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罗福惠日中两国同时在19世纪中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自此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到19世纪末,日本的早期现代化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亚洲唯一能与欧美列强抗衡的强国;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难以启动,且在世纪之...  相似文献   

2.
卢沟桥事变与牟田口廉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怎样看待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在日本是研究日中战争的人们之间争论的问题之一。①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卢沟桥事变是从日中战争的局部阶段过渡到全面阶段的转折点(或者说是日中全面战争的开端),对卢沟桥事变如何认识关系到对日中战争的评价。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学界,在日中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两个倾向,一是把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视为"本质上的民族主义运动",以此作为日中两国研究者进行讨论的基础;一是重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和罪行。伴随国际性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增多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日中战争史研究范式发生转换,学界更为积极地以崭新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及军事等方面重新审视这段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在此背景下,历史问题或许不再只是对过去的反省和道歉,也可能成为国际协商的课题,从而实现研究范式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学者古屋哲夫编著,吉川弘文馆出版的《日中战争史研究》一书,是一本日本学者关于1931—1945年中日战争史研究论文丛集。本书编者以确认日本是侵略战争发动者的立场,搜集了六篇由井上靖、古屋哲夫等人撰写的文章,从战前中日两国外交活动、战时日本国内法西斯主义“群众动员”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  相似文献   

5.
元代日中关系一度极其紧张。忽必烈派舟师两次入侵日本,两国中止过友好关系。但是,长时期来,中外若干论著认为,日中两国在整个元代始终相仇极对,显然不符历史事实。 元世祖忽必烈定鼎北京,于1274年派军  相似文献   

6.
关于战争犯罪问题日中合作研究的新尝试及其两项成果田中明过去四年中,利用庆大经济学部的研究教育基金,日中两国学者就“十五年战争期间日本军所进行的细菌战及其危害”问题,进行了共同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书并即将出版,书名暂定为《平房四十年史》(同文馆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一、日中两国的特殊关系1992年,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日本综合评论杂志的论坛上回顾了关于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及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几乎所有的综合杂志都刊登了为日中友好关系打下基础,包括民间人士在内的"挖井人"的证词。当时,中方的重要证人为孙平化。孙平化是自20世纪50年代初就负责中国对日工作的廖承志的部下,曾担任LT贸易廖承志办事处东京联络事务处首席代表,又在邦交正常化前夕赴日,成功促成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访华。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后,他还长期担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职务。孙以轻松诙谐的语气回忆了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前双方的频繁往来: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自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猛。从1991年起,贸易额每年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据日本海关统计,1997年日中贸易额达到7.6924万亿日元(约638亿美元),是1972年的58倍。(I日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前,将一个什么样的中日经贸关系带入ZI世纪,是中日双方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对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面向21世纪中日经贸关系的合作问题略陈己见。一、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贸易现状:进入90年代以后,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9.
一"日中历史共同研究"的意义 在两国政府支持下进行的日中历史共同研究是2006年10月安倍首相与胡锦涛主席在北京会晤的成果之一.从2001到2005年间扶桑社版<新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合格与2001至2006年间日本首相对靖国神社的6次参拜,使日中两国的关系在小泉执政的4年半时间里降至前所未有的冰点,尤其2005年日本申请加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东海油气田开发等问题加在一起,导致在北京日本大使馆、上海、香港的日本总领事馆四周发生了反日示威游行,并扩展到成都等地.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汪精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1937—1945年中日战争中日本与汪精卫(汪兆铭)的关系,着重于从几个条约看这种关系的发展及其意义。一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向中国军队挑衅,由此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一个月后战火蔓延到上海,发展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爆...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萍 《民国档案》2003,20(4):116-120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防 ,也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 ,也还是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2 0世纪 3 0年代的中国 ,不仅在军事上 ,而且在经济上都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已久 ,中国绝不可能等到自己的经济发达了再与日本对抗 ,而必须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作出自己的回应。从 1 93 1年九一八事变至 1 93 5年华北事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步步升级。中国人民一致呼吁和强烈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代日本(1853—1945)的成功及其历史经验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首先阐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在指出其具有两重性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地对其历史经验进行了综述;其次,对近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岐途的历史渊源、产生原因、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深刻归纳出军国日本败亡的惨痛教训;最后,还对近代日本成...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的自主型复苏 在日本经济因泡沫崩溃而导致的“失去的十年”中,曾经出现过两次短暂的反弹(1995—1996年和1999—2000年),却始终未能走出低谷。然而2003年.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增长显得异常强劲,第四季度的GDP名义增长率为1.7%,折算成年率高达7%,刷新了日本13年来经济增长的记录:在此基础上,2004年的日本经济更是如鱼得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4%.换算成年增长率为5.6%。至此,日本经济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在2003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中,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个财年增长3.2%.为1996财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相似文献   

14.
论中日近代化中的“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大致在相同时间和相似背景的情况下发生的,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日本成为近代化的楷模,中国却在近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除了两国面对的外部压力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两国领导人的决心和对西方先进文化吸收的不同。同时通过对两国的比较分析得出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以期能对当今现代化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名的日中关系史专家安井三吉新《从柳条湖事件到卢沟桥事件——1930年代在华北的日中对抗》,于2003年由东京研出版社出版。安井的卢沟桥事件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积累既久,述甚多,代表性强。新书则进一步详尽考察战时日军作战日志、官方档案等第一手资料,研究分析了军政当局的政策与战略,并在全面梳理中日两国既有成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自同中国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于1978年签订《日中友好和平条约》以后,日本对华政策以加强合作、促进发展为特点,争取实现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友好,成为日中双方的共识。在实践中,日本同中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交往全...  相似文献   

17.
考据学的兴衰与中日史学近代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儒家学术传统的变迁出发,考察考据在明清两代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在德川日本的影响,从比较的角度,检讨中日两国近代史学的传统资源及其不同之影响。考据的方法作为一学术思潮在明清交替之后盛行,则与明代王学之泛滥和清代的统治有关。这一思潮到了19世纪,在中国已呈衰颓之势时传入日本,逐渐主导了日本儒学和整个学术风气。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史学开始迈入近代化,其特征是一方面吸收西方“文明史学”,另一方面又因考据学的兴趣而对德国的兰克史学情有独钟。考据学在清末的衰落和今文经派的兴盛,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由于考据学兴衰在中日两国的“时间差”,使得两国的近代学术呈现出重要之不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论皖南事变之善后张海鹏一、皖南事变之远因:国共抗战路线的不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通过制造卢沟桥事变,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企图亡我中华的行径,引起了中国国内各阶级各政党利害关系的调整,国民党、共产党两大政党本着“兄弟间于墙外御其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对于日中战争史研究,本人最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日中两国历史学者应该注意到,两国人民的历史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日中战争的战场在中国,而不在日本。因为日本军队来到中国,荼毒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杀伤中国人民,掠夺物资,所以中国人民当然有强烈的受害者意识。与此相反,日本人民的加害者意识不强。发生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理由:1.因为战场不在日本国内,所以一般日本人几乎没有机会目睹日本军队对于中国的加害行为。2.因为日本政府与军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举行了“日中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运动座谈会”;11月3日,在京都立命馆国际和平博物馆举行了“日中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运动国际研讨会”。日本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和日本立命馆大学为研讨会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