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发掘于上世纪80年代,发掘者认为其年代为北朝时期,属于鲜卑遗存.本文通过该墓地与中外出土的匈奴墓葬考古资料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出土陶器与铜镜的对比研究,对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墓地年代和族属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该墓地应属于东汉时期匈奴遗存.  相似文献   

2.
2004年出版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一书,发表了几处很有价值的鲜卑墓葬,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七郎山墓地.该墓地共发掘了20座墓葬,这处墓地在墓葬形制和葬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其实发掘者也意识到该墓地的特殊性,认为其中墓葬形制、葬式等方面的习俗应源自于西部,墓地的主人们与西北部族或方族之间在考古学文化上存在亲缘关系;但最终对墓地的定性是.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11,(3):79-79
近日,考古人员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化德县发现一处东汉时期的鲜卑族墓葬群,出土随葬品180余件。 此处鲜卑墓葬群位于化德县德包图乡一处丘陵环绕的山湾坡地上,东西宽50米,南北长i00米,共清理墓葬15座。墓地揭露表土层后,暴露出圆形锥状、长方形、条形的石堆,大小不等,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墓葬开口于石头堆下,其中14座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为偏洞室墓。  相似文献   

4.
阮秋荣 《考古》2012,(9):30-36,113,106,107
2010年的发掘2010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源县新源镇别斯托别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3座墓葬。墓葬的地表有卵石堆成的封堆,墓室为竖穴土坑。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骨器、铁器、金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并结合测年数据推测,别斯托别墓地的时代大致在西汉前后。  相似文献   

5.
宋甜甜  赵舒荑  赵兆 《文博》2023,(5):15-24+2
2017—2018年,为配合西咸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蒲家寨村的一处战国秦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墓葬、围沟、水井等遗迹340余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及玉器等。墓地内散布有10座瓮棺葬,均属于秦文化范畴,其墓葬形制、结构各异,出土器物丰富,墓葬年代属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前后,是研究秦瓮棺葬及秦人丧葬习俗演变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2006年,内蒙古通辽市在国道304线改扩建工程配套专线施工时,在南宝力皋吐村发现一处鲜卑墓地。200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清理同时期鲜卑墓葬34座。出土少量陶器。根据发掘情况分析,认为该墓地经过迁葬。  相似文献   

7.
魏明江 《考古》2016,(4):45-62,2
200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联合对五常市香水河墓地进行发掘。清理墓葬48座、灰坑5个,出土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石器等遗物200余件。该墓地位于松花江-拉林河流域,属渤海国疆域的西界,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及丧葬习俗等推断,墓葬的主体年代为渤海中期。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对南昌市昌北区一处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4座。墓葬均为砖室结构,墓向基本相同,排列有序,出土随葬器物丰富,有泥质陶器、印纹硬陶器、釉陶器、青釉瓷器、绿釉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等。根据墓葬布局及随葬器物特征判断,此处墓地应属家族墓地,年代不晚于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9.
《文物》2021,(1)
黑庙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黑庙村西北部。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两汉墓葬近250座,本次报告其中的53座西汉墓。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井墓道土洞墓、空心砖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铜器等。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等推断,应为一处平民墓地。出土的陶缶演变序列完整,为研究陶缶本身的文化功用提供了新资料,对于研究平顶山地区汉墓的发展序列及西汉社会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俄罗斯科学院主持发掘了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佐尔戈尔Ⅰ、Ⅱ号墓地,辨认出几座鲜卑墓葬并确认这批鲜卑人群属蒙古人种,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都很少见到关于鲜卑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报道。利用获赠的这批珍贵的鲜卑人骨材料数据公布人种学分析数据,同时,与同时期中国以及蒙古高原其他地区出土的鲜卑人种学研究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用体质人类学方法,对蒙古高原鲜卑人的体质特征、演变以及人种构成进行初步探讨。该墓地人骨,与拓跋鲜卑的扎赉诺尔A组之间的欧氏距离系数最小,属于北亚蒙古人种。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12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塔集闸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2座。其中汉代墓葬38座,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地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骨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墓地还发现宋墓1座,清墓3座,均为合葬墓。  相似文献   

12.
吴小华  彭万  韦松桓  张勇 《考古》2015,(2):19-31,2
2012年8月,在赫章县可乐墓地发掘了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均属土著墓葬,时代大致为西汉前期至中期。其中,M373为"套头葬";M374的规模较大,形制较特殊。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件及各种装饰品等。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可乐墓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在重庆巫山琵琶洲山包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其中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42座、宋代墓葬1座、年代不明墓葬9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及石、漆、银、琉璃、铜钱等遗物共514件。琵琶洲山包墓地从战国中晚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汉代聚落布局、丧葬制度以及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200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的忻州窑子村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东周墓地,发掘期间在该基地的西侧冲沟以西的缓坡上又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晚期墓葬.该墓葬与东周墓地为冲沟相隔,南部坡下即为忻州窑子村所在. 该墓葬破坏较为严重,根据清理情况可知墓葬形制应为竖穴土坑墓,尺寸不明.墓坑内人骨已被扰乱,仅对随葬品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铜器、铁器和骨器.因其墓葬内不见陶器和其它典型器物,其时代和文化性质一时较难判定.2008年发掘水泉东周墓地时,在基地中也发现2座晚期墓葬,根据水泉基地中典型器物的年代判定,这2座晚期墓葬应为辽代早期①.忻州窑子发现的这座晚期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与水泉基地出土地随葬品有相近之处.因此,该墓葬的时代和文化性质也有了结论(图一).现将该墓葬内出土的遗物简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7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境内詹和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匈奴时期半地穴式房址、灰坑,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漆木器、丝织品等。这批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蒙古国中部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铸有"戎"字族徽的晚商"戎"族铜器曾在殷墟西区墓地第八墓区集中出土,但分析墓葬资料可知,第八墓区的墓葬数量只能与扩展家庭的人口规模相对应。根据花东卜辞的记载看,"戎"地即"戎"族族居地,位于今山东省蒙山西侧一带,第八墓区埋葬的仅为出于某种原因迁居殷墟的少数"戎"族成员。"戎"族铜器的研究和"族墓地"辨析,对于准确理解殷墟西区墓地性质、晚商家族形态等热点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下,红河州文物管理所、泸西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泸西县大逸圃秦汉基地进行了抢按陛发掘。墓地的年代自战国末至西汉晚期,共发掘墓葬190座,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材质可分为铜器、铜铁合制器、铁器、玉石器、骨器、陶器七大类,其中铜器最有特色。该墓地出土器物虽然同滇文化相似,但在组合上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济南魏家庄墓地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编著,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精装16开,正文共448页,定价460元。2009~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济南市魏家庄的160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共出土铁器近40件,其时代主要为西汉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七郎山墓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五号乡东四号村东约1.5公里处,墓地东南距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约36公里.墓地坐落在七郎山山前的缓坡地带,东倚主峰,西邻峰前平原.1995年-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和察右中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50余天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0座,其中土坑侧穴墓18座,土洞墓2座,共出土随葬品45件(套).根据七郎山墓地墓葬形制上的特殊性及随葬品组合关系,发掘者认为,该墓地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是来自于扎赉诺尔一类的早期拓跋鲜卑遗存,甚或可以进一步认为,七郎山墓地是拓跋鲜卑遗存:最后根据器物特征将其年代定在“定都平城”前后,即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①.该墓地的发掘对于综合考察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鲜卑文化及其形成机制,以及与周邻地区其他部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一处周代封国墓地。M7、M8是该墓地保存完整、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两个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楷侯",据考证是"黎侯"。西关墓地就是周代黎国墓地。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情况、青铜器铭文内容推定M7为楷侯宰吹的墓葬,M8为楷侯宰吹夫人的墓葬,时代均为春秋早期。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两周时期黎国历史与丧葬制度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