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动物界有许多动物具有储藏食物的行为,无论是肉食还是植物的种子,每一种储藏行为都与这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动物对获得的食物进行处理、保存以备将来之需,储食行为为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特别是度过冰天雪地的严冬,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人从出生到独立生活的时间,在动物界中是最长的,很多动物出生后几天到几十天,就可以独立生活,寻找食物,自由来去,自生自灭,这是因为动物很快能适宜大自然环境,适应自身群体在一定空间单纯的血缘关系生存条件。人类出生从婴儿少年阶段,长达十多年,主要在  相似文献   

3.
郭文钠 《中华遗产》2011,(3):134-147
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而言,食物只是出自果腹的需求,人类却是一个有趣的例外。对人来说,进食是表达情感、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吃的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一切,在满汉全席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彭兆荣 《民俗研究》2010,(2):114-126
人类与食物的关系不仅是生存关系,也表现出建立在其上的文化体系的互动关系。不同的文化体系对食物有着不同价值观。石器时代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在今天值得我们反思,有些地方甚至值得借鉴。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食物体系中创立了不同的分类制度,许多食物的文化隐喻通过仪式进行特殊的表达。人类生存与食物生态构成一种共生现象,需要格外养护。  相似文献   

5.
翟淑君 《丝绸之路》2010,(10):32-33
《吕氏春秋》是对先秦文化的一次系统汇集、整理和总结,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饮食理念:提倡节制饮食,主张饮食要适中;反对追求厚味,主张饮食要清淡;主张按"时"进食,根据时间的变化适时调整食物;反对酗酒,主张少吃酒肉;饮食中要注意卫生等。这些健康饮食理念对后世有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狩猎活动方式(与仅仅是捕捉动物相反来看,狩猎也许是男人的特权(特别在考虑到狩猎活动中的危险因素时),有些狩猎队要举行各种仪式,这些获取食物的任务显然更为繁重。拉普人(Lapps)把熊看作是半神圣的动物,猎熊时有复杂的规则:使用特殊的词汇,请巫师祝福,使用特定的熊枪刺杀等。熊被杀死了仪式并未结束;猎人们对着熊的尸体唱歌;打它;把它运回的过程中仍旧在唱;回到住地时各家的妇女都要出来欢迎。烹熊和吃熊肉乃至埋葬熊骨时都有  相似文献   

7.
探讨塔山先民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塔山遗址及其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稻作农业发展、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和史前文化面貌等考古学信息。塔山遗址动物和先民骨骼胶原蛋白C、N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野生动物属于陆生系统C3草食性食物结构。家猪的食物来源中C3植物类食物占主体,兼有一些δ15N值较高的食物,可能与人的饲喂活动有关。人主要依赖于C3类食物,这可能来自水稻等C3类食物的贡献。结合考古学资料,对比动物和先民稳定同位素结果,发现塔山先民主要依赖稻作农业经济,可能辅以少量采集经济。毗邻大海的塔山先民摄取的动物蛋白资源并不是来自海生系统,而主要来自基于陆生系统的渔猎经济,少量来自家畜饲养。  相似文献   

8.
<正>美食是一种文化。在苏州美食家看来,出行要乘坐包车,吃饭要追求口感,环境要凭栏临流,进食要遵序适度,这才算真正懂得美食消费的艺术。美食是一种文化,内涵广博,其中既有各类食物,也包含美食消费。所谓美食消费:狭义讲就是吃饭;广义泛指与美食有关的一切行为。比如,赴宴出行的方式,享受美食的规矩,筵席陈设的顺序,食物  相似文献   

9.
强迫孩子用餐涓涓像大多数小宝贝那样,今天拒绝这种食物,明天讨厌那种食物,弄得妈妈心烦不已。妈妈非常担心涓涓这样下去会营养不良,决心采用强制手法,每天安排食谱,作为一项铁定任务非要涓涓食用不可。医生分析:对于涓涓的厌食行为,家长不必忧虑。尽管孩子对待食物的兴趣变化很大,在厌恶何种食物方面毫无规律可言,但最终的摄食量还是能满足他身体发育需要的。他们常常是“朝秦暮楚”,今天钟爱这种食品,吃起来狼吞虎咽,明天则可能对其产生厌恶感而不屑一顾,转向其它食物,说不定后天其热情又回到原来的食品上。至于进食量,有时多一些,有时少…  相似文献   

10.
驯化初期的家猪与野猪的鉴别是家猪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准确定位家猪的起源时间和地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吉林通化万发波子遗址出土的猪骨及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猪食物结构的影响,证明了由于人类的饲喂,驯化的家猪与野猪的食物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有效地进行家猪与野猪的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猪骨和其他动物骨骼进行了食谱分析,并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判断该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驯化初期的家猪。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6,(5):29-29
为什么东方人吃饭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日本一名设计师经过一番研究,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这位名为斋藤敏树的日本人认为:人类进食使用不同的工具,是对动物进食模仿的结果。东方民族模仿比较温和的鸟类.而西方人则模仿肉食性的兽类。  相似文献   

12.
选举大会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在一片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动物。有些动物在屋外乘凉,有些动物聚在一起聊天,有些动物还在工作……突然,在这宁静的夜晚里,响起了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所有动物放下手中的事情,赶紧来到了屋外,这时, 只见一只雄鹰拿着一个人类丢弃的扩音器,向这边飞来,一边飞一边喊:“大家请注意,大家请注意,后天早上请大家去国王的城堡前,国王要选出他的—位大臣,条件为最有才干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在幼儿园一般有三种进食行为:吃饭、喝水、吃水果。虽然每次进食的时间不长,却承载了幼儿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主渠道。所以,家长和教师正确了解幼  相似文献   

14.
火是野外生活的必需品。烤煮食物、露营取暖、发求救信号都要用到火。假如你在荒郊野外丢失了火种,周围一片冰天雪地,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2017,(7)
<正>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有些敏感动物在地震断层破裂前会有些感知。其实,实际上用动物来预测地震情况很复杂、没有规律,科学家们不能用这种"经验之谈"来预测此类重大事件。再者,动物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饥饿、领土之争和气候变化影响,因此不见得动物有行为异常就可能要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6.
回顾今年来禽流感在亚洲肆虐,短短时间中,已有多人因染“鸡病”而亡。猴年,面对严峻事态,人们不得不“杀鸡给猴看”。本来,人兽共同患病由来已久,毕竟人类本身就属于哺乳纲即兽类,可是人类怎么又跨越物种界限,染上了鸟病呢?在人类驯养动物的历史中,动物还带给人类很多疾病,有200多种动物病能传染给人类,有些疾病是人兽共患,相互染病,人类曾也将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给野生动物。从人类的养禽历史看,是我们从追寻它们、饲养它们开始,而拉开了人类亲密接触动物、畜养动物的序幕的。“人猿相揖别”,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以采集、狩猎为…  相似文献   

17.
分而食之     
我时常莫名其妙给事物分类,比如有些男人可以互生情愫,哪怕身份身高年龄都不般配,另一些人则被我隔离,不管他是否品行端正风华正茂,若是听到他表白,就会像全身发水痘般难受。同理,有些动物是用来抱、摸、亲的,有些动物注定要被大卸八块,滑入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考试一天天逼近,考生们的饮食牵动着众多家长的心。一些营养学专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家长对考前营养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如食物不厌其多,进补惟求速效等,结果是“弄巧成拙”。家长们应走出误区,使考生科学进食。误区1:贪多求快  相似文献   

19.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的浮选植物标本和植桂体表明,稻米和粟是该遗址龙山先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但由于动物骨骼保存很差,我们对他们的肉食来源所知甚少。而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法探讨古人的食性和食物结构,对各种同位素含量不同的食物在当时人们食谱中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补充定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石峁城址是四千年前中国北方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一个主要中心遗址。本文对石峁遗址的东门和韩家圪旦居住区出土的19件陶、石工具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分析,以便了解遗址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点出土的石器功能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两地点人群活动特点。东门的石刀和石杵具有厨房用具的特征,包括制作发酵酒一类的食物,可能与宴饮备餐有关。韩家圪旦的多种类型陶、石工具显示出比较复杂的使用功能:有些专用于收割谷物、加工韧皮纤维或加工粟黍,有些为厨刀,还有一些为多功能工具;其中有些工具也具有加工发酵食物的特征。制作发酵食物的原料主要包括红曲霉、大米、粟黍及小麦族植物,可能与酿造红曲酒等食物有关。这些结果丰富了我们对石峁东门的礼仪性功能及其城内居民生计模式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初期城内不同区域的社会生产分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