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新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生机勃勃,遍及全世界,就在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于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等问题,没有因循惯例,按照常规,而是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来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按照“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①“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对于~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95年5月发表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凡 《世界历史》2005,1(6):35-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两国历史上长期争夺演变的结果,其不仅使两国在民族心理上相互仇视,而且使之更加复杂化;其次是美国对“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的转化是造成该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在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谈判中,日本仍无法实现领土返还要求,最后选择暂时搁置对策,致使出现了至今没有解决的领土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重大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式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它一方面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的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也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有许多新的发展和突破。与当年的“一纲四目”等设想相比较,今天的“一国两制”方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远的意义,已经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单项…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是由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所决定的。“一国两制”是当代中  国实行的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 ,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与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6.
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更加为国人所关注。《炎黄春秋》编者为满足读者多了解一些台湾历史情况的要求,特邀我在“二二八”起义53周年纪念之际,写一点回忆性的文字。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北京另一家杂志发表的《救救台湾》的长文。该文在批判李登辉“两国论”的同时,谈到了发生在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但无论述事与评论,我认为多有不当。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史上的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不仅是和平统一祖国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坚持和发展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运用这一原则率领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小平同志又将这一原则用到祖国统一上,从而使“一国两制”构想成为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中国统一港、澳、台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又是新中国不能动摇的基本国策。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的“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也就是说作为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墓出土的大批珍贵遗物,不仅鲜明地反映了中山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而且也给战国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镌刻或模铸在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更是直接地反映了中山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表述了传世文献缺载的重要历史情况。这些确凿而珍贵的历史材料,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精辟,硕果累累。然而在某些问题上还需商榷,如铭文的释读,虽大部分见解一致,但在个别处尚存异议。其中中山王铜鼎铭文中“至于今”的句读即是一例。 “至于今”有连入上句和连入下句两种不同读法。连入上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和合”思想及诚信原则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架起了一座引桥。  相似文献   

10.
桑东华 《百年潮》2023,(2):51-63
<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香港回归祖国征途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党的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篇章。再次回顾这场一波三折的艰苦谈判,重温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统一、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当前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香港问题,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荣伟 《湖南文史》2013,(12):55-56
人们都知道,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实施“一国两制”。有趣的是,当年千方百计阻挠香港回归的英国,在其本土和位于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名叫泽西岛的小岛之间也一直在实行“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2.
与一般情况不同,马来西亚国族的“打造”有两个特点:一是文化上相对滞后的马来人企图同化文化上相对先进的华人;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国族“打造”过程中没有采取独裁统治下通行的强制同化政策,而是采取妥协与合作的做法。文章认为,这两个特点既体现了政治领导对马来西亚国族“打造”的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族群(ethnic groups)相互交往、自然融合并不是多族群国家国族形成的惟一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以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是邓小平对祖国统一大业执着追求的结晶,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一国两制”这一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对于我们全面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好形式(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林航 《文史天地》2013,(2):28-32
“一国两制”在当今中国社会可谓家喻户晓。殊不知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早就已有了“一国两制”。公元10世纪下半叶宋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创世纪地实施“一国两制”,统治多民族的辽国并与中原抗衡达二百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谢春涛"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党和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10多年来,它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赞同和...  相似文献   

16.
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张耕华本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历史中有没有“重演”,有没有重复性。涉及什么叫“重演”;自然界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肯定它有“重演”;历史中有没有“重演”,历史在何种意义上也可以肯定它有“重演”;历史中的“重演”是不是如...  相似文献   

17.
建文帝“逊国”新证晁中辰当明成祖率军打到南京时,建文帝是死于火了呢,还是“逊国”出逃了呢?五六百年来,一直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这个问题关系到对当时以至有明一代的一些重大史实的认识,也关系到留存至今的一些历史古迹的真伪和价值,因而有必要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18.
《中华遗产》2013,(11):8-10
悠久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重要的支撑元素就是“家”,从家族而家国,所谓“家国一体”、“家国同构”、“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一些著名的权力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掌控力,有时甚至超越或取代了政府职能部门。无数家族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影响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甚至某一时段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散木 《文史精华》2003,(7):23-25
何蜀先生的《文艺作品中与历史上的中美合作所》(刊2002年第7期《书屋》)一文澄清了一个历史上的是非,即所谓“中美合作所”——它不是“白公馆”或“渣滓洞”的同义词,它不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两国的一个合作的军事情报机构  相似文献   

20.
“护军”制起始时间考辨吴宏岐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护军”有两种情况,一是纯粹的军职名称,一是兼统军事的地方长官名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刊载的《十六国前秦、后秦时期的“护军”制》一文,通过对前、后秦护军设置时间、原因及特点的深入考察,首次将这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