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霉菌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凤燕  严淑梅  李华 《文博》2010,(5):82-84
本文对西安翠竹园西汉壁画墓中的霉菌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方法进行霉菌鉴定,结果表明该壁画墓存在的霉菌为园弧青霉、淡紫青霉、桔青霉、内果青霉、新月弯孢菌、茄丝核菌等6种霉菌类种另外,根据霉菌鉴定结果和该壁画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杀菌、防霉剂筛选方法和防霉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南郊曲江新区翠竹园小区的基建工作中,发掘西汉时期墓葬4座,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为斜坡墓道竖穴土圹砖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内有彩绘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及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器物,此墓的年代应在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3.
魏象 《东南文化》2005,(6):91-93
包括壁画在内的各种质地的文物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媒介与各类物质相互作用,由此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只有仔细考量这一过程,找到有效的减少、减弱与外界有害的作用过程的方法,使这种相互作用保持在对文物无损的稳定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04,(3):28-28
芒砀山西汉早期石室墓壁画,是我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该壁画揭取自石墓主室顶部,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方位神等图案,故冠名“四神云气图”。该墓壁画1986年发现,l991年的发掘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鉴于该壁画原来所处环境极为恶劣,有关专家一致同意揭取异地保护。1992年,这一壁画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揭取,l994年移交河南省博物馆,1997年入选河南博物院古代文化之光陈列。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动物纹腰饰牌的发现与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江苏、安徽、陕西等地的西汉墓葬中都出土了带有草原游牧文化特点的长方形动物纹腰饰牌。具体情况分述如下(图一):1953年至1960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在广州北郊发掘福建山M1120、M1121和东郊麻鹰岗M1176三座西汉前期的墓葬中出土了3对鎏金铜腰饰牌。饰麦穗状绳索纹,内浮雕虎噬羊纹。每件腰饰牌背面有两平行的固定用钮,尺寸相同:宽7·9、高3·8厘米①。197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平乐银山岭墓群时于西汉晚期的M94中出土了1件铜腰饰牌。…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一个茶文化"风靡"的时代,茶文化影响着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宋代墓葬文化的改变和影响。文章以宋代墓葬中与茶相关的壁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壁画中的饮茶图与备茶图,来探讨宋代壁画中所反映出的"茶文化"的特点,以及墓葬壁画中出现"茶文化"因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金花 《文物春秋》2005,(2):16-19,31
唐代是墓葬壁画的一个黄金时期山西地区虽然发现的唐代墓葬壁画不多,但其表现方法独特,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着承继北朝的绘画风格,同时也有唐代墓葬壁画所具有的各类表现形式,形象地描绘出了四神、星象、人物、驼马及树下老人等内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唐代绘画艺术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9.
黄佩贤 《文博》2011,(3):9-14
笔者数年前曾经以汉代墓室壁画为题进行研究,采用的是考古学的角度与方法,研究重点是墓室壁画作为随葬文物的一个类别,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角色。近年,各地区的汉代壁画墓陆续有新的发现,考古标本数量的增加、个别壁画墓的精美图像与相对良好保存状况。都为汉代及以后墓室壁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清晰的线索。陕西榆林及西安地区出土的几个汉代壁画墓的发掘资料与图版近年陆续公开,笔者重新研读和思考汉代墓室画像的资料与相关问题,对汉代壁画墓的源头地区以及汉代墓葬画像的历史作用等问题有些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崔松林 《丝绸之路》2014,(18):28-29
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是我国古墓葬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砖雕壁画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观念、文化习俗、社会关系和时代特点,也展现了古代匠师绘画和雕刻的高超技艺,是研究古代建筑、绘画、雕刻和戏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屯留李高乡北部的宋村发现了一座金代墓室。据墓室内的纪年题记,该墓葬的时间为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年)。据考古发掘简报,在墓室的壁画中一共绘有8件农具,  相似文献   

12.
杨泓 《文博》2011,(3):3-8
西安新发现的两座汉墓壁画绘制技法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理工墓壁画受楚风影响,而曲江墓壁画是否受秦文化影响,还需新的考古资料印证。这两座汉墓壁画解决了汉墓壁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为西汉绘画史提供了考古标本。三国时期,大墓室壁画在中原、关中地区几乎绝迹,只在边远地区还存在,直至北周墓壁画的发现,期间壁画的发展也是有线索可寻的。隋墓壁画的风格虽可追溯至北周,但已经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到了唐代才完成了新的壁画风格。  相似文献   

13.
壁画的发展与不同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宗教、哲学、美学观念等紧密相连。同时,壁画的制作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古代壁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墓葬壁画出现并最终形成一种丧葬文化现象是在汉代。汉代墓葬壁画自西汉前期形成以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完整的体系,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信仰和丧葬观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墓葬壁画在早期绘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发表在《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十余种期刊自创刊至2015年的有关墓葬壁画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据此研究了我国墓葬壁画的分布区域及其特征,总结墓葬壁画的保护模式与方法,并就墓葬壁画保护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墓室壁画不只是对墓壁的装饰,更是对墓内礼仪空间的塑造,因此每个时期的墓葬都有较为固定的壁画图式、较为清晰的叙事主题和逻辑。北朝壁画图式有单人葬和合葬的区别,唐代壁画图式的差异则是由于墓主身份等级和时代的区别,画工会根据丧家意愿来选择不同的图式。但在考古发现的壁画遗存中,也常见一些逻辑较为混乱、主题较为模糊的反常现象,它们可能是壁画改绘的结果。壁画的改绘现象与丧葬行为有关,合葬是壁画改绘的重要原因,体现了合葬仪式中的性别观和尊卑观;此外,对前代建材的改造、画工失误等也会导致改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温岭市城西街道元宝山发现两座东瓯国的墓葬,出土印纹硬陶、印纹软陶、泥质陶、硬陶等9件器物。这是东瓯国考古的又一个重要收获,为进一步研究东瓯国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国道主干线连霍高速宝鸡至牛背梁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宝鸡市西郊的苟家岭村西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出10座墓葬,其中部分墓葬保存完整,随葬器物丰富。这也是首次在该地发掘的西汉时期墓葬,为进一步研究关中西部西汉时期聚落分布及丧葬制度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7.
西汉晚期,天地交通观念发展到“天人感应”阶段,表现天、人交通的渠道由此前营造大型、繁复的设施转向对人的道德言行、声名的要求,使其表现形式趋向平易化。墓葬由此成为普通民众也可用来表现天地交通的场所,其建构随之发生普遍性变化,大批中小型墓葬顶部变为券顶、穹窿顶,成为一种天地相合的微缩模型。基于这种空间格局的拓展,便于将画面内容与空间层次对应起来的墓葬壁画,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而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钊 《中原文物》2023,(6):82-92
目前所见西汉时期高等级墓葬中有多种类型的柱洞遗迹,可以分为入葬前临时建筑遗迹、入葬时临时建筑遗迹、墓葬设施构件遗迹、修建墓道工程遗迹、陵园中寝庙类建筑构件遗迹等几类。其中,入葬时临时建筑遗迹又可以分为覆盖整个墓葬的临时建筑和仅覆盖墓道区域的临时建筑。根据分析,覆盖墓道区域的临时建筑与横穴形制墓外墓道的石砌涵洞式建筑具有一致性。结合墓主身份看,这类墓道内建筑的使用存在规律性。由此推断,这类建筑的使用应该被视为西汉时期高等级群体丧葬实践的一种等级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太原王家峰徐显秀墓,出土了326平方米彩绘壁画,大都保存完整,色泽鲜艳,在已发掘的同时期的北齐墓室壁画中实属罕见。徐显秀墓壁画绘在墓道的土墙和砖砌的墓室墙壁上,描绘的是墓主夫妇宴饮和出行的盛大人物画场景。作为目前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墓室壁画,有各类人物200余个,还有各种乐器、兵器、仪仗和生活什物若干件,形象与现实中的物象大小相当,栩栩如生,不但生动地展  相似文献   

20.
马珍珍  严静  赵西晨  V 《考古与文物》2021,(5):123-128
胶结材料不仅对稳定墓葬壁画结构、形成颜色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壁画制作材料、工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成分复杂、降解明显、含量极低,一直是国内外壁画分析保护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我国几处不同时代、地域的典型墓葬壁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成熟的GC-MS分析技术发现杨桥畔东汉墓、韩休唐墓壁画的颜料层均采用了桐油作胶结材料,湖南明墓壁画地仗层不仅添加有桐油,还存在有淀粉.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探讨了桐油、淀粉作为墓葬壁画胶结物的科学合理性.本研究丰富、扩宽了研究者对我国墓葬壁画胶结材料的认知,为壁画制作工艺、劣化机理、保护修复材料选择等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