重于英帝国的发展 ,而对“前史”则多为铺垫性叙述 ,忽于论证内在本质 ,而且其中不少论述不免带有较多的沙文主义气息。长期以来 ,中国学者对英帝国“前史”的研究主要是注…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段忠桥自80年代初以来,对历史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开始逐渐升温,至今已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国内外有关历史哲学论著。然而,大致翻阅一下就可以发现,我国学者有关历史哲学的论著大多只是对西方各历史哲学流派的评介,而很少涉及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侯祥晴 《文史月刊》2012,(Z3):106-107
<正>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起源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所谓歌唱主要是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因此,从人类产生之初就产生了音乐。随着音乐的产生,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产生了很多音乐论著,这些音乐论著所含的音乐思想多少都受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有"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2和"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3之说。  相似文献   

9.
徐超  陆发春 《安徽史学》2014,(2):135-143
胡适娴熟的英文表达能力使他易于在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跨文化交流中的双重角色:在国内,用国语向中国人宣讲、介绍西方文化;在国外,用英文向西方人宣讲、介绍中国文化。面向西方话语世界,胡适一直是用和缓、冷静的语态,撰述文章介绍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力图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胡适认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自有其规律与原则,在交流过程中胡适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明白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主张,指出文化交流的最终结果是那个"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兴起各类专史的研究,如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史学史、学术史等专著陆续涌现,是传统史学在西方影响下逐步近代化的表现之一。其中中国学术史的著述,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部同名书相互辉映,久已享誉学界。近年论著频出,知识幅面多有铺展,而研究的深化问题,亦成当务。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 7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近些年来 ,我国学界对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介绍颇多 ,但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的论著则较少。本文对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史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疏理 ,尤其是就后现代史学对现代史学的挑战作了认真的探析 ,认为后现代史学的核心是力图动摇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的基础 ,颠覆西方自启蒙以来建立起来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12.
自 2 0世纪 70年代美国文学评论家爱德华·W .萨义德 (EdwardW .Said)对 19世纪欧洲东方学自我理解的客观主义和真理性要求提出尖锐批评以来 ,文化间的接触与感知、理解“他者”的可能性等问题便成为西方学术界主要的关注点之一。一系列方法和主题相近的论著脱颖而出 ,欧洲 /西方对作为自己“他者”的、欧洲以外和非西方的文明的种种认识受到了多方面的讨论。与西方学术发展的这一新动向紧密联系 ,孙立新用德文写作并在德国出版了《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的中国观———关于文化间接触和感知问题的一项个案研究》① 一书。其主旨是 ,通过研…  相似文献   

13.
殖民主义思想残余是中西关系史研究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欧洲在古代是联系很少、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世界。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空前巨变。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的支配地位,把独立的中国变为主权残缺、各方面受制于人的国际半殖民地。几十年来,西方学者撰写了数量可观的中西关系史论著,有些著作资料丰富,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邢上仪 《神州》2012,(34):19-20
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和法国的进步。其中中国儒家思想对法国的影响是中国思想影响西方的典型。法国传教士和启蒙思想家们在交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为了改变中国人对西方的偏见,积极引介有关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学知识。他们借助期刊、报纸、考察报告和史学论著,向晚清中国描述了一个足以与中华文明相媲美的古典世界。这个世界不但文治昌明、战功显赫,而且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是近世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来华传教士对西方古典学的译介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清中国士大夫的自大心理,推动他们走上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张楠楠  石爱华 《人文地理》2002,17(1):77-80,72
西方宗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而地理学是其中比较激烈的部分。西方传教士作为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媒介,理所当然地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其中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本文结合传教士在中国发展的兴衰过程,相应地对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的研究分三个时期来进行描述:唐元时期、明末清初时期以及鸦片战争以后。最后,本文用辨证的观点评价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它在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的同时又造成中国对地理科学认识的误导。  相似文献   

17.
刘文 《神州》2013,(36):18-18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乐器钢琴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既具有现代特点,又充分反应中国传统文化性的作品。反应出特有的审美观和音乐特色,成为中西方艺术和谐交流的典型代。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2—4日,中国明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肇庆学院和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肇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以"互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他者"为主题,重点集中在"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研究"、"西方传教士眼中的明清中国"、"明清时期的西学传播"等领域。会上,美国学者魏扬波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学术界对于利玛窦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与传统》是由张光直先生推荐给中国考古学界的一本西方考古学理论著作,也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本西方考古学论著,最初于1991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张光直先生在推介该书的序言中说:这"是一本讲考古学理论的好书,在美加考古学界也是受人尊敬和重视的一本书。它的中译本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的进展应当是有积  相似文献   

20.
王青 《中原文物》2005,(3):14-21
本文是笔者在访问英国伦敦期间收集、阅读西方学者有关文明起源方面论著的心得体会,包括介绍Robert J.Wenke、John H.Bodley、Gina L.Barnes、Stephan Seidlmayer和Sarah Allan等学者的论著,并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西方关于中国和埃及文明起源研究以及我国青铜器研究的一些观点对于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