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旅游纵览》2016,(4):318-320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指导当地民众生活和支撑其精神世界的媒介。民俗旅游是展示民族文化、游客参与体验,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种类繁多,可开发潜力较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突显它的新颖性、质朴性和神秘性;发挥当地民间艺人参与度、鼓励游客参与体验的积极性;加强旅游开发商的责任,突显其领导作用;鼓励聘用当地民众参与民俗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游客创造和提高高品质的民俗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谢卓潇 《神州》2014,(9):29-30
真实性是吸引游客民俗旅游的唯一动因么?民俗旅游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活动?游客为什么选择这种活动?本文通过引入“游客凝视”和“发明传统”两个概念,阐释民俗旅游活动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描绘和解构民俗旅游的表征及背后的文化意义。笔者认为,我认为在“凝视”的角度上,“发明传统”对于活动主体有多重意义:它是游客与旅游地“合作”表演,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一些民族文化(形象、符号)得以传播。它也是一种当地人的集体行动,能标示和强化自我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象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李翔 《旅游纵览》2016,(4):35-36
民俗特色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能够有效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要能够科学地进行民俗旅游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  相似文献   

5.
齐凤  陈欣妍 《旅游纵览》2022,(16):114-117+121
历史文化名村(镇)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探索体验经济时代下历史故事的创新开发方式,对于树立鲜明的旅游地形象、提升景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田野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完颜村历史故事进行收集和梳理,从英雄人物、重要战争、民俗活动三个方向列举完颜村经典历史故事,最后提出历史故事的创新呈现方式,旨在提高各历史文化名村对历史故事开发应用的重视度,并为其提供历史故事旅游开发的新思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创新演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示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游客的审美与娱乐体验。  相似文献   

6.
刘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思想学术文化,又有民俗传说文化,以及历史遗迹文化,还有方兴未艾的产业开发文化。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繁荣文化市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瑞娟 《旅游纵览》2014,(4):154-155
民俗旅游作为现今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内容丰富,需求量大,客源广泛,具有很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又存在着缺乏精品,挖掘深度不够,产品雷同严重,体验性较差和"伪民俗"文化泛滥等不利因素。本文通过对河南民俗旅游进行SWOT分析后,提出了科学规划,特色开发,保持原味;强调游客参与,动静结合;加强宣传工作,构建区域合作的开发体系策略,为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旅游纵览》2016,(8):35-36
<正>民俗特色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能够有效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要能够科学地进行民俗旅游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回顾以往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章,归纳总结出那拉提草原民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利用层析分析法提取出主要因子,并进行排序。最后找出了影响草原民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民俗历史文化开发、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管理系统完善性、景区环境保护力度、招商引资能力,以便于更好的保护、开发那拉提景区,同时也为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投资者更好的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1.
游客通过乡村旅游寻找"乡愁"。本研究以望城区2041条旅游网站评论为样本,运用ROST CM6.0进行分析,得出游客乡愁体验的3个维度,揭示游客乡愁体验构成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因素,发现长沙望城区旅游地整体风貌、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等会影响游客的地方性感知;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会显著影响其乡愁体验;靖港古镇真实性感知较差,情感记忆会影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游客情感性感知强烈,地方性感知和真实性感知都会影响其情感性感知,而乡愁感知会影响游客满意度。基于此,提出完善乡愁景观设计、提升乡愁体验项目、注重乡村生活的保护和延续等乡愁体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旅游纵览》2022,(17):163-165+17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给传统村落发展带来新机遇,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居民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主体,要实现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通过对当地居民保护感知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居民参与传统村落建设的意愿,从而更好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通过改善居民人居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专业性旅游团队,创建具有当地文化内涵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及提升游客体验感等措施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民素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节假日、休闲日的增多,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完善,人民百姓外出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游客中也不乏有很多文化层次高、求知欲望强的人。他们通过游玩的形式参观博物馆,欣赏当地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展品,来了解掌握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开拓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不谋炊饮,不出居所,不欢乐也不悲伤巴厘岛,印尼干岛之国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巴厘岛,印度尼西亚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区;巴厘岛,绝美的景色后面,印记着浓浓的传统、民俗、文化;巴厘岛,风情万种……关注旅游新闻的人都知道这么一条消息:每年的3月初,印尼巴厘省就会告知各国领事馆,提醒本国游客"静居日",勿前往当地旅游。  相似文献   

15.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02,(4):121-128
一、法国西部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大区位于大西洋东岸,是法国海岸线最长的一个地区,当地起伏的丘陵又是农牧业的重要基地.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保留了大量的民俗资源.有一些典型的村落和城镇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才因为城市化的冲击而逐渐衰落和废弃.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法国政府从七十年代开始,以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路,对一些典型的民俗资源进行保护,并逐步将其开发成社会教育基地和旅游资源.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以其独特的建筑和传统民俗吸引着大量游客。随着游客日益增加,为了保护寨内传统建筑,2005年以来,理县政府又在寨子北边的田地里规划出一片“旅游新区”,为游客提供食宿。这批新建筑大概用了3年时间建成,村民们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目的是减少游客活动对寨内古建筑的影响和破坏。其中少数新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严重垮塌。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伪民俗、民俗主义、民俗化等现象,学界和社会长期持批评的态度,将之与造假、腐蚀、抑制、疏离、僵化等特质相关联;也有开放而宽容的学者尝试将民俗的不同形态理解为民俗生命进化的不同阶段。这种本质主义和直线进化论的民俗生命观有待修正和补充。立足于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的田野研究,细致考察了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所谓神话的"第一次生命")与旅游产业生产的神话主义("第二次生命")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与密切互动,进而提出了"循环的民俗生命观"。这一观念主张:民俗与伪民俗/民俗主义/民俗化/类民俗、神话与神话主义,无法截然区分和对立,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民俗的生命发展阶段并非简单的直线进化,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新世外桃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重点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和游客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的获取,以此来规范经营者的景区开发和游客的游览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经营者与游客、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以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深层生态旅游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区别,给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两翼"和两翼对接模式,以使生态旅游业切实有利于生态文化展示并服务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建设理想的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9.
高海波 《旅游纵览》2023,(12):105-107
随着旅游新业态兴起,文旅融合成为当今旅游项目的发展方向。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如何让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万寿岩遗址规划设计与当地旅游开发科学融合。通过分析万寿岩遗址规划设计现状,包括宏观背景、市场条件、资源条件等内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帮助当地将万寿岩遗址保护与景区旅游发展有效结合,在传播遗址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20.
张欢 《旅游纵览》2023,(4):111-114
我国在推进文旅融合、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业时,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研究深度不足、缺乏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传统人才缺乏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业,笔者提出基于保护性原则,优化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策略,即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优化运营模式,从系统性和精细化角度创新传播路径,完善基础设施,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保护,采用循序渐进的活态开发方式,政府层面引导守正传承,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由此,希望能更好地守护传统文化脉络,秉承科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理念,使非遗文化在传承历史文明的过程中为游客提供更具价值的重要旅游载体,让非遗保护和旅游产业紧密融合,互惠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