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与生产力的提高、国家身份的变化和国际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技振兴战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从学习规则、对标规范到引领规制;21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3.
杨春英 《攀登》2001,20(7):94-97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历史,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其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不同时斯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以毛泽东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发展科技,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注入了永久动力。  相似文献   

4.
杨春英 《攀登》2001,20(Z1):94-97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历史,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其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以毛泽东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发展科技,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注入了永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牛芳 《神州》2012,(24):122+12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出于巩固和维护新兴政权,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需要。以山西省的发展为例,要想使山西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应该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为现代的发展观念;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本身也是生产力,因为它是现代生产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实体性要素;它赋予生产力以新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主动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是维持自然和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它对现实生产力会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本身也是生产力,因为它是现代生产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实体性要素;它赋予生产力以新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主动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是维持自然和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它对现实生产力会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人类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产生国家,是历史的必然。国家的产生以多方面条件为前提。在诸多前提条件中,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那么,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够导致国家必然产生呢?换言之,国家产生的社会生产力前提以什么为标志呢?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他  相似文献   

9.
杨小军 《攀登》2007,26(3):130-132
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定位于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对此应当给予新的思考和阐述。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里,生产力范畴不只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应包括人类保护、建设自然的能力;生态环境应该是生产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生态建设应成为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正>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高校军事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现代军事科技和现代军事、现代局部战争,使学生认识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明确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育学生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新志首届编修中,省志把江苏是经济大省这个特色已浓墨重彩进行了记述。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江苏经济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因此,在新一轮省志编修中,经济部类如何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去续修,笔者认为:一、应抓住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几个变化去续修。第一是经济制度的变化;第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三是生产力的变化;第四是生产关系的变化;第五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六是生产资料的变化;第七是劳动资料的变化。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12.
宋刚 《神州》2012,(21):212-212
创新思维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最需要,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思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创新思维能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欧洲历史的人,从欧洲文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具体表现,也是本期圆桌会议要追求的价值之一。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欧洲文明既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本文探讨后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欧洲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确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并且用科学和技术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革命性改造与利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而科学技术则是第一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根本上就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科学技术则是这种能力最  相似文献   

14.
彭树智先生是中国世界史学界"文明史观"的主要建构者之一,"文明交往论"是其文明史观的核心内涵。他认为生产力和交往力是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总动力,文明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人类的文明交往孕育了四种文明形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文明交往的总特点是自发性向自觉性的演进;文明自觉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普遍诉求,而文明自觉的落脚点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15.
张国鋆 《文史月刊》2012,(Z3):281-281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它的理解层出不穷。比如,自然辩证法专家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主,自然界事事为人类服务;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秦延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目前环境破坏、资源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也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广义和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便有了上层建筑。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会与自然界产生摩擦,如何减小两者之间带来的矛盾,是本文简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松天 《攀登》2001,20(3):32-34
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回顾人类认识自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指出以工业明时代为背景产生的对于生产力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并对生产力、生态环境、生态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产力概念、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态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作了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7.
王兰英 《攀登》2001,20(Z1):98-10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因此,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其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始终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党80年来,她都始终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把生产力及社会历史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王兰英 《攀登》2001,20(7):98-10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因此,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其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始终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党80年来,她都始终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把生产力及社会历史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史志研究》2001,(4):3-3
罗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撰指出,作为人类科技进步和世界交往扩大与深化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化以及人类的普遍交往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最终胜利准备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宋圭武 《攀登》2000,(1):11-1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范畴。对于二者及二者的关系有许多人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和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笔者这里又做了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一、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传统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①对此,笔者认为这种以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念为基础的生产力定义已经过时,必须赋于生产力以新的涵义。人类不仅仅是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新的生产力定义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