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乾隆五十八年马嘎尔尼使团觐见礼一事,历来众说纷纭,不仅中英双方当事人记载不同,清代有关此事的记述前后也发生明显变化,乾隆时期的官方记述含意模糊。嘉庆时期则在官方记述中提出"恪恭成礼"说,构建英使团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的清晰表达,此说成为后世的主流观点。同光时期,马嘎尔尼使团觐见时行西式礼仪的记述相继现于报纸奏折,并被广泛征引。其后,三种记述及其观点并行不悖,影响深远。清人对乾隆年英使觐见礼仪的认识转变是与清代中西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何平 《史学月刊》2002,(9):14-17
何伟亚的《怀柔远人:清代的宾礼与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引发了一场关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争论。何伟亚对其书题目和一些重要清史料的“误读”折射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分析历史本复杂意义层结构所持的令人深思的理论。何伟亚对具体史料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可以继续争论的,然而,他从“历史诗学”的角度,对马嘎尔尼使华失败背景和原因的新诠释可能会有助于破解清代占优势地位的政治化心理及其符码。  相似文献   

3.
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意图以正常的外交手段改善中英贸易。但是腐朽、没落,孤芳自赏的清王朝却拒绝了这次平等的、机遇难得的外交往来。中英两国自后沿着自己的轨迹,走上了各自客观历史设计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1793年,马嘎尔尼在英王乔治三世授意下,率领庞大使团开展了对华的远洋访问。在此之前,英国刚刚经历了在北美的巨大失败,商业利益遭受巨大损失,其不得不调整外交策略,致力于与新的国家建立愉快的对双方都有利的通商,而同时极力避免会产生的摩擦和非正义的行为的殖民征服。  相似文献   

5.
通商口岸与马戛尔尼使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商口岸与马戛尔尼使团[英]毕可思本文①主旨在于考察从通商口岸来看的通商口岸的历史。就这个目的而言,像马戛尔尼使团这样的事件既是有趣的也是重要的,毕竟马戛尔尼获得的指示包括传送对"一小块土地或一个分离的岛屿"的要求:实际上是萌芽期的特权。一、关于通商...  相似文献   

6.
徐斌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10):118-130+135
马戛尔尼使团在京期间,除在宏雅园短暂停留外,主要居住在城内前任粤海关监督穆腾额的入官房屋。居住期间众多历史事件在此发生,奠定了穆宅在马戛尔尼使团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中、英两国原始图文资料入手,考察穆宅的位置、布局、使用及变迁,全面揭示这座清代宅邸的历史面貌,为马戛尔尼使团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以马戛尔尼使节团为例,阐明一种长期存在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调查”现象,以及这种行为建构非西方文明知识的过程,尝试以新的视角为使团研究另辟蹊径。马戛尔尼使节团经由科学调查所收集的各项情报,除增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外,更进一步被纳入其知识体系中,从而加大了中西文明力量的差距。使团虽未达成外交任务,却为西方带来新的中国观;而中国人最终未能了解到西洋文明的本质,导致接下来超过一个世纪在面对西方时的挫折。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调查”或许可说是使团惟一成功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认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英国社会掀起了一股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的热潮,许多杂志对有关中国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并对中国各方面情况阐述了各自观点,其中《每季评论》(Quarterly Review)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陈妤姝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7(1):45-59+132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两国在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官方接触,使团成员们在华期间绘制了大量的中国图像,这些作品是成员观察中国时的直接视觉描绘,也从英国的视角记录了18世纪末中国的社会风俗和中英之间的重要政治交往事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并爬梳了使团绘制的中国图像在英美的主要收藏现状以及这些图像对欧洲"中国形象"形成所产生的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七九二年,英国派出以马卡特尼(旧译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聘问中国。这是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这个使团档案材料,《清实录》收集甚多,英国印度事务所档案部也储藏不少。此外,该使团中人的纪录和时人关于使团和大使的著述也有数种出版①。目前西方史学家把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研究的,以普里查德②为最著。  相似文献   

11.
陈立长 《中华遗产》2015,(1):94-103
从马丁到马嘎尔尼 马丁·德·拉达(Martinde Rada),是西班牙政府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大使(1575年),同时也是一位身负使命的间谍,他曾花两个月的时间在福建旅行,并搜集了上百本中国吉籍。他在自己的报告《中国札记》中。用大量的笔墨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所吃;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评价美国学者何伟亚(JamesL.Hevia)的新著《怀柔远人:清代宾礼与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首先简述此前中外学术界关于马戛尔尼使团的研究,其次介绍该书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及其对既存诠释的挑战;并针对该书的两大核心观念“多主制”和“宾礼”之间的关联与疏离提出申论。在指出本书所提倡的新观察视角使一些我们过去相对忽视的面相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之后,也对作者的后现代主义史学取向和方法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3.
曾以《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的美国学者何伟亚,最近又出版了一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英国的课业:十九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规训》。何伟亚原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坡)历史系副教授,现迁芝加哥大学工作。该书书名的灵感来源于一张1900年在北京拍摄的老照片。照片的主体内容是八国联军在北京菜市口将义和团民斩首示众的场面,而在照片右面的一堵墙壁上,张贴着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附近的英文学堂里开设英文课(EnglishLessons)。作者认为,这张照片形象地表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从来不仅仅是枪…  相似文献   

14.
《1816年英使觐见嘉庆纪事》作者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1781—1859)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汉学家,被誉为英国汉学研究的创始人,是英国著名外交家乔治·伦纳德·斯当东(George Leonard Staunton,1737—1801)准男爵(Baronet)之子。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政府派出以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为特使的使团访华,伦纳德·斯当东任使团副使。时年十一岁的托马斯.斯当东作为马戛尔尼的见习侍童随团来华。在来华途中,他随同两位中国籍传教士学习汉语。1793年9月14日(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日),斯当东随同马戛尔尼及其父老斯当东一道觐见乾隆帝。由于小斯当东是英国使团中唯一会讲汉语的英国人,又是一个儿童,因此,深受乾隆帝的喜爱。1800年,斯当东被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聘为书记员,再次来到中国。1815年,他被选为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的管理机构———特选委员会(Selected Committee)主席,全面负责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事宜。1816年,英国政府任命阿美士德为正使访华,斯当东被任命为副使...  相似文献   

15.
刘洋 《清史研究》2023,(4):48-57
如何看待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驻使”问题,是重新审视近代早期中英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过往研究受线性进化观与欧洲中心论影响,往往简化甚至误读中英两国围绕“驻使”爆发的冲突。实则不仅驻使并非马戛尔尼使团的首要使命,而且乾隆帝更多考虑到使节驻京后会威胁统治安全才拒绝其请。回顾常驻使节制度的发展历程,当时的欧洲也远非完善,不仅国家和使节之间等级森严,使节也因从事情报刺探甚至政权颠覆活动,往往引起驻在国君主的警惕甚至拒接。回到常驻使节制度在现代国际社会确立之前的语境,中英“驻使”之争并非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自大与平等的对立分殊,而是与规范秩序、维系统治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原本"极有大体"的英王致乾隆皇帝的国书,因英国使团所聘华人翻译者有意识的改动,沦为一份属国"表文",而英国使团对此毫无察觉,坦然呈交清廷.此中出现的错误,虽非清廷君臣直接操纵所致,却也清楚地反映出乾隆盛世闭关自守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重阻厄,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此后几十年中英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关系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英国国家图书馆保存有随团制图员亚历山大绘制的一份完整的访华见闻图。由于绘图者视角的特殊性,这批绘画成为研究当时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形象史料。画家描绘了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肖像,也描绘了交通工具、建筑、军事、运河等场景。从社会学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生活状况,以及中英在军力、船舰、生产方式、宗教风俗等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十八世纪,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访问清朝政府,可谓中英关系史上一次最具影响的外交活动。它是两国之间通使往来的开端,中英双方的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及其意图,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时,它预示着中国将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洪流,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面临着外来势力的撞击和挑战。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两国政府各有不同的追求目标,他们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站  相似文献   

19.
1816年,摄影技术诞生于法国。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法国派遣特使兼全权公使拉萼尼(Tneodose de Lagrene)前来中国,与清朝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耆英谈判并签订中法《黄埔条约》。使团随员中,有法国财政贸易部代表于勒&;#183;埃及尔(Jules Itier),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行旅中携带一只大木箱,装着一架笨重的银板照相机。  相似文献   

20.
施晔 《清史研究》2022,(5):136-144
<正>众所周知,在中英外交史上影响深远的马戛尔尼使华事件已为很多学者关注及研究,对于使团呈献给乾隆帝的英王乔治三世国书中译本也多有讨论。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无法解答,如引发乾隆帝极大不满的使团自译中文礼品清单现存何处?又如英王乔治三世国书除军机处档案中的《译出英吉利国表文》((1))及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国书》中译本外,((2))是否还有其他版本?另如使团在得知所请各项皆被皇帝驳回后,是否又在出京南下途中再次提出过其他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