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是清代湖南永顺土家族地区文人竹枝词的代表作品,是描写土家族民族生活的风情画卷,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对于了解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彭勇行溪州竹枝词的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彭勇行其人其文,从而确立他在土家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枚 《文献》2005,(1):145-151
竹枝词源于巴渝民歌,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首开将竹枝词引入文人诗歌创作的风气后,后世文人效之,创作了大量竹枝词.历代的竹枝词,有一共同特色,这就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写各地的风土人情.正因为如此,所以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乃至经济文化状况,在竹枝词中都有反映,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竹枝词是一种古典格律诗与民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诗体,它的特点是题材广阔,擅长吟咏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为研究和探讨古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史料。清代竹枝词的创作风行一时,其影响所及,贵州诗坛上也涌现了大量的竹枝作品,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杂咏、棹歌等等。这些作品涉及到清代各民族的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现在就从竹枝词的吟咏来看一看清代的贵州民族经济状况,当然,这种看法并  相似文献   

4.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而来的一种独特诗体.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从此竹枝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作品众多,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清代玉山子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完美的比例和构图、富有诗情画意的题材以及独特的审美风格而被视为艺术品。文章旨在探讨文人阶层对清代玉山子的鉴赏观念以及对其艺术价值的评价,文人阶层对清代玉山子的鉴赏观念体现在崇尚自然与和谐、追求文化内涵与意蕴、重视题跋与钤印、以德治玉与儒家思想以及诗情画意与艺术审美等方面。文人阶层对清代玉山子的艺术评价表现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艺、生动逼真的造型、富有诗情画意的构图、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结合等方面。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文人阶层对清代玉山子的鉴赏观念和对其艺术价值的认知,从而深入探索文人阶层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自板桥郑燮知潍县,首作竹枝词40首,潍县清代至民国200年间先后有多人创作竹枝词,流传至今共303首,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历史沿革、名人轶事、风物古迹、经籍考辨、乡风民俗等,偏重于人民生活及社会景象。竹枝词写实纪事的独特风格,可补地方志记载之不足,具有不可替代的方志学价值,也为当前第二轮志书编修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马晓荣  黄明华 《沧桑》2012,(1):118-120
平湖调,是绍兴特有的说唱艺术形式。在古代它仅是一种文人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但因其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文学性,是集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于一体的特色曲艺形式,它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本文通过对平湖调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求对其传承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竹枝词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流行的一种歌谣,它介于古典诗歌和民歌之间,擅长反映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这种形式历来为文人诗家所乐于采用。我省地方文献中所存竹枝词(包括杂咏)相当丰富,多数都是吟唱明、清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它涉及到苗、侗、布依、彝、仡佬、水等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习诸方面。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清新、明快、自然、风趣的特色。既通俗易懂,但又俗不伤雅,在诗坛上别具一格。现将贵州竹枝词的艺术特色分述如次: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后期高敬亭的《正音撮要》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正音内容详尽(涵盖语音、词汇、短文等)的正音读本,它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关于《正音撮要》的版本问题,前人已有所研究,但因所持材料不同,对版本的认识亦不相同。本文对《正音撮要》的版本进行重新考证,通过对各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以见其源流系统和版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忠鑫 《福建史志》2012,(4):37-40,55
竹枝词起源于唐宋,以记述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题材。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竹枝闻数量巨大,且反映的地域范围广泛,写实色彩愈加浓厚。福州竹枝词的留存颇多。清末民初就有地方佚名文人辑有《闽竹枝词》抄本一册,收录了包括台湾岛在内的竹枝词一百余首,以福州竹枝词居多。  相似文献   

11.
竹枝词是形成于我国唐朝中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丰富的社会风土人情内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可补正史之不足,亦有"以诗证史"之功效。上海竹枝词有众多关于近代上海交通工具、道路建设和交通法规的转型实录,同时也反映了交通变化对上海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上海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抉择过程,深度解读其史料价值,对竹枝词的研究和晚清以来上海交通变迁的探讨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竹枝词是古老的诗歌体裁,发源于鄂西、川东一带民歌.唐朝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曾到民间采风,写出十一首竹枝词风靡一时,尔后历朝历代多有文人写作.竹枝词内容以吟咏风土为主,涉及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因其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史料,被人称为"有韵之方志".  相似文献   

13.
陈建标 《文博》2010,(6):66-70
仙游地区的清代"乐善好施"坊,是地方官吏奉旨为捐资兴学、修桥、铺路的清代巨商陈天高构建的表彰性牌坊,它是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的清代功德坊建筑。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传统的慈善文化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世代传承下去。因此,"乐善好施"坊的作用已超出建筑本身,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传统的慈善文化等诸多领域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竹枝词"能申报"文化遗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枝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学标本。它源于民歌,又为文人墨客所仿作,传承千年而不衰,也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可以说,保存至今的历代"竹枝词"是以书写文本形式保留下来的汉民族口传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更多的没有经过书写留存下来的同类歌咏活动的仅存标本。就此而言,古代"竹枝词"整体性地再现,出版于当今时代,应该说兼有文化史料和文学审美的双重价值。就史料价值而言,二十世纪以来的人文学术创新不外乎新材料的  相似文献   

15.
樊志斌 《收藏家》2023,(12):67-82
本文基于文献考察,对“《红楼梦》文人绘画”的定义、特点、现存情况进行梳理。《红楼梦》在清代文人中传播广泛,现存相关题材的文人绘画数量较大,其创意、审美、技法等与一般版刻图录、年画、广告画多有区别,体现了《红楼梦》创作者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东辉 《黑龙江史志》2013,(2):52+55-52,55
<正>流传久远的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把这种民歌变成文人诗体,遂成定格,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竹枝词最初多以爱情内容为主,脍炙人口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就是其代表作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  相似文献   

17.
一、《十二山楼听琴图》的创作内容梁橙里《十二山楼听琴图》扇面是佛山市博物馆藏品,创作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它为我们了解晚清时期佛山私家园林文人交往及其古琴雅集提供了实物例证,颇具历史艺术价值,弥足珍贵。扇面为纸本,纵17厘米,横50厘米。画面以淡彩描绘歇山顶两层楼阁一栋,掩映于云雾松林之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人刘世英于同治年间纂写的《陪都纪略》一书,由于刻本年久鲜见,世人对其研究甚少,以至于认为它不过是一部描写市井风情的杂书而已,未发现它的真实价值。其实,这部书不但是一部地道的记载陪都盛京(沈阳)历史的志书,而且又是一部有别于官修志书的赋体志书。由于这部志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官修志书重要的补充,所以,它在沈阳方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沈阳现存最早的志书,刘世英本人也因此成为沈阳私纂志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包头博物馆珍藏着明、清代唐卡130余幅,其中陈列展出的有80幅。这批唐卡在文革中惨遭破坏,后经文物工作者抢救保护才得以重见天日。无论其文物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等人仿照巴渝地区(即今重庆市辖区加上湖北西部部分地区)民歌所创制的一种乐府诗歌,后来摹写者甚多,成为诗歌的一种特殊体裁。竹枝词的语言和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草根性。历代竹枝词的作者除了少数著名诗人外,多为生活在基层的官员或布衣文人,他们贴近下层,贴近生活,故诗中常反映民间情状,大众疾苦。风格上也受到“下里巴人”的影响;(二)纪实性。竹枝词不论记叙山川形胜、名胜古迹,抑或是描写风土人情、男女恋情,写作常用白描手法,少有雕琢,朴实自然,生动地反映了事物的原生态;(三)通俗性。竹枝词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