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化 《文献》2006,(2):69-72
赵世暹字敦甫,自号琴城赵二,江西南丰人.近代水利学家和藏书家,尤以收藏水利文献而著称.而有关他收藏水利文献的资料仅散见于文端,且比较简短零碎,目前亦尚未有对之专门研究的文章.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赵世暹几则藏书题记,来初步揭示其收藏和保存水利文献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朴子 《文献》2006,(4):50
《文献》2005年第4期刊登张廷根《鉴书喻理与世事人情之相容兼得--介绍几则地方志藏书题记》一文,其中提到傅增湘和邓鎔在鉴赏和收藏古籍方面的交往,现再补一条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编修地方志的优良文化传统,学习借鉴海外有关史志编修方面的宝贵经验,加强与海内外有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史志编修机构、藏书机构和专门学术机构的沟通与联系,丰富完善中国方志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分享海外方志文献收藏、利用研究和史志编纂的丰硕成果,促进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11年8月8~13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协会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相似文献   

4.
干人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志专家,多年来他始终从事我国地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目录收集了干人俊先生在1935年至1945年间的地方志著作,按各志书的卷数、修志时间及收藏单位编排,以供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海外收藏中国地方志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收藏的《大明一统志》与其他方志相比,版本之全、数量之多是非常明显的,而《大明一统志》的体例对日本方志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见日本收藏《大明一统志》的重要性。由此问题引发了关于《大明一统志》的影响及评价的一些思考,其对地方志编纂的影响,以及它蕴含的大一统的编修理念,丰富的史料价值都值得我们正确的认识、评价它,并对它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历代当政者都非常重视志书的资政作用,历史上素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说法。古时地方官上任首先要看地方志,如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任南康知军,“下车首以郡志为询”。清朝乾隆年间任福宁知府的李清翘,每到巡察之地,均要查阅地方志乘,将地方志书视作“纪事之书”、“致治之书”。而明朝的六部体《兴化府志》,按吏、户、礼、兵、刑、工分类;曾享有中国二部半之一盛誉的清代三宝体《宁化县是窃,则设土地、人民、政事三纲,“分为疆土、治地、惠人、俊民、经政、旧事六门”,意在直接资政。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与地方志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为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也为了制止帝国主义对我国方志的掠夺,广事搜罗,收集地方志藏书,并提出了求书四法,即‘‘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驰域外”,对东方图书馆地方志藏书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天一阁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原有明代典籍为主的藏书7万余卷;今天的天一阁博物馆是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中心,其藏书的鲜明特色,一是明代地方志,二是明代登科录,两者闻名遐迩,已有大量研究论著问世。然而,天一阁藏书的特色,还集中体现在明代典章制度重要文献的保存,也就是大量明代珍本政书的收藏。这批宝藏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迄今藏在深阁人未识,似乎从未引起过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族谱是当前藏书文化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古今族谱在社会生活与历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国史、方志、族谱应该是支撑我国史学之鼎的三只鼎脚,缺一不可。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族谱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偏见,族谱的收藏和研究十分薄弱。文章还具体地提出现今收藏族谱的五种有效方法,相信对有志于此的研究单位或个人有一定的参考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方志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专门收藏地方志的机构,古代地方志多收藏于藏书楼中,著名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地方志收藏是其特色,收藏明代地方志达271部,占全国现存明代地方志总数的34%。民国时期,各地建起一些通志馆,如浙江省通志馆、江西省通志馆等.都只是修志机构,基本没有收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志的缘起、发展及作用,以及贵州省各公共藏书单位庋藏本省历代方志的收藏概况。  相似文献   

12.
黎庶昌在出任驻外使节期间,十分注意搜集已在中国绝版或失传的中国古代典籍,其一生所得善本书共有六千册之多。黎庶昌晚年因就川东道任,驻节重庆。在他去世后,子孙们欲出售其藏书,乃商之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彭举(云生)、  相似文献   

13.
<正>方志馆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新型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专门收藏地方志的机构。古代地方志多收藏于藏书楼中,著名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地方志收藏是其特色,收藏明代地方志达成271部,占全国现存明代地方志总数的34%,是天一阁珍贵的主藏史料。民国时期,各地建起了一些通志馆,如浙江省通志馆、江西省通志馆等,都只是修志机构,基本没有收藏地方志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4.
蒋伯壎先生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同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邮票收藏家,他的收藏对当时的钱币界有着较大的影响。蒋伯壎,原名蒋寿,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贫寒家庭。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苏州教会学校读书,宣统元年(1909)考入苏州邮局任拣信生,后在徐州、南京、重庆、杭州等地邮局工作,1954年退休。殁于1965年7月,终年七十一岁。他收藏钱币的时间先后达四十余年。 1920年蒋伯壎先生在南京邮局任支局长时,开始收藏钱币和邮票。为了收藏钱币和邮票的方便,他改名为蒋伯壎,从此,蒋伯壎之名闻名于钱币界。1927年先生调四川重庆邮局任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4,(2)
<正>张金吾,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卒于道光九年(1829年)。字慎旃,又字五十,别字月霄。江苏昭文(今常熟)人。祖仁济,字傅霖,号敬堂。喜藏书,尤好宋元旧刻,藏书万卷,室名照旷阁。父光基,字南友,一字心萱,早卒。叔父海鹏,字若云,一字子瑜,亦嗜书,以藏书闻名。月霄年十五而孤,赖叔父若云抚字长成。廿二岁入学,补博士弟子员。尝一赴省试,未售即弃去。月霄自幼熏习书香,年二十许即因企慕乡前辈汲古阁毛氏、述古堂钱氏遗风而笃志收藏,凡见有宋元旧椠及秘不经见者,不惜重价,期以必得,不数年即蔚然大观,与同里稽瑞楼陈揆并称"藏书二友"。月霄尝自谓①:"吾邑藏书自汲古毛氏、述古钱氏后百六十年来,无继起者,至君与金吾而此风复振……"可见其自期之道及自许之态。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工作机构有许多工作要做。《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了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五项职责,其中第三项是“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这是最主要的、中心的工作。修志和编鉴,都是记载一方之史事的,而志书年鉴则是定期编修的“资料性文献”。修志每隔20年左右进行一次,而年鉴一年编辑一本。平时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图书馆地方志阅览室对外开放全国收藏新、旧地方志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地方志阅览室经过三年多精心筹备,于1993年12月18日在北京图书馆分馆(文津街七号)正式对外开放,同时举办中国地方志展览开幕仪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郦家驹、副秘书长孔令士...  相似文献   

18.
顾洪 《文献》2002,39(2):258-266
(二) 余嘉锡先生藏书极多,"但只有明清刻本,而没有宋元珍本.因为他是为读书而买书,……所藏的书凡是四部有用的书和丛书大都具备,与藏书家收藏古本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台北成化"天"字杯1973年的一天,台湾早期收藏大家李成发拜访了时任中华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身)副馆长的庄严。从锦盒里,他小心翼翼取出两只蛋壳杯,这是国民党元老、收藏大家于右任赠送的。庄严拿着放大镜认真地研究,一边看一边赞叹道,这是天字款啊!"这两只小杯,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三只成化蛋壳杯惊人的一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大多系北京紫禁城旧藏。其中三只白釉蛋壳瓷小杯,两只杯底署"大明成化年制"双圈六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部署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全国许多完成首轮方志编纂任务的省市县都开始续修志书。而续修志书,首先要制订好篇目,正如李泰棻所言:“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方志学》)为了给续志篇目的拟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