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为快捷的无损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壁画文物的现场分析中.本文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选取部分样品,利用实验室X射线荧光分析,发现所分析颜料的主要显色元素具有一致性,并利用拉曼光谱确定了壁画颜料的成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确定大部分色彩较为纯正的颜料的成分,同时,由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壁画颜料的杂多性,对于含砷的橙色颜料、含砷或含铅与含铁的黄色颜料、含铜砷的绿色颜料、含钙硫的白色颜料、群青与孔雀石的混合颜料则需结合拉曼光谱确定之.本研究工作显示,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开展现场检测,可极大地减少实验室分析样品的取样数量,有利于壁画颜料的无损分析与微损分析.  相似文献   

2.
古代壁画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物质反映,因此,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提取其信息并将之与古代文献结合,则可逆推其制作工艺和判定其制作时间,进而确定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艺术史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信息。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Raman)、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在西藏大昭寺转经廊壁画样品分析中获取的信息,结合文献,确定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绘制于清代晚期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此幅壁画地仗使用了阿嘎土,与文献记载一致;白粉层使用立德粉、碳酸镁和方解石等,与文献记载用白胶浆或者黄胶浆相异。同时发现壁画颜料采用藏族传统绘画配色方法。  相似文献   

3.
永乐宫壁画     
《文物世界》2015,(1):82
<正>~~  相似文献   

4.
回到拉萨     
彭平 《中国西藏》2005,(6):37-39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清洗,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沙漠王子”驶出拉萨贡嘎机场,车里反复播放着郑钧的这首《回到拉萨》,听着优美激越的歌曲。看着车窗外连绵起伏的群山,德庆央宗的眼眶湿润了。  相似文献   

5.
守望拉萨     
《西藏人文地理》2009,(2):30-31
加央,供职于“拉萨古艺建筑总公司”(俗称“古建队”),这支汇集了不少能工巧匠的队伍接受过数次布达拉宫维修任务。  相似文献   

6.
开车去拉萨     
王辉  穆林 《旅游》2006,(3):20-23
初冬时节,我们只一辆车,没有后援,从昆明去西藏,深刻感受了西藏的山水民风,途中的艰难和挫折也是一种体验,它们让我们对西藏的感悟更深了。  相似文献   

7.
唐墓壁画中的妇女发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东南文化》2004,(6):83-90
唐墓壁画资料显示唐代妇女发饰是中国服饰发展演进中最为活跃和最富特色的一个阶段,不仅具有等级性,还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 《中原文物》2004,(2):76-80
壁画艺术作为诸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宗教、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联.干壁画与湿壁画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石窟考古学、美术史学、古代工艺史学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向科技考古学提出了"如何鉴定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这一问题.本文从这两种形式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上的差别出发,论述了鉴定古代干湿壁的科学方法,并探讨了中国有无湿壁画这个美术史学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这句口号也出现在拉萨时.人们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在高原.并不适合再出现一个内地大型都市那样的城市:也有人认为,拉萨不能避免、同时它也需要各种现代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花山壁画     
秦敏 《丝绸之路》2006,(1):34-34
明江,带着远古的情致,从上游滚滚而来,绕过荷城,迂回着静静地向西流去,在龙州上金汇入左江。富有灵性的明江水,滋润着两岸青山,孕育着古老的灿烂化。勤劳的祖先用智慧和勇气在明江两岸陡峭的悬岩上留下多处壁画。花山壁画是这古老化中一颗熠熠闪亮的明珠。  相似文献   

11.
杜红 《丝绸之路》2011,(24):21-25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服饰图像既有佛界人物服饰,又有世俗供养人和普通百姓的服饰,是了解古代佛教服饰、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新疆石窟壁画中出现的西亚人物服饰,是迄今为止国内少见的域外人物形象,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2.
敦煌莫高窟石窟的开凿,据碑记记载始于366年,在经历了四百多年后的787年,强大起来的吐蕃占领了这一佛教圣地,吐蕃统治者也笃信佛教,随着吐蕃的占领,也为唐代本就辉煌的壁画艺术带来新的画风与形象。  相似文献   

13.
出小巷,沿北京中路走,过亚宾馆,先在"爱蕃1653"藏餐厅喝杯茶,然后进下密寺。 阳光下,下密寺的大门里看过去黑洞洞的。就这样一直走进去。然后,突然一下眼睛盲了。就在你快被黑暗吓着时,黑暗的最黑暗处又有了一点星光,那是佛前的酥油灯,越来越亮。  相似文献   

14.
走近拉萨     
有人说,出国容易进藏难。我看这话不假,在我们周围,提起出国的话题,可能参议者不少,而提起西藏的见闻,发言者就很少很少了。最近,我终于成了这很少很少中的一员。 在拉萨一周,许多稀奇见闻使我久远难忘,情思难泯。 贡戛机场的洗礼 在成都双流机场,波音747大型班机把我和我的同伴带向万米高空,飞越无数的山峰雪岭之后,安全降落在如沙漠绿州的拉萨贡戛机场时,感到如降落在一个宇宙航空  相似文献   

15.
花花  路曹 《旅游》2007,(2):82-93
不是旅游,不是目的。 只是上路。四个人。一部车。 2006年7月23日,我们从北京出发,9月29日,抵达湖北宜昌。历时69天,跨越8个省,行程2万里。途中,偶尔同事给我发短信,说正在等客户审片。而我抬起头,看到的是蓝天下连绵不断的丹霞地貌。这时候,真的会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身在何世。甚至,我是谁,也答不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吴祎 《中国西藏》2007,(1):34-35
早就听说拉萨西郊有个西藏自治区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一直想登门采访。去年初秋的一天,好友扎桑——开发区的办公室主任接我去她家,并且陪我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7.
据文献记载,铜钹这一外来乐器来到中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50年前后.隋代九部乐中五部乐都有铜钹.唐代,铜钹也广泛用于诸乐中.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乐舞图中多次出现铜钹的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图像的探讨并结合故宫博物院及国家博物馆藏唐代铜钹,认为唐代铜钹有大小两种形制,及《乐书》所记载的正铜钹、和铜钹.  相似文献   

18.
张琦 《中国西藏》2009,(5):40-43
每天清晨,伴随着第一缕曙光的降临,打酥油茶的声音便陆陆续续从大大小小的窗户里飘出来,参差悠扬、此起彼伏的隆隆声提示你:拉萨人一天的悠闲茶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佛教重视沐浴,将沐浴看做"净身、净心"的重要途径,敦煌莫高窟中出现多幅以沐浴为主题的壁画。它们多以经变画的形式展现,主要包括:剃度、洗头、灌顶、净齿等。画面生动活泼,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性。充满生活特色的沐浴图也是中古世界佛教庶民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杨瑾 《文博》2011,(3):35-44
唐墓壁画中出现的胡人形象包括蕃将与文职官员、使臣或朝贡者、胡商、宗教人士、译语人、胡人马夫驼夫车夫、歌舞伎、仆从、驯兽师及其他类别,他们是生活在唐朝不计其数胡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社会生活中享有一定自由,对唐朝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所贡献,但也受到唐朝主流社会的歧视、偏见与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