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清代中叶是近两千年来我国西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键阶段 ,人口迅猛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根据估算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 30 %左右 ,下降为目前的 8.6 8%。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 ,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是可能的。清代后期 ,子午岭、黄龙山及陇东一些较边远山区森林已遭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到目前的 5 .5 %。西南地区森林植被演变的历史过程表明 ,清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的。之后 ,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的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破坏了原本保持完好的天然森林。清代中期西北干旱区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超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4 0 % ,使河流大量水量消耗在支流和上、中游地区 ,造成下游水量剧减或断流是晚近湖泊萎缩干涸乃至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渭河、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流域和祁连山区,陇中和陇东也有少量森林分布。森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而且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居住在森林周边和附近的居民依赖于森林从事副业生产,以弥补家用不足。但民国时期甘肃森林出现了过度砍伐的问题,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粗略估计抗战前甘肃森林覆盖率有6%,到抗战结束时只有3%。森林面积锐减既有传统木材利用的因素,也有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因素,而制度缺失是森林遭到滥伐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陶瓦是龙山时代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建筑材料。龙山时代陶瓦分为槽形板瓦、弧形板瓦和筒瓦三种类型,分布于陇东、关中西部和陕北地区;大型陶瓦见于陕北地区的高等级地面式(台基)建筑,中小型陶瓦则见于陇东和关中西部地区的地穴式或窑洞式建筑。龙山时代陶瓦并不覆盖整个屋面,而是仅限于屋沿和屋脊等关键位置;不同位置的陶瓦具有不同的形制和组合,不同形制的陶瓦也具有不同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志刚  唐相龙  李斌 《人文地理》2004,19(2):22-24,34
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以豪斯道夫(Hausdorff)维数为依据,借助Zipf公式,对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分形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①首位城市规模不突出,其经济带动和功能辐射力量薄弱;②中间位序的城镇分布过于集中,人口分布显得比较均衡;③陇东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缺乏区际空间规模结构的发展。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陇东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荔波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域。区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喀斯特景观与其上覆盖的绿色森林揉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片面积达2万多公顷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里面峰丛密布、植被繁茂、碧水秀瀑、鸟语花香。这种独特的森林植被,是目前地球上亚热带地区唯一仅存的一片分布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张驰 《丝绸之路》2021,(1):157-161
2016年12月,庆阳市博物馆承担了甘肃省文物局《陇东地区佛教遗存的考古学研究》课题项目后,先后在陇东地区对佛教遗存开展了野外考古调查工作.据调查,陇东地区的佛教遗存主要有石窟寺、佛教造像、佛塔、石经幢四种形式,与陇东地区佛教遗存的分布、佛教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陇东地区的佛教遗存为主要...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是敦煌古代历史上开发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在大部分时间内,这一地区的人口都超过了三万,他们每天在饮食、取暖、生产、饲养牲畜等方面都消耗着数量可观的柴草。这种无间断的消费一直持续了四百余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绿洲赖以生存的天然植被,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此文从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书所记载的内容出发,通过对这一时期不同阶段柴价的分析,结合税柴征收的具体情况,得出了敦煌地区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虎是甘肃地区主要野生动物之一。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虎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且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地理格局。清乾隆时期是甘肃地区虎的生存状态峰值期,数量较为丰富,分布范围覆盖全省,此后虎迹逐渐消退,部分州县几乎绝迹。森林覆盖率日益降低,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大量土地荒地被开垦,虎自身的利用和贸易价值,以及频繁的战事影响是导致清代乾隆以后虎的数量迅速减少、分布范围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虎的分布变动呈现出一个从"猛虎肆虐"到"虎迹少敛"的轨迹,这是环境变动与社会变迁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河套地区青铜时代陶窑发现数量较多,通过对这一时期陶窑型式划分和分布状态的分析,对这一时期不同地域陶窑的形制与生产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且认为这一时期不同地域存在分散的家庭生产和集中的窑场生产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刘艳艳 《旅游纵览》2014,(11):184-185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陇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分割、干扰、破坏和污染等各种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本文着重分析了陇东道路建设施工期以及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以上分析,分别针对施工期与运营期对陇东生态环境不利的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为今后交通建设中对陇东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时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极其频繁的时代。本文主要探讨明清两代今陕西省境内的人口迁移过程,包括人口迁移的原因、形式、迁移数量、外来移民的地区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外来移民对迁入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开发、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明清时期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各有关迁入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陕南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教训我们应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政区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经过了在西汉时期很小、从东汉到明清变大、而民国以后又变小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呈现从四川向云南、贵州民族地区随时代发展比例逐步增大的趋势 ;级别差异上一级政区 (州、道、路、省 )历史上多以山川风物名称为主体 ,而二级政区 (郡、府、州、地区、地级市 )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经过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发展过程 ,三级政区 (县、县级道、州、军、监等 )变化与二级政区有相似之处 ,只是民国以来比例变小幅度没有二级政区大 ,保持相对的稳定。三级以下政区名称历史上相对较稳定 ,主要以山川风物等名称为主。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教化名称的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 ,也与中原汉族文化向周边民族地区发展的轨迹息息相关。元明清时期政区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的大增 ,显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原对西南边疆控制最深入的时代特征。民国以后的比例下降则显现了现代文明意识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测定不同时代烧制瓷器样品年代的热释光测年方法,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与前剂量激活法分别测定97个现代、民国、清代、明代、元代、宋代、五代以及唐代瓷器样品的古剂量。研究结果表明对现代、民国以及清代晚期烧制的瓷器样品采用热释光前剂量激活法测定,可以获得比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更为准确的结果。对于清代中、早期、明代晚期的瓷器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的古剂量结果基本相同。但对于明代中、早期、元代、宋代、五代与唐代以及年代更长的瓷器样品,则采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而前剂量激活法无法用于这些年代较长的瓷器样品年代测定。因此,采用合适的热释光方法测定不同年代烧制的瓷器样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西宁至拉萨道路是青海地区交通网中的主线,近代西宁至拉萨道路(青海段)分布格局的变迁代表了青海地区历史时期道路分布格局变迁的一般规律。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935年《青海省三十万分一图》的数字化成果,结合其他时期的资料可复原出清初至1954年近三百年青海地区西宁至拉萨道路分布格局的变迁过程。驿站制度裁撤导致的清代官道系统崩溃,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新交通体系和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的开发活动是近代青海地区道路分布格局变迁的三大驱动力。清至民国西宁至拉萨道路(青海段)分布格局的变迁,表现出历史时期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分布格局易受多变的人文要素影响的特点。基于丰富实测地图资料的近代道路复原是准确复原古代道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威 《安徽史学》2015,(4):89-94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党。袁世凯预判中国政治态势,周旋于革命派、清政府、立宪派等各派力量之间,一方面以北洋军的强势压迫革命党人;另一方面以革命党人的杀气威胁清政府,最后迫使清朝皇帝退位,促成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袁世凯本质上是一个封建官僚,缺乏民主共和思想,他不但没有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反而妄图坚持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又成了阻挡历史车轮的势力。结合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对袁世凯的性格心理及其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于袁世凯本人以及这段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与生态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珍 《史学集刊》2005,4(1):40-45
清代至民国时期甘青宁地区农牧交界带农耕和游牧民族因生存而争夺“草场和耕地资源”,此消彼涨的纷争和一些不适当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弱化了这里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使人居自然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加重。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乃至武装冲突事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代”、“近世”,历史分期与史学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了古典时间名词“近代”和“近世”在清末民国时期词义的演化及其给中国史学近代化和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认为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和“近世”词义的翻新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时间分期法 ,促进了中国通史研究的近代化 ,促进了专门史、边缘史、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同时又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近代国内华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国内的华侨教育政策日渐具体,尽管许多措施还只是一纸空,没能产生买际效果,但已使华侨教育在国内教育系统中有一席之地,有了发展的明确方向和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11年,由铁路国有引发的保路运动,正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辛亥革命则导致了清朝的灭亡。不过,铁路国有的政策却并未成为清帝国倒台的殉葬品。民国建立以后,铁路国有化的整体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铁路国有在清朝和民国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辛亥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