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花观 声名远播的琼花观,是扬州运河沿岸的名胜之一。扬州本是花美如烟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云:"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晚唐诗人吴融、许浑等则最早在诗歌中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到扬州赏琼花联系在一起。吴融的《隋堤》诗云:"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余柳可藏鸦。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相似文献   

2.
陈斐蓉 《收藏家》2012,(8):37-42
三清初画坛以"四王"成为正统派,他们继承董其昌衣钵,讲究笔墨技巧。其中王的"虞山派",王原祁的"娄东派"声势最为显著,从之者众。此外"四僧"及"新安派"、"金陵画派"也各具风采。清中期以扬州地区的"扬州画派"影响最大,他们追求个性解放,革新创造,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23日,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清宫扬州御档》首发式,在"盛清社会与扬州高端学术研讨会"上举行。中共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副市长王玉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扬州市档案局局长、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宗金林到会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说:"在中国,要想成为作家,必须到北京住三年。"北京是首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科举选士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这古老的民歌将香格里拉传奇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香格里拉是滇川藏大三角区域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的一方迷人的净土,是保持完美的原始自然生态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李满星 《丝绸之路》2012,(19):15-22
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秦腔,堪称华夏之声。《诗经》里的"国风"、"秦风"、"豳风"不少篇章,就是最早的秦腔。大秦之声,是汉唐雄风,是"关西大汉手执铜琶高歌大江东去"的遗响。博大精深的秦腔,是秦地的文脉。沿袭百年不衰的易俗社,是解读秦地文脉的密码。启迪民智易俗社2012年8月13日,和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剧社"的中国最古老剧社——易俗社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华诞。易俗社将秦人文脉沿袭百年,长盛不衰;数代易俗人,始终如一地坚持移风易俗,身体力行地与时代同步,赢得了举世敬仰。  相似文献   

7.
贵州花灯剧是贵州成形最早,传播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花灯是广大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今这一"非遗"濒临消亡、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14,(6):32-32
为弘扬江苏钱币文化,活跃江苏钱币的学术研讨气氛,2014年11月29日上午9时,江苏省钱币学会联合扬州双博馆、清代江苏钱币研究会,在扬州双博馆举办了"苏泉大观——清代江苏钱币特展"。此次特展对社会公众开放,展期两个月。  相似文献   

9.
吴萍莉  张翔 《沧桑》2014,(3):69-72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商在全国的兴盛,寓居扬州的徽州商人日益增多,特别是到了清乾嘉时期,扬州更成为徽商的主要寓居地。这些在扬徽商不仅推动了扬州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繁荣了扬州的地方文化。"扬州二马"是清乾嘉时期寓居扬州的徽州盐商,他们不仅是著名的藏书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刻书家。本文依据史料阐述了他们的藏书事迹和刻书成就。  相似文献   

10.
沈旻 《旅游纵览》2009,(5):82-86
<正>有作家曾这般形容扬州的何园:"她宛如一退却了妆容的江南女子,清秀中透着知性、曼妙中透着大气。"著名造园家陈从周教授曾赋诗盛赞何园:"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上看波绿,览胜来登一片楼。"因此我每次到扬州,必游何园。  相似文献   

11.
祖国最西端,莽莽雪域阿里高原。"阿里"藏语的意思是"我们的地方",这里群山如阙,雪峰如林,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40%,年平均气温-5℃。因极度缺氧,寸草不生、飞鸟绝迹,生物学家宣布它是"生命禁区",地质学家称它为"永冻层"。  相似文献   

12.
唐吟方 《收藏家》2010,(11):81-81
由于康熙、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盐商在瘦西湖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红桥",位于瘦西湖南端,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取名虹桥。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发生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王士嫘、孔尚任、卢见曾皆为当时的名士,参与者众多,规模、影响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13.
扬州八怪     
余力 《文史月刊》2014,(2):73-73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在扬州地面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形成了一个画派。这个画派里人很多,但后代人只举出八个人做为这个画派的代表,称为"扬州八怪"。这八个人是谁呢?他们是:汪世慎、李鲜、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骋。其实这八个人不完全是扬州人。他们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扬州的,目的都是为了卖画。这八个书画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他们都出身于贫寒的知识分子家中,有较好的文化素质。长大之后,他们虽然都各抱才艺,但在自己的道路上,都有着坎坷不平的经历。八人中黄慎、高翔、汪世慎、罗骋不曾当过官,是终身的职业画家。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2011,(24):47-47
2011年12月10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论坛在浙江宁波开幕。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七城市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行动纲领》,将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并策划首次"海上丝绸之路"七城市文化遗产联展。  相似文献   

15.
悼志谅     
为参加在扬州博物馆举办的"苏泉大观"展览的开幕式,我于开展的前一天,即2014年11月28日下午3点许赶到扬州,并随即到了博物馆现场,想先看一看展览的实情,以便为明天的发言做些准备。这次展览的主办者汪洋陪同参观,并为我做了讲解。在谈到苏泉会(指"宝苏局钱币研讨会")时,他说,苏泉会的活动,邹志谅每次都参加,但这次因病住院,不能来了。我问:是什么病?答曰:是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以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璀璨而闻名,虽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城池未经迁徙,叠压脉络清晰,文明传承有序,  相似文献   

17.
祥泰之州     
萧远 《丝绸之路》2014,(21):66-69
我笔下要描述的"祥泰之州",指的是江苏省的泰州市。泰州市处于江苏中部,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二区,和扬州市毗邻而居。时光若倒流到几千年前的唐代,扬州也算是当下的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了。有诗为证:“腰缠千万贯,骑鹤下扬州。”足见历史上的扬州城富商云集,繁花似锦的场景。紧紧依偎扬州的泰州,秦称海阳,汉称海陵,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说,也有着21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小荷 《神州》2012,(19):58-61
如果把昆曲比作空谷幽兰,那么扬州清曲则是纯洁芬芳的茉莉花。扬州清曲又称扬州小调、广陵清曲、维扬清曲等,源于元代散曲,继而在明代小曲和扬州小调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的俗曲民歌而成的一种地方曲种。扬州清曲贵在一个"清"字。"清"之于曲调,则表现在旋律清婉流畅,结构清晰严谨。"清"之于演唱,则表现为声清气肃,字清腔纯。"清"之于唱词,则表现为表述清楚,雅俗共赏。除了词清、曲清、  相似文献   

19.
一座城市的外观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文化符号,毋庸置疑。扬州的景物秀丽精致.作为扬州旅游招牌——瘦西湖的“瘦”字.就足以表达这个城市清秀雅致、玲珑婉约的神韵。扬州无山.但扬州小金山平地起风流.自成维扬一园林的微观呈现。  相似文献   

20.
左鹏 《历史地理研究》2023,(3):85-98+157
长江、钱塘江、吴淞江、娄江、黄浦江河口及其支流流经的一些地方曾有八月观潮的习俗,这类习俗的兴衰与河道通塞有密切关系。观潮起于广陵(今扬州)曲江,最负盛名的则是钱塘潮。唐宋时,观潮已成一娱乐性民俗节日;元以后,江南地区出现“潮生日”的说法,并有祭潮仪式。钱塘江沿岸的“潮神”信仰少见于其他地方,体现出潮汐对地方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地方性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