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考古学文化和古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夏家店下层文化于龙山时代晚期在辽西地区的兴起和后岗二期文化于二里头文化之前在中原地区的消失进行了新的解说,认为这一文化变迁反映了古文献"流共工于幽州,以变北狄"的历史实情,后岗二期文化可能是共工氏的遗存。而辽西古文化自小河沿文化以来就不断接受来自山东和中原地区的波次传播和影响,在古文献有关冀州、青州、幽州的形成中也得到了曲折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江苏文化主区之一的吴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它肇始于太湖三山旧石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以商末"泰伯奔吴"为契机实现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首度融合,成形于春秋时期定都姑苏、争霸称雄的吴国,以"吴侬软语"为主要语言特征,以环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常州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王志俊  王颖娟 《文博》2003,(5):28-36
近些年来发现的白家文化(一些学者称为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是早于仰韶文化的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白家文化主要分布于关中及相邻地区,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这两种文化的发现无疑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对探讨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农业起源及仰韶文化  相似文献   

4.
汪荣 《黑龙江史志》2013,(11):49-50
礼乐文化孕育于上古时期。殷周之际,中国文化发生了一次中华文明史进程中引人注目的历史变革,这种变革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史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也就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兴起和成熟。文章分析了西周礼乐文化的起源,礼乐文化的形态、礼乐文化与"孝"之间的关系,以及礼乐文化与孝观念作为西周意识形态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的道德原则,探寻和揭示蕴涵于礼乐之中的内在精神实质周代礼乐文化的历史特色与价值体系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袁友强 《神州》2013,(21):44-44
基层文化建设是指基层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和文化事业。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是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绍兴 《黑龙江史志》2013,(23):367-36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则明显落后于硬实力。为此必须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文化体制、内容和形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7.
鲁迅创作中的民俗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波 《民俗研究》2002,(1):133-142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和撼动。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被逐步引入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开放式地接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地重新审视。中国进入了文化的转型期,文化发展由此产生了明显的危机和断裂,并进行了急遽的更新和组合:其具体表现为:它打破了以往的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扬弃和颠覆。这种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否定和怀疑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完成: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在这  相似文献   

8.
方嘉雯 《人文地理》2013,28(3):64-69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民间歌舞,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采用文化扩散和整合的思维着重分析了秦腔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系统探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秦腔文化的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结果认为,秦腔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与艺人游走,特点是多级化。秦腔文化景观反映当地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播时的屏障作用具有正负双重影响。未来秦腔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群众并植入现代元素,以实现秦腔文化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文地理》2016,(7):111-111
景田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注于瓶装、桶装饮用水生产和销售的大型企业。以体现品牌的文化内涵为理念,斥巨资将惠州百岁山基地打造成集生产、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水文化游览地,迄今为止已接待过数万消费者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0.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11.
周毅 《岭南文史》2014,(3):I0001-I0001
正珠江文化史是具有珠江三角洲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情特点的区域文化历史,是由古南越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聚合而成,绵延发展并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海洋性是珠江文化史的典型特性。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一语道出珠江文化历史脉络:"广东居天下之南……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极故其发之也迟,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珠江文化始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久即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河洛大地、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的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根。河洛文化具有包容性、传承性、辐射性。越南是中国的近邻,为中国的郡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彼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关系。作为中国的近邻,作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中华文明,越南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特别是深受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河洛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的共性即文化的本质特征,如主体性、实践性、自觉性、能动性等,文化的个性即文化的表现形态,文化共性存在于文化个性之中。在全球化浪潮中,资本和市场不断消灭和正在消灭国家和民族边界壁垒,使边缘地区服从中心地区,使乡村服从城市,文化的趋同性日益挤压着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张黎明 《神州》2011,(20):161-162
群众文化这一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不同时期群众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黎明 《神州》2011,(9):161-162
群众文化这一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不同时期群众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此长文的中篇,主要探索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1600年间的玉器文化。从考古资料可知,约于公元前2300年前,分布于六盘山周围的客省庄文化、常山下层文化、菜园文化、半山文化等与齐家文化的形成关系密切,笔者统称之为"先齐家诸文化"。齐家文化可能形成于公元前2600年前后,但约自公元前2300年以降,迅速发展成地域甚广的强势文化,尤其是在该文化晚期,已分布至陕北高原西侧,北达河套地区。承袭了可能萌芽于庙底沟文化时的"璧琮礼制",先齐家时期已在祭祀坑里将琮与璧上下叠压掩埋,此时玉石琮也有了浅圈形的射口,或是为了固定二器的叠压而设计。齐家文化遗址较多,本文从墓葬、房址、祭祀坑等各方面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因为承担的科技部基础性专项课题的需要,我们于2019年7月22日起对内蒙古东部的考古遗址进行了15天的考察。锡伯河畔的文化赤峰、通辽等地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成体系,按照年代先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有小河西文化与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哈民文化,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有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相似文献   

18.
稻作文化是稻作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通过对穿青人的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日祭祀等文化事象的考察,指出尽管穿青人现在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但稻作文化的三种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水、稻米和稻草仍贯穿于这些文化事象的始终,从而论证穿青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特点,是典型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拓性、包容性,先于其他民族参与了海外交流。许多优秀"客商"的企业文化正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客商"企业中传承客家文化,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本土化,提高文化凝聚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使客家文化扎根于经济体系中,有利于客家文化繁荣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的考古学反映.二里头文化一期集中分布于嵩山周围一带,二期始进抵驻马店-南阳一线.所谓"新砦期"早段实属王湾三期文化最晚阶段的遗存,晚段应属二里头文化一期偏早阶段的遗存,二里头文化一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