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锐 《炎黄春秋》2015,(4):21-22
我认为,曾彦修是对党,尤其是对党在1949年后执政治国问题上觉悟得最早的人之一。他是讲究做人的,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人,当做人与做党员发生冲突时,他选择做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非常值得敬仰和学习。我跟曾彦修是同时代的人,我比他长两岁。我们同在延安待了六七年,最初我和他都是做宣传工作的。我在延安抢救运动中被打成特务。他与田家英是同乡,当时他们都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知道我的经历。1952年后,他调到中宣  相似文献   

2.
师门忆语     
郑惠 《百年潮》2001,(1):25-29
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中,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工作或与他在一起劳动、生活(干校)。他的文章人品一直是我仰慕和学习的楷模。他对我的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使我铭记终生,感激不尽。最近十多年里,我和他之间忘年交的往来更为频繁,友谊更为深笃,我常去他家或陪他去外地,从他的亲切谈话中受益良  相似文献   

3.
林同济先生1980年1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访学时谢世,距今已近25年了。他是对我影响最深远的老师之一。他激起了我一生对精美英语散文的热爱,对莎士比亚的热爱,对国际政治的兴趣。虽然我没有他的照片,在我们1965年毕业的照片中,也找不到他的影子。他似乎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了。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新增选的全国政协常委名单中,我看到了李默庵的名字。他,就是著名爱国人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现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李默庵先生吗?想到这里,我就决定去采访他。 4月17日,我按照约定时间到他的北京新居去采访他。这是一所高20层新建的大楼,楼里宽敞、明亮、舒适。这位老人在会客厅里热情接待了我。他虽87高龄,但仍神采奕奕,保留着军人气质。他热情爽朗,让家人给我泡茶拿烟,并接着就和我开门见山地谈起来。我是第一次见他,但很快就有一见如故之感。这次采访使我对李默庵先生有了更多了解,也使我对他更加敬佩。 热…  相似文献   

5.
在废墟上获得新生的紫金寺 事实上是我所乘的小公共汽车走累了,它就在我能看见江孜而又到不了江孜的地方抛了锚。一个穿便装的喇嘛告诉我,这地方叫紫金。河谷平原上孤矗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小寺庙,他就是那座寺庙的喇嘛。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希望我能到寺里看看,后来我知道他是对我脖子上的照相机感兴趣。 他告诉我,他叫次旦,十六岁,五年前来到紫金出家。他背着一个很重的包,但看着我上山时气喘嘘嘘的样子还要来帮我,我说我能行。 这确是一座小寺庙,比我想象的还要小。两层楼,一座殿堂,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只有后山坡的大片废  相似文献   

6.
正雷达老师是兰州大学杰出校友。兰州大学中文人都以他为骄傲,我个人的文学评论道路也深受他的精神启迪。我现在特别怀念他在兰州大学文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的那几年,隔一阵他就回家了,我们见面、聊天,谈笑风生。他给学生做讲座时,我总是坐在第一排,用心倾听他对我国文学发展最生动的、在场的、前沿的分析与评断。有一次聆听时我还萌生了一个念头,对他  相似文献   

7.
徐庆全 《炎黄春秋》2013,(11):58-63
2012年11月13日,吴江去世。转眼间就一周年了。 关注这位老人,并不是因为我和他有多么熟悉,其实我和他只有几面之缘——我因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感兴趣曾经去采访过他。我对他参与的或者主动推动的那一段历史作为充满了敬意。他是开思想解放先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的主要的推动者之一。吴江老的这些功绩,已镌刻在历史中。  相似文献   

8.
《东南文化》2003,(8):65-69
画家于志学,他出生于我国东北,长大于北国,他是雪乡的主人,作为一个冰雪画家,他是得天独厚。但是这还仅仅是客观条件还必须具有画家自己的决心与要求。1980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要在大自然中,陶冶我的思想,锻炼我的技巧,丰富我的幻觉,纯正我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王蔚冲 《神州》2011,(7X):33-33
卡夫卡《地洞》中的动物心中的敌人以及所有自身以外的危险的生物都来自于它自我的想象,自我的想象构筑了他我,他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明确来说,他我是自我的一部分,它所投入的战斗是自身的战斗,是超越自我的战斗。动物处在精神的自我与他者的分裂之中,自我越是突出,他我就越是难以把握,他我越是难以把握,自我就越是被放逐,就越是具有彷徨感。在对自我的无可把握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之中,动物无所适从,以致在建构与不停的解构中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5周年。5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的眼前浮现,他对我的谆谆教诲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更加引起我对他的无尽怀念。  相似文献   

11.
心曲姐姐:你好!我都羞于跟你说我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受不了自己了。我今年初二,从上初一我就喜欢高一级的一个男生,对他表白了。可是他说他只把我当妹妹看。我不愿意这样的,就老是跟着他,给他打电话,对他说我  相似文献   

12.
养不教,父之过。我对儿子从小娇惯纵容,有求必应,没想到儿子却越来越自私,让我很伤心。希望天下父母以我为戒,教育好子女。为了孩子,我竭尽了我的全部所能。凡是别的孩子有的,凡是广告中吹嘘的东西,我儿子不能没有,他的玩具塞了满满一个大柜子。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我觉得应该培养他独立办事的能力了,于是对他提出的问题不再一一满足。开始是哭,后来他沉默,再后就是冷战和对抗,不把我当人。每次出差回来,他惟一关心的就是检索我的行李袋,要是没给买东西,他就噘着小嘴又是打门又是跺脚赌气走开。我伸手  相似文献   

13.
周月琴 《旅游》2007,(1):10-10
我是一个对摄影一窍不通的大学老师.却在上天的安排下.嫁给了把摄影艺术当成人生最高梦想的红子、一个自由摄影人。我遇到他时.他穷的兜里只剩下五百块钱.靠在广告摄影圈里打零工维持生活。奇怪的是.我却对他一见倾心.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纯真的眼神中倾泻出的心灵阳光所沉醉。不知道是他纯净的艺术化的心灵阳光沉醉了我的心灵.还是他对摄影艺术的不屈追求感染了我.反正.在相识一周后.我们就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木木:我丈夫决定辞职,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结婚时我做好准备他不会发达,当然,我也不会。总之,我不嫌他他也别挑我,这是我对婚姻的基本心理建设。现在他决定投身创作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我早就知道,但我没想到他有朝一日真的会不顾代价付诸行动。一个人没梦想等于咸鱼,这道理我懂。我觉得不地道的是:婚前他没给我透露这个追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9日,胡绳同志叫我去,说要给我“交待任务”。下午3时,我来到了他的书房。简短寒暄后,他要我搬椅子坐在他对而,这样说话比较方便。他对我说,他想外出走走,一是去参观一些地方,二是边看边思考一些问题,主要是休息。他说:我们先去烟台,然后去南方(这时  相似文献   

16.
画虎不成我和父亲的实际接触很少,但我能记得起的是他真的非常爱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他对我的期望太高,他没想到最后"虎将也有犬子",对他打击太大了。身体非常结实的他会得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10,(14):66-66
亲爱的木木: 我今年20岁,和男友青梅竹马,也想过为将来结婚努力。问题是,他只有过我一个女人,我却不止一段情。他对此耿耿于怀,每次我对他有不满,他就拿出我以前伤害过他这点来压我。  相似文献   

18.
正一1981年6月10日上午,我刚走进红旗杂志社办公大楼,在楼梯口遇到了总编辑熊复。这是他近期出国访问归来后第一次和我见面。他叫住我,和我热情握手,笑着对我说:"我已经在电话中和谭震林同志说好,明天上午,我去他家看望,向他约稿,你和我一同前往,为他代笔写一篇纪念建党六十周年的文章,准备在《红旗》7月纪念专刊上刊用。"  相似文献   

19.
正钱学森回国是国际形势演变的结果,也是中美两国博弈的产物,但美国政府在钱学森回国前对他的怀疑和迫害使得他深受打击,他之后再也没有踏上美国土地。在他博士毕业40周年时,他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决定授予他"杰出校友奖",通过他的好友马勃写信告诉他希望他能回来领奖,遭到钱学森的拒绝。在回信中他说:"我不会来美国领奖的,原因是,我是被驱逐出来的,至今仍然生活在美国的驱逐令下。如果我回到美国,我会遇到新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一次学院电话总机的接线员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张字条,说有一位持德先生打电话找我,要我回电话。我按所留的号码拨通了电话。从听筒里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我是卡罗尔的校友,听说一位中国学者来卡罗尔任教,我很高兴,想跟他认识一下。”我高兴地请他来我的住所。见面一看,是一位头发斑白而精神党锐的老者。他说他是1924年从卡罗尔毕业的。我听了很吃一惊,因为1924年我还没有出生,而他已大学毕业了。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笑而不答,说过几天就知道了。从谈话中知道,他过去也是一位教师,十多年前已退休。因为是校友,他一直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