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始皇陵园范围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搞清楚秦始皇陵园的范围不仅是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还是目前划定秦始皇陵保护范围的重要依据。2005年出台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之所以没有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尚不清楚秦始皇陵的具体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尽快弄清秦始皇陵的范围是目前秦始皇陵这一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朱学文 《文博》2009,(5):44-48
本文通过对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秦始皇陵园在开始营建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设计规划图。这个设计蓝图随着厚葬之风渐浓、秦国国力渐强、秦王赢政年岁渐长及秦统一等原因在不断扩充、变化。通过对秦始皇陵园与其先公先王陵园的比较分析,阐明了秦始皇陵园在设计规划中变化的内容及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百戏俑的保护修复与早期秦始皇陵园出土陶俑的修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随着保护研究的深入,修复过程中引进了一些新思路、新材料、新工艺,对原有保护修复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取得良好的保护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The site location of Emperor Qin Shihuang's Mausoleum was synthetically influenced by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tradition of ritual system among the Qin people, the eastward expedition strategy, the prosperity of Qin state, the custom of luxury funerals, the 'xiangbang' (regime prime minister) Lv Buwei' s ideology, and the preliminary theories of 'fengshui ' (风水). The ritu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Qin state already set up an eastward trajectory of the Mausoleum location. The flourishing of Qin state and prevalence of luxury funerals might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riggering the in- dependence from the previous Mausoleum area in Zhiyang, In the end, the specific location was probably an integrated result of above-mentioned factors.  相似文献   

5.
从出土文献看堧地之制在秦代就已列入禁苑规制,礼制建筑中也设有庙堧;西汉时期的都城、禁苑、宗庙、陵墓等也继续沿用堧地之制;因此秦始皇陵两重城垣之外的区域应该为陵墓的堧地。秦始皇陵的堧地中设置的内容有墓葬、外藏坑以及池沼、建筑、道路等,其外围标志则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陵封土高度问题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娜 《文博》2009,(5):40-43
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封土高度是五十丈,约合116米,但无论如何测量封土的现高都与此数据相差甚远,本文在考察封土结构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测点,排除水土流失的影响,认为封土的高度就是十五丈,文献对此记载有误。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的铜车马出土时彩绘纹饰保存较丰富和完整,这为研究秦王朝特别是秦王室的纹饰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从单位纹样、纹样的组合以及秦始皇陵园其他出土纹样的异同等方面,结合图像学方法对这一秦代重要的考古材料进行初步考察,并对其所蕴含的意义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遗产》2004,(3):31-32
秦始皇陵园陪葬坑7号坑(K0007)共出土青铜水禽46件,其中20件天鹅、20件鸿雁、6件仙鹤,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这批青铜水禽埋葬环境极为恶劣,出土时锈蚀相当严重,有的已完全锈蚀,有的已变形、断裂。  相似文献   

9.
浅谈秦俑文物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军 《文博》1989,(5):88-89
秦俑开馆展览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期间,秦俑文物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有些是考虑不周造成的,有些是自然因素侵蚀造成的。通过什么途径能够预防或延缓各种因素对秦俑文物的毁坏,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10.
张慧婕 《旅游纵览》2013,(8):172-173
开平碉楼的成功申遗与一系列保护性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密不可分,本文对开平碉楼的相关保护性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目前保护性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开平碉楼的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默轩 《江汉考古》2024,(1):102-109
秦始皇陵铜马车的出土为马车驾驭操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但由于损坏严重,辔的分配方式和系结位置仍有疑问。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辔绳分配方式,并通过对觼軜结构的分析,认为其在驾驭操作时具有操纵台的作用。由古今策的对比研究,为马匹驯化程度的提高找到了证据,并基于此尝试对其他时期二马和四马驾车中马车的操作驾驭问题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叶晔 《文博》2010,(5):19-21
秦始皇陵K0006陪葬坑性质一直未有定论,或指其为"廷尉",或说当是"宫厩",也有学者认为是模拟"车马出行从车"之属。分析秦陵陪葬坑的性质,必须结合陵园建造思想、内部布局关系等因素,依据陪葬坑内的埋藏物推测其功用,进而判断陪葬坑所反映的历史原型。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宏观与微观分析,本文提出K0006陪葬坑极有可能象征着秦代中车府或中车府的组成部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对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掘。随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也派人参加了始皇陵考古队,共同提取和修复甲胄标本。这处陪葬坑编号为“XLQK9801”,简称K9801。K9801位于始皇陵现封土东南200米处的内外城垣间,属陵园外城东南部。陪葬坑所在地现隶属于西安市临潼区秦陵村,南距秦陵村下陈组的民宅约30米(图一)。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不仅因完成统一大业而名垂千古,其坐落在陕西骊山脚下的陵墓也成为中国丧葬文化史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导致了秦始皇决定建立宏伟的陵寝?  相似文献   

15.
李薇  蔡君 《旅游纵览》2013,(4):167-170
新西兰的保护区游憩规划以其路径的发展规划为主。本文从新西兰保护区的保护项目着手,以怀图纳湿地保护区为例,实例验证新西兰保护区保护项目实施与游憩发展规划的内容,并对新西兰路径系统的管理与规划进行研究。借鉴新西兰的做法提出对我国户外游憩区域规划与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卫星  陈治国 《文博》2010,(4):17-21
本文将秦始皇陵北侧的鱼池水体和周边的遗存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鱼池遗址。通过对K0007、动物坑、吴中吴东建筑遗存内容的分析,特别是结合近年鱼池水体范围的考察认识和水体西侧夯土道路遗存的考察成果,鱼池遗址的整体性质应该少府所属的一处苑囿在秦始皇陵陵寝制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帝陵发掘大事记1974年7月~1975年3月,局部发掘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出土500余件与真人、真马大小相近的陶俑、24件陶马以及大量青铜兵器。1975年10月~1976年1月,确定了兵马俑一号俑坑的四周边界。1978年5月一1 981年9月,集中清理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出土木车8乘、拉车陶马32匹、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遗产》2004,(3):105-106
大昌古城是三峡工程淹没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组群的完整性、布局的灵活性和装饰的丰富性方面都较为突出,是地方传统建筑的代表。在前期规划时经专家论证后,确定为“整体搬迁”项目。目前大昌古城确定搬迁的民居共30处,寺庙2处,城门3处。按前期规划统计,建筑面积5840平方米,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留取资料的民居11处;近几年因保护不利,已改为新建的2处。  相似文献   

19.
五龙宫遗址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该遗址保护规划设想,期望更为深入地探讨该遗址保护规划问题。论文分析了该遗址现状特征:主殿已修复,废墟规模较大,历史沧桑感深厚,且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提出了保持基本现状不变、局部修复九曲墙与北道院、停车场设置在较远处等保护规划设想,以期保护该遗址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20.
有论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语言字、书形版式、装帧设计美的意识和美的标准的科学”。“方志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例、结构、语言字及其社会功能。”笔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实践过程中审美主体对方志实践活动的审美关系和方志美创造的一般规律。方志美学是融方志学与美学为一体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