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林徽因,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更多的是她的情感世界。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这让新文学界的不少青年才俊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2.
陈宇 《名人传记》2022,(7):22-27
20世纪80年代初,我随福建师范学院陈钟英老师做一个课题:被湮没的福建籍女作家、“小资”诗人林徽因文学作品的首次搜寻、编撰、出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陈钟英老师到北京大学进修时,曾到北大图书馆请教过副馆长梁思庄(梁启超之女),才得知一直没有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于是,她决心一定要让林徽因这位才女的作品早曰“出土”。但是,当我们开始了解她的生平与作品时才明白,原来林徽因是家乡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林徽因,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更多的是她的情感世界。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这让新文学界的不少青年才俊为之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的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令她更加迷人,令人追寻。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的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令她更加迷人,令人追寻。  相似文献   

6.
近年出版过不少与梁思成、林徽因有关的作品,其中大多提及抗战时期梁思成、思永兄弟贫病交加,受困李庄,他们的上司与好友傅斯年仗义致函朱家骅求助;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收到资助款后复函傅斯年,为我们留下一封充满感激之情而又不失知识分子自尊人格的美文.  相似文献   

7.
岱峻 《文史春秋》2009,(7):55-59
抗战胜利后,作家李健吾曾对林徽因做过如此描述:“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李健吾与林徽因过从甚密,其评价应该可靠。但我研究李庄数年,看到了林徽因许多不为人知的琐事。近年写作《李济传》,李济之子李光谟先生给我提供了林徽因在1945年中秋前的两封信,从那些尚未面世的文字中,我读出了一个相夫教子、与人和睦的林徽因。  相似文献   

8.
王吴军 《文史月刊》2014,(11):59-60
林徽因是上世纪初著名的才女,许多人都喜欢她写的诗,因此,人们常常把林徽因和诗联系在一起,认为她只是一个女诗人。其实,林徽因的文学才华是多方面的,她和小说也有着不解之缘,她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并不次于诗歌。在民国时期,林徽因就出版过小说,而且是小说高手。1936年,赵家璧为良友图书公司编辑《二十人所选短篇佳作集》一书,20人应约推选作品,除林徽因之外,别的人如茅盾、巴金、郁达夫、朱自清、叶圣陶等,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建筑研究史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两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代建筑学者,他们关于古建筑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阐发上至今都有不容忽视的学术影响力。在此,我以新近出版的林徽因著《建筑意:中国古建筑之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为例,略作一些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梁思成任研究部主任,林徽因做校理。  相似文献   

11.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纠葛,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共同的文学爱好是密切他们之间关系的一条纽带,这是勿庸置疑的。 心灵的首次碰撞 有才女之称的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徽音”之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即德音、美音,取美好教化之义。1935年为避免与一名林薇音的男性作家混同才改成“徽因”。她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其父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政法,曾任北京政府司法总长。1920年,因受排…  相似文献   

12.
林徽因与冰心是世人皆知的才女与大师,两人还是福州老乡。林、冰在美国留学时,还留有一张珍贵的生活照。想不到返国后,二人公开结怨并成为仇敌,让后人为之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3.
1925年9月20日,上海《图画时报》第二六八号出刊,头版的“封面女郎”乃是二十岁左右的林徽因。作为“封面女郎”,林徽因的“出镜”方式与众不同,该报编辑为其安排了一坐一立两张照片之组合。封面上的组图,一张是其居家的便装照片,一张是其演剧时的化装照片,两张照片上的“女主角”都正值青春年华,可谓光彩照人。尤为特别的是,那张.化装照片,身着宽松的袍服,颇具异国风情,且附注中明确言及此装扮乃是模仿印度某公主。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正以前只知道胡适在"八宝箱事件"中站在林徽因那边,替林徽因向凌叔华索要徐志摩那写了日记的箱子,从来不知道胡适和陆小曼也有这样的关系,居然还有书信之交。看了《胡适告诉陆小曼:你的一切我包了》,我知道了。我对于民国永远充满好奇,充满兴趣,这篇文章确有很多证据来证明陆小曼和胡适之间的关系。对于胡适那句"你的一切我包了",听着觉得挺感动的,对一个有妻子怕妻子的男人来说,要说出这句  相似文献   

15.
林徽因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师,探索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是她一生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完成了她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实践,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  相似文献   

16.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为了表达对梁思成先生的敬意,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做“梁思成奖”。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离开沈阳回到北平,把家安在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落(旧门牌为3号)。  相似文献   

17.
王军  于葵图 《山茶》2014,(6):45-60
在林徽因的墓碑上,夫君梁思成刻下铭文——“建筑师林徽因墓”。其实,这位传奇女性还可以拥有更多“名号”。1930年。她与梁思成一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携手调查古代建筑,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发现了唐代木构佛光寺东大殿——可以称她是建筑史学家;  相似文献   

18.
192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来到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  相似文献   

19.
窦忠如 《纵横》2012,(8):53-57
在中国营造学社时,林徽因曾教导罗哲文说:“你必须要学古文,读诗词,这对你将来有用处。”诚如斯言,罗哲文幼年就读私塾培养出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在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卢绳来到学社后,因为他对古典诗词颇有造诣,林徽因便要求学社成员每天跟他学习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20.
自从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热播以后,林徽因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位历史人物。其实,这部电视剧写的林徽因,只是她少女和少妇时代爱情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不很真实甚至很不真实的片断。而历史上真实的林徽因,是一个有才华而作品不多的诗人、作家,更是一个有才华而且成就卓著的建筑师、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和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是有贡献的参与者。在她逝世后,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她为纪念碑碑座设计的一方汉白玉花圈雕饰的刻样,移放到她的墓前,作为对她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