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水江"清白"文书是指清至民国贵州清水江地区少数民族记录其依照习惯及"村寨"法解决纠纷的文书材料;这些文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清时苗疆地区在中央政府之下,各少数民族村寨沿用习惯法自力解决纠纷,维护村寨安宁和谐的历史事实。然而在国家权力之下,习惯法何以为生?习惯法与国家法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如何?习惯法存在的原因即是对国家法的补充、限制和延续。  相似文献   

2.
杨琳 《北方文物》2017,(2):108-111
金朝婚姻习惯法萌芽于生女真中完颜部落的氏族习惯,通过对金朝婚姻习惯法发展轨迹的考察,在金朝婚姻习惯法与制定法的互动中,一方面习惯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法律渊源,在金朝法律制度发展中并不是完全游离于制定法之外,金朝有遵循"旧俗"的传统,部分习惯法得到了承继和默许并进入到制定法中;另一方面伴随"崇儒重道"之策的逐步建立,金朝统治者裁夺改变了与儒家法律思想不吻合的部分婚姻习惯法,既体现了"法自君出"的时代烙印,也体现了金朝政权对于儒家思想的法律运用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西藏自治区藏族民商事习惯法在节约国家司法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国家制定法难以解决的纠纷,克服了制定法的局限。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法治社会是国家最终目标,但也应正视当下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应重视国家法与西藏自治区藏族民商事习惯法的互动,在肯定藏族民商事习惯法对国家法的补充及完善作用的同时,应理性看待习惯法,取精华弃糟粕,与国家法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哈萨克族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哈萨克族游牧经济特色的习惯法文化,这些民族习惯法文化在婚姻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对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国家法律体系范围内,这些习惯法的存在和作用对国家法律的普及和实施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晋勇 《丝绸之路》2010,(12):41-42
我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哈尼族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升哈尼族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讨论红河州哈尼族"苗爱拿"节日文化的理解和翻译,以期促进红河州哈尼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既有人治的因素,又有法治的因素。其法治因素主要包括:1.对法律至上原则的追求。在共同体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捍卫作为习惯法的村规和其他惯例的最高统治地位。2.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追求。领主,他的自由佃农和农奴,以及一些无地的劳工,都是共同体的成员。共同体的传统要求在有关共同体的公共事务方面,他们都要服从习惯法(尽管事实上并不会总是如此)。3.比较严密、细致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7.
元阳县哈尼族祖先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境内哈尼族有罗碧、罗缅、阿邬、豪尼、郭宏、多尼、白宏、阿松等多种自称,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据哈尼族创世史诗《浦嘎纳嘎》记载,哈尼祖先诞生于遥远的"努玛阿美"地方,后长途迁徙,定居滇中"谷哈"(今昆明一带),融入"昆明"部族,后因战乱频繁,哈尼族祖先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迁六诏山区和滇南红河南岸,多数定居于红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以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境一带为生息繁衍和活动的中心。现哈尼族分布于元阳县各地,多集中于高山和半山地区,这些地区水丰土肥,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明、清以来,这些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境内先后置纳楼茶甸长官司、纳更土巡检、稿吾土把总和勐弄、宗瓦、宗哈、五亩、五邦、水塘、马龙六掌寨,统属临安府。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元阳县行政区划几经变更,现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7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8.02%,其中哈尼族人就占总入口的53.29%。元阳的哈尼梯田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民依山造田,建造梯田堪称哈尼人民一绝,是他们对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海拔280米~1800米之间梯田密布,呈现...  相似文献   

8.
论文在分析了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归国文化适应等相关概念问题的基础上,对逆文化冲突的三个研究视角和相关理论模型、逆文化冲突问题的影响因素和测量等逆文化冲突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留学人员及其子女回到祖国后在语言、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等许多方面与母文化发生的冲突,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心理问题,更多的是影响十分广泛的社会学问题。当前逆文化冲突研究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亟待解决:对逆文化冲突与文化冲突概念异同的认识仍需加强;对逆文化冲突表现形式的认识需要得到更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将逆文化冲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导致回族习惯法变迁显著,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家庭继承、社会生活方面,回族习惯法在整体上呈现效力降低的趋势。回族习惯法的变迁并不意味着回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和民族意识的消亡,而是民族的自我更新和调适,西部地区的回族习惯法仍会长期存在。回族习惯法的扬弃与自我更新将使西部地区的回族习惯法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法律规范协调一致,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窦相国 《黑龙江史志》2013,(13):139-140
"札撒"是蒙古语,意为"法度"。"大札撒"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根据草原部落的习惯法所颁布的蒙古族法令汇编,对指导大蒙古国的对外扩张起了制度上的保障作用。"大宪章"是英国大贵族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限制国王权力,胁迫英王约翰签订的一部法律汇编,对英国式宪政起了里程碑式的作用。两者都诞生在十三世纪初,但其内容和法律范围上却大相径庭。本文试对两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及其形成原因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1.
赵伟 《史学月刊》2020,(8):69-81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理"在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从宋儒开始,"理"这一概念被确立了至上的地位,与"天"连用,到朱熹集大成,"天之理"成为了主宰宇宙的最高权威。王阳明的心学虽将"理"纳入"心"中,但这一概念仍具有先验的性质。直到明代中后期乃至明末清初,由于明清易代、传教士东来等原因,使"理"的内涵由先验的"天之理"转变为"物之理",即自然规律,同时认识"理"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刘献廷的理观正是这种"物之理",其内涵和穷理的方法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澜沧境内有哈尼族人口4.68万人,主要分布在东朗、酒井、惠民、发展河四个哈尼族乡,其次分布在新城、东回、南岭、糯福、勐朗、竹塘等乡(镇)。澜沧、盂连中缅边境一线的哈尼族(阿卡人)形成了跨境而居的主要民族,他们与缅甸、泰国哈尼族(阿卡人)的关系甚为密切,来往频繁。居住在澜沧的哈尼族90%以上均属爱尼人(自称牙尼或阿卡)。  相似文献   

14.
祀天是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核心,统治者通过祀天向全社会展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所认定的人间与自然世界的终极秩序,并由此演绎出现行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和社会秩序规范。这种活动透射出,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明人眼中的"天"是独一无二的至上权威,这种抽象之天以具有象征意义的神圣符号的形式,凌驾于一切自然与人世存在之上,是一切人间制度、伦理、行为的终极尺度。与此同时,在明人祭祀活动中还可以看到"天"之意象的复杂性,有时会显露出自然的属性或者人格的属性。明朝皇帝、士大夫群体以及普通民众因身份和祭祀目的的不同而对祭天礼仪有各自的解读,这些解读构成明人宇宙、社会观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我国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一种裁决疑难是非争执的习惯法——神判法。这种习惯法的独特之处是:当发生失盗等事件时,失主和涉嫌者各执一词,在通过各种努力均无法查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转而去求助于"神",企图以"神的意志"去查清判定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7.
栽秧前,每年的三月属龙日,是哈尼族的主要竜日,要到竜树前举行全寨性的公祭,叫祭竜。碧约族(哈尼族中的一个支系)早先的祭竜也和近代哈尼族其它支系一样,都只信仰一个竜神。 竜日的头天,由竜头通知全寨各户备足第二天吃用的水。祭竜当天清早,由几名未婚男青年淘洗水井。祭竜树时,人们到井边献饭、祷告;寨子进出路口要插上篾子编的小竹排,称为竜排,表示时值本寨竜日,外寨人不得进入寨内踩竜;同时表示避免寨龙出寨,防止外龙入寨干扰,与寨龙争斗,给人带来灾难。祖先认为对龙不能得罪,兴下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各民族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酷爱和品饮着这片叶子。哈尼族作为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茶俗文化。茶对于哈尼族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体,哈尼族有着自己独有的茶俗文化,背后蕴藏着哈尼族深厚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9.
"汤武革命论"是中国传统政论中的重要命题之一,对它的肯定与否定取决于认同民本思想还是坚持君主至上信条。君主至上论者以"冠与履"比喻君臣秩序的天然合理性,是不讲逻辑的任意比附;民本论者认同汤武革命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具有通向"主权在民"现代民主政治的倾向,但无法解决暴力之下的权力更迭带来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20.
古代氐羌族群的迁徙分化导致哈尼族的诞生。频繁南迁使哈尼族从游牧群体变成游耕民族,定居哀牢山区使哈尼族从游耕民族发展成为梯田民族,而部分继续迁徙较晚定居的哈尼族则更多地从事山地农耕,成为散居其他民族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