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首饰,宋代又俗称"头面",通常指女子的全副簪戴。稍稍扩展,也可以把佩饰包括在内。两宋女子金银首饰的基本构成,为冠梳、钗簪、耳环,又钏镯、戒指、帔坠。南方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也大体如此①(附表)。  相似文献   

2.
扬之水 《收藏家》2008,(4):41-44
重庆江北大竹林明墓出土的一支金钗,是明代首饰的精品之一,它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依其式样,可知这是用于插在鬓边即鬏髻两侧的掩鬓(图1)。女子首饰的插戴方式,明代与此前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以簪为主,围绕罩在发髻上面的鬏髻而插戴。前面当心的一支名挑心,前后口沿各簪一支名分心,插在鬏髻两侧的即为掩鬓。  相似文献   

3.
扬之水 《南方文物》2013,(2):124-128,I0002-I0004,I0009
耳环,明代俗称环或环子。耳环虽不算在头面一副之内,却也是平常穿戴以至聘礼中几乎不能少却的一项。装饰纹样多从宋元之旧,样式与风格则不同。明代耳饰明确分作两类,一是耳环,一是耳坠。明王圻等编《三才图会》在"内外命妇冠服"一项画出"环"的式样(彩版一,1),明代通俗类书《增补易知杂字全书》"镮"字旁边的图示,都可以代表明代耳环之一般(彩版一,2)。耳环用作簪戴的细弯钩,  相似文献   

4.
扬之水 《收藏家》2007,(4):29-36
四、簪之二:满池娇荷叶簪前曾举出武汉黄陂周家田元墓出土韩娘子的一对金螭虎钗,除此之外,又有金瓜头簪一支,金二龙戏珠梳背一,又一支玉荷叶簪①(图1:1)。簪首的荷叶绿玉制,一对以金片两相扣合的鸳鸯用细金丝穿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发现于河南上蔡邵店乡金井吴村的明顺阳王吴妃合葬墓,因系非正常发掘,资料至今未能刊布.墓中所出金饰品工艺精湛.文中对部分金簪的功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中有明代头面中的顶簪、掩鬓等类.  相似文献   

6.
由《玉台新咏》、《乐府诗集》中相关描述可知,六朝妇女非常注重妆容美,面部妆饰包括画黛、敷粉、涂脂、描唇、贴钿等内容,簪珥、步摇和簪、钗类饰品也非常流行,样式丰富多样,显现出贵族生活的精致与讲究。因此,借助诗词作品既可弥补正史文献的不足,也可了解时人的审美风尚,还可与实物资料相印证,展现出六朝妇女多姿多彩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7.
陈建平 《收藏家》2013,(12):41-46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首饰。附着簪钗一起使用,在装饰各类的簪、钗头上,下缀珠玉金饰,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早在先秦时期,己经有步摇这种饰物,战国宋玉《风赋》中就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摇"的说法。我们从文献中了解到,这种首饰自汉至唐,在贵族妇女中颇为流行。以后历代沿用。一.先秦步摇之探讨关于"步摇"之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宋玉的《风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披白之单衫,垂珠步摇"。至于早期步摇之形状如何?没有进一步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8.
扬之水 《收藏家》2009,(2):27-34
金网巾圈 湖北广济县明张懋夫妇合葬墓出土网巾是明代男子首服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长发以玉或金银短簪挽结干顶,其上再罩网巾,此即最基本的装饰。网巾的制作多以马尾或线,而也有绢布。谢肇涮《五杂组》卷一二《物部四》:“网巾以马鬃或线为之,功虽省而巾冠不可无矣。北地苦寒,亦有以绢布为网巾者,然无屋终不可见人。”此所谓“屋”,即覆于发髻之上的各类饰物,“无屋终不可见人”,是露髻见人为失礼也。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人们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有了陶笄、骨笄,表明这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束发固冠的头饰。春秋战国时期束发固冠之物已称为"簪",《韩非子》言,"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到了汉代,制簪材料出现了很大变化,大多采用玉石制作,并在簪上镶缀一些珠宝花饰。约在西汉晚期出现了发钗。发钗和发簪都用于插发,  相似文献   

10.
明代头面     
中国古代首饰至明而臻于辉煌。完整的一副明代头面,事事有其来源,演变的线索几乎一一可寻。本文力求在文献与实物的碰合处,寻找它曾经有过的各种名称、不同的簪戴方式,并以定陵所出神宗孝端皇后王氏的首饰为例,为大致完整的一副头面试做复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长安区紫薇田园都市清理了一批唐墓,陆续出土了一些妇女发饰,其中有镂空鎏金花鸟纹银钗、银钗、鎏金花铜簪及散落的鎏金铜饰残片等。为了解当时的制作工艺及技术,对其进行了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金相显微结构分析(SEM)。分析表明:1、2、5、6、7、8号样皆为银铜合金,3、4号样为铜合金;1、5、6、7、8号样的金相结构表现为重压冷锻组织,2、3号为退火组织。此项分析可为科学分析资料较少的金银器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施俊 《文物春秋》2013,(4):15-19,71
笄、簪、钗均是管束头发的饰品,有安发、固冠的作用,属于男女通用的饰物,可统称为玉簪饰.簪原为“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陶笄、骨笄、玉笄首,商周时期出现了玉笄,春秋时期改称为玉簪,约在西汉晚期出现玉发钗.本文对各历史时期的玉簪饰进行研究探讨,从中可看出古代玉簪饰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唐代以前有关命妇礼冠的记载,缺少足够的完整文物与图像资料。不过,类似文物的出土与发现,最近几年开始增多,尤其隋炀帝萧皇后冠的完整出土与修复、复原,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例隋唐命妇冠饰实证。对照研究历史文献与包括此冠在内的出土实物,可对隋唐时代命妇冠饰历史发展源流,作出更为具体的考证,如传世文献中语焉不详的宝钿、花树、蔽髻等究竟外形如何,博鬓、钿钗等的发展演变,并可对萧后冠饰本身的主要构件定名、形态及组合方式作进一步推测。  相似文献   

14.
一、敦煌少女发型 在民间妆扮中,少女束发梳髻,表现是最为突出的。县志说清代时的敦煌“女子未嫁垂发辫,嫁始束发梳髻”。这种风俗和现代大略相同。姑娘未出嫁前梳辫子,一结婚便剪了辫子烫头发。但在唐代却不同,唐代敦煌民间秉承的是汉代遗风。《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以簪结发梳髻表示到了成年,叫“笄”。因此束发梳髻是一切成年少女的象征。到了梳髻的“笄年”,民间少女便打扮得殷勤了,莫高窟壁画上已有反映。如在中唐的弥勒变中,有一个农妇就是梳了个高髻在那里劳动,卷着袖子挥手撒种,说明劳动前也要简单打扮一下。敦煌曲子词中也有反映:“忆昔笄年,未省离阁,生长深闺苑。闲凭着绣床,时拈金针,拟貌舞凤飞鸾,对妆台重整娇姿面。”(《倾杯乐》)伯二八三八《竹枝子》里还作了这样的描写:“颜容二  相似文献   

15.
银器窖藏位于株洲堂市乡楼厦村。1994年冬因村民为祖坟培土时发现,出土银器有53件,器型有杯、簪、钗、插花、栉背、耳坠、发饰等类型,这些银器具有典型银器特征。是湖南省一处较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谢西川 《沧桑》2008,(3):48-49
首饰文化是唐代服饰文化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簪、钗是唐代普遍使用的头饰用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与丰富,代表着中原本土文化;而戒指和耳环的使用则并不普遍,刚刚开始萌芽,反映了外来民族的文化传入,二者结合就反映出唐代的时代特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正>一、自梳女与金兰契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所谓自梳女就是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女子。这一特殊风俗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出现在中国蚕丝业发达的广东顺德、番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4,(9)
1965年11~12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南京白马村明代失考墓神道石刻后部抢救性发掘了一座砖室墓。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为明代开国功臣、卒赠皖国公的安庆侯仇成。2012年底至2013年初,南京市博物馆对仇成墓的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现存神道石刻进行了调查测绘。该墓神道石刻尚存石马与控马官、石羊、石虎各一对以及神道左侧的石武士,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出土器物有瓷梅瓶、玉带、鎏金银束发冠、金冥钱等。该墓的发掘为明代考古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陈松长 《收藏家》2002,(10):6-10
湖南历年出土金银器数以百计,从时代来说,最早的是西汉,最多的是元代。从出土地区来说,则以常德地区为大宗,次则株州地区和沅陵县。从器物品种来说,金器有冠、帽花、钗、笄、插、括、梳子、手镯、手钏、耳环、耳勺、带扣、珠、杯、印、钱等,其中以金饰为主。银器有壶、、碗、杯、盘、碟、爵、鼎、盒、罐、发簪、手镯、发钗、花髻等,其中以生活器皿为  相似文献   

20.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有一位著名的漆器制造者,姓黄,名成,号大成。他曾撰写一部《髹饰录》,总结了明代漆器制做方法,分门别类地叙述了漆器的做法、源流以及自己的经验。我们今天研究传世的和出土的明代漆器时,应该首先参考这部《髹饰录》,以此为依据进行定名和分类。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髹饰录》又经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