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又轮到甲申年。60年前,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纪念明朝灭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第六个甲申年,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60年过去了,这篇长不过16000多字的史论不仅没有失去它的影响,而且仍被人们集会纪念,这在史学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是什么促使这篇史论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想,原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京萍 《文史天地》2004,(11):24-26
2004年是郭沫若先生发表《甲申三百年祭》60周年。郭沫若写于1944年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一篇反响强烈并对中国革命进程起过积极作用的史论。发生在三百年前风起云涌、江山易帜的甲申之变中的故事,对于抗日战争后期的中国人民和革命政党来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呢?这正是郭沫若在1944年早春的同一个“甲申年”里,面对历史  相似文献   

3.
今年又轮到甲申年。60年前,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纪念明朝灭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第六个甲申年,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然而,60年过去了,这篇长不过1 6万字的史论并没有失去它的影响,以至于不仅常被人们提起,而且仍被人们集会纪念。这种景象在史学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是什么促使它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想,原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这篇史论适应了中国共产党防骄拒腐的需要,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教材。郭老在文章中总结了李自成起义由胜利走向…  相似文献   

4.
庄月江 《古今谈》2004,(1):39-41
今年是农历甲申年,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是为了纪念1644年明朝的灭亡而撰写的。从1644年到1944年,正好三百年,甲申第五个周期,故日《甲申三百年祭》。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前后闻立树,王连夫今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斯文,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鲜明立场、深邃哲理、炽热情感和犀利文风,仍然深有感触,颇堪回味。郭沫若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甲申三百年祭》──从江泽民的有关讲话忆起黎辛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曾经说到:1944年毛主席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时,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  相似文献   

7.
1944年是明朝灭亡的三百周年,当时重庆的一些进步的文化人,忧国忧民,决计以纪念明朝覆灭,告诫国人以历史为鉴,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写下了震惊朝野的《甲申三百年祭》。这样一篇谈论历史的文章,不仅引发了当年重庆的轩然大波,更由于国共两党态度的迥然不同,留给了世人深刻的历史思考。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研究这篇文章,特别是由这篇文章引发的事件,仍是很有意义的。纪念明亡教训,《甲申三百年祭》问世1944年1月15日,重庆文化界一些朋友在郭沫若家集会,商量如何纪念甲申三百周年的事。第二天,在重…  相似文献   

8.
《六朝史论续编》是朱大渭先生继《六朝史论》后的又一力作,由学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包括14篇论文、6篇序言和5篇书评。在本书中,朱先生倡导并践行“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史学观,提倡刻苦勤奋、诚实严谨、求真创新的学风,为我们展现了六朝史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9.
<正>1644年,为中国天干地支中的甲申年。郭沫若曾于《甲申三百年祭》中说:"甲申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这无论怎样说也是值  相似文献   

10.
《甲申三百年祭》是抗日战争时期一篇反击蒋介石"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专制独裁谬论的谈古论今的文章。在毛泽东的大力推荐下,成为我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整风教育的好教材,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郭沫若为何写《甲申三百年祭》?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是什么?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11.
汉代历史理论很丰富,可以说有了一些体系。在形式上,不仅体现于史书的序、论、赞以及"寓论断于序事",还有专篇史论、诸子书中的一些相关史论、一些奏疏中的相关史论和政论中的史论,等等;同时,史书的史论在形式上又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在内涵上,不仅对历史中的根本问题作了深入、连续的思考与理论概括,而且还对现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和理性回答。在方法与特点方面,不仅从天地人参合的思维来探究人类历史演变,显示出汉代人宏阔的理论视野;同时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史学形成了通变的分析传统和"为世典式"的致用传统。  相似文献   

12.
《张博泉七十纪念辽金史论集》吉林大学历史系及辽金史学会为纪念金史学家吉林大学张博泉教授七十寿辰,编辑辽金史文集。该文集纳入“辽金史论集”中编为第八辑。由于志耿、王可宾主编。共收文章约三十篇,以金代居多,内容涉及辽金元明清五代。如《金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梁满仓杨耀坤先生师从于著名史学家缪钺先生,几十年来潜心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最近,成都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可视为他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结晶。《论稿》收录了作者60年代以来所撰论文24篇,共约...  相似文献   

14.
依然是警钟──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王戎笙郭老为什么要写《甲申三百年祭》?或者换一个问法,郭老当初写《甲申三百年祭》的本意是什么?我认为郭老当初写《甲申三百年祭》的本意并不是要给共产党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不是给共产党人敲一敲警钟,不是要告诫共产党人不要...  相似文献   

15.
《史学月刊》八月号上发表了《史论结合杂谈五题》一文,作者是史苏苑同志。(下称史文)这篇文章对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史论结合的理解、怎样看待剥削阶级史学家的史论结合以及对当代史学界在史论结合问题上的所谓“偏向”等的看法,都存在着问题。其中有些观点是片面的,有些观点是有害的。因此,本文仅想就作者文章中一些主要观点和史论结合本身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史苏苑同志及其他同志们。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史论结合要讨论史论结合问题,首先应弄清楚我们所提倡  相似文献   

16.
提起影星阮玲玉,人们便马上会想起“人言可畏”这4个字。因为鲁迅先生当年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杂文《论人言可畏》,指出“‘人言可畏’是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之后,发见于她的遗书中的话。”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对阮玲玉的深入研究,却发现这封遗书是假的!而真正的遗书中并没有“人言可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老作家姚雪垠同志,在与《光明日报》高级记者陈英茨同志的这次谈话里,对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的某些重要史实与论断,提出疑议。并说,他的这些疑议,曾致信郭沫若请教,得到郭的赞同。这些情况,过去未公开发表过。现在发表出来,估计会对“甲申”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也会引起有心人的兴趣。姚雪垠与记者还就李自成的悲剧,谈到了今日我党我国反腐倡廉这个大问题,并对历史学学术领域进一步破除迷信、实事求是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编者以为这些看法和议论,也是很值得重视和深思的。这把文章是陈英茨同志在重病卧床期间特意为本刊写的,谨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8.
正自陈东原于1932年在《学风》上刊载"教育史话之五"阐述辽朝科举与教育算起,学界对辽朝教育史研究几近90年,但真正将辽朝教育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则是近30年来的事情,以陈述于1987年发表《辽代教育史论证》(《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为标志。尔后,国内外学界陆续发表多篇辽朝  相似文献   

19.
甲骨卜辞中"之日""之夕"的"之"字,所指代的是紧接其前一日的干支日,而不是占卜日。武丁卜辞:"翌甲申易日,之夕月有食"的"之夕",是指甲申夕,此次月食应是发生在甲申夕的一次月食,而非是发生在占卜日的癸未日,这次月食应称为"甲申月食"而不应称为"癸未月食"。  相似文献   

20.
案头放着一本新书,这是由《世界历史》编辑部编的《苏联现代史论文集》,最近已由三联书店出版,翻阅这本新著,觉得内容尚算充实而集中,有些文章还相当新颖,论证也比较深入。我想,对苏联现代史感兴趣的同志,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本书收入的十二篇论文,多数是我国苏联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