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拓跋鲜卑建立国家的进程中,君位继承制度亦随之转型,由部族传统下的兄终弟及制转变为华夏式的嫡长子继承制。为了排除旧制的干扰,北魏前期诸帝对宗室近属展开普遍性的、惯例性的政治清洗,我们称之为“立子杀弟”现象。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子贵母死”与“立子杀弟”之先河,二者相互配合,旨在消除同母弟等因素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威胁。明元帝循道武帝之轨辙,使二者固化为政治惯例。随着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以及献文帝朝政局走向的影响,不再发生大规模的、程序化的杀戮,“立子杀弟”现象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2.
冯素梅 《沧桑》2009,(4):9-10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立储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很长时期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必须被赐死,这项看起来很残忍的制度对北魏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北山寺旧藏北魏金铜大立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上最以佞佛著称的北魏皇室,其册立皇后的规矩也最为奇特,素有“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也”的传统。据《魏书·皇后列传》记载:“道武皇后慕容氏……中山平,入充掖庭,得幸。左丞相卫王仪等奏请立皇后,帝从群臣议,(帝)令后铸金人,成,乃立之……道武宣穆  相似文献   

4.
北魏政治有"子贵母死"的传统,至宣武帝已经接近结束。但宣武帝的猝然离世和孝明帝年幼即位,致使皇后高英与孝明帝生母胡氏之间,上演了一出最高权力争夺战,"子贵母死"再一次以血淋淋的姿态展现在历史舞台上。胡氏最终胜利,不仅完成了她由灵太妃转变为灵太后的升级,也为"子贵母死"划上了历史的句号。《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为了解这一事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子贵母死"研究的重要史料,而研究者较少注意佛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选宫女,武则天因“美容止”而被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按例出家为尼,居长安感业寺。后唐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到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太和二十年底,太子拓跋恂图谋北奔,孝文帝将其废黜,第二年三月又将其处死。孝文帝很注重对继承人的汉化教育,但太子恂颇为抵触。不过,年仅十多岁的太子恂之所以如此反感迁都洛阳与汉化变革,主要在于代北保守势力企图利用其太子身份以制造武装割据和分裂,这是孝文帝所绝对不能容忍的。与此相关,太子恂之死也与一些汉族人士力图根除鲜卑保守势力复辟隐患的政治态度有关。此外,太子恂被黜也与孝文帝后宫中皇后更易及其斗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驸马都尉本皇帝近侍显官,后来成为帝婿的代名词。北魏模仿汉族制度,明元帝时设置驸马都尉,尚公主者例授此职。驸马都尉可做本职或加官,相伴帝婿身份始终。北魏皇帝主要在代人集团内部挑选驸马,驸马都尉全部具有深厚的政治和家世背景。驸马都尉不仅是官职,而且连带着丰厚的政治利益,影响到驸马的个人仕进和家族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的舞台上,如果说唐太宗曾经扮演过一时主角的话,那么,文德皇后就是很好的配角。在唐太宗的历史功绩中,文德皇后是为其增加了不少内容的。文德皇后,河南洛阳人,北魏拓拔氏的后代。鲜卑贵族实行汉化政策时,因其先人为宗室之长,故改姓长孙氏。自魏至隋,长孙氏都官居要职,文德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其母是隋洮州刺史高励(字敬德)之女,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因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上的贤皇后屈指可数,马秀英要算一个。但是贤惠的马秀英挡不住朱皇帝杀戮功臣的屠刀。马秀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据史书记载:马氏,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富豪。父亲马公,仗义好施,家业日贫。母亲郑媪,生下马氏不久即去世了。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清帝国最后10年间,有两个重要的女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慈禧,另一个是则是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这两个女人,一是姑姑,一是侄女,都出自叶赫拉那氏,都成为皇后、皇太后,大清帝国后宫的主人,但两者命运却大不相同,慈禧太后不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享受过甜蜜的爱情,而隆裕虽贵为皇后,却没有光绪皇帝的宠爱,虽是后宫之主,但却受珍妃等人的排斥。宣统皇帝继承大统后,隆裕虽成为皇太后,与小叔子载沣共辅幼帝,却又因革命风起,最后不得已亲手签下退位诏书,成为千古帝制的收场人。  相似文献   

11.
明与北元对峙格局中的洪武朝之东胜卫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 《史学月刊》2007,(5):35-41
明朝建立后,元朝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东胜地区处于明与北元斗争的前沿,洪武四年,明朝先于此地初建东胜卫,洪武五年以后内迁大同,洪武二十五年复于原地增置。这一过程反映了明与北元复杂的斗争形势。洪武后期,东胜卫的存在大幅度北移了明朝的边防线,是明与北元实力此长彼消的最终产物。因此,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东胜卫变迁是明朝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对边防体系做出的合理调整。这一点对于全面理解明初北边边防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卫文  蔡毅 《东南文化》2011,(1):105-112,132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明代宫廷的清官旧藏洪武瓷67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特点,器物风格具有鲜明的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景德镇明洪武制瓷历史背景、洪武瓷研究以及其在清宫中的原藏位置,可知清宫旧藏洪武瓷是景德镇洪武官窑受命为宫廷烧造的瓷器,反映了此时景德镇制瓷风格处于由元至明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元冏墓志析     
周铮 《华夏考古》2000,(1):73-74
《洛阳孟津邙山西晋北魏墓志发掘报告》报道了元同墓志的情况,笔者细审文中所附墓志拓本,发现墓志除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外,格式上也多有奇特之处。志文有许多别体字,今均用括号注出正字,并加标点移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明洪武时期内迁蒙古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武时期 ,明朝廷对北元采取积极的招抚政策 ,被认为是蒙古人的故元官兵大规模南下 ,直接导致了北元复国失败和分裂瓦解。作者通过对南下故元官兵的由来、民族构成和蒙古人特点的分析 ,认为所谓南下蒙古人 ,实际上绝大多数是改朝换代时北退的元朝官兵。他们中汉族占有相当比重 ,其中的蒙古人也具有久居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内在因素的存在 ,才使明朝的招抚政策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东  年旭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3):129-139,162,163
洪武朝外廷政治的演变,与"国本"问题有着莫大关联。东宫官属的嬗替,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洪武朝诸大案依次衍生的内在逻辑性。初期东宫官属的设立与勋臣兼职,虽有效平衡了政局,却造成了浙东派势盛的隐患,这也成为朱元璋首先从浙东派入手清除外廷政治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洪武十年,东宫官属的调整与太子的正式预政,揭开了朱元璋谋划已久的"废相收权"斗争的序幕。洪武二十三年前后,从"詹事院"到"詹事府"的转化,则是朱元璋针对太子死后新的政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稳定"国本"的重要举措,并与蓝玉党案相表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东宫官属体制。  相似文献   

16.
故宫博物院所藏《感遇诗》页,长期以来被视为元代著名书画家王冕的书法作品,迄今见刊于多种出版物。本文借助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书《桤木诗》后题跋等相关文献,并结合书法风格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将《感遇诗》归于元末明初文人严陵金冕的名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清代帝陵中的哑巴院和月牙城的建置与功用,进而探讨其规制的起源问题。指出关外的福陵与昭陵系参照北京明代后期的帝陵及清孝陵兴建,而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已见哑巴院的雏形,其发展演变脉络清晰,故而哑巴院和月牙城并非明清两代帝陵规制最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庞骏 《史学月刊》2003,(6):27-33
刘宋的东宫武官在南北朝军事逞胜的外环境和刘宋皇权不断加强的总趋势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刘宋四帝对于东宫武官制度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宋武帝恢复晋末罢废的太子二率,增设太子三校、三将等职官;文帝时二率、三校成为东宫主要武官职;孝武帝大力罢省东宫武官,削抑东宫势力;明帝则再度恢复东宫三校,并新增东宫直阁等武职。总而言之,宋之东宫武职呈现出明显的强弱跌宕、阶段性变化,这既是刘宋诸任皇帝权力强弱异势的现实表现,也是刘宋皇权重振之路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12月和2011年3~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政机构奈良文化财政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西南角进行大面积  相似文献   

20.
王祎 《收藏家》2011,(3):3-9
古代碑帖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方面,为古代文学、历史学、文字学都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可与历史典籍互相补正。由于年代久远,书翰遗墨传世有限。碑帖保存了各个时代、众多名家的法书墨迹,呈现出各家流派的书法风格,篆、隶、真、草、行五体皆备,实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