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铸,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他从中南局第一书记的位置上调中央(陶铸1965年1月已任国务院副总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陶铸6月1日离穗北上,4日抵京。在1966年8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又被任命为中央文革小  相似文献   

2.
曾志 《福建史志》2002,(5):14-20,27
一九六六年五月,中央调陶铸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广州太冷清,我被准予去北京养病;新家设在中南海杨尚昆曾住过的房子;陶铸突然脱下军装改穿便服;“中央文革小组”把康生的老婆曹轶欧派到陶铸那里“协助工作”;浙江高中生陆荣根,给陶铸贴了六十张大字报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2000年第7期发表林里同志的文章《目睹周恩来陶铸罢宴》。文章开头说:“陶铸罢宴的佳话,有口皆碑,举国称赞。据我所见,陶铸不光罢宴,而且要把设宴人训斥一番。”读过这篇文章,联想起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4.
我于1909年出生,今年七十七岁。老家住在清镇县王庄乡茅草坝。我在延安时,陶铸也在延安。他有个独生女儿陶斯亮,那时只有三岁。后来,陶铸到东北去工作,他爱人曾志的工作太忙,中央总部就把带斯亮的任务交给了我。不久曾志同志也走了,她临走时对我说“老杨同志,我们这次去,有可能牺牲,如果万一回不来,这孩子就当做你的,你把他带大吧!教育他好好干革命。”我说:“首长放心走,我一定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来养好,保证完成任务。’港志走后,开始组织上就把娃娃送到中央托儿所去带,可是小斯亮总不习惯,哭得很。领导上不放心,我也不…  相似文献   

5.
陶铸是创建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知识分子的觉悟厚谊感人至深。谨以此文纪念陶铸同志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6.
陶铸怒砸金匾[湖南]柯云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一生廉洁自律,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怒砸金匾"就是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趣闻。1950年,陶铸出任中南军区、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负责武汉市的军管工作。次年由于工作的需要,调华南分局工作,顺路回到了阔别25年的故...  相似文献   

7.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是松树的风格,也是前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光辉人格的写照。1951至1966年,陶铸为广东人民奉献15载,亲历亲为,实事求是,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松树高洁的风格。15年,本如白驹过隙,而陶铸同志15年的艰苦工作,却在历史激流中给南粤人民留下永久的记忆。陶铸同志的塑像,巍然屹立于羊城,供人民瞻仰。带着对陶铸同志的崇敬和追思,我们在广州再一次寻觅他在广东时期的艰苦工作和点点滴滴积起来生活佚事。小事可以见真情,大功因得以立焉。  相似文献   

8.
陶铸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又是我们党的一位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他的一生,与党的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陶铸同志诞辰一百年之际,我们以崇敬之心,回顾陶铸在党的新闻事业上所开展的活动及其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表怀念。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继合作北伐胜利之后又一次合作抗日。这时,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陶铸同志来到了鄂中应城,在极为困难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以党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对鄂中各界人土开展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一些国民党官员、开明地主、爱国资本家、封建帮会头目,在陶铸同志的影响和帮助下,拥护抗日,靠拢我党。军范一先生长期跟陶铸同志合作共事,始终支持汤他训练班的工作,经陶铸同志营救出狱的汉留寨主郭仁赛,以及陶铸同志亲自主持和领导的鄂中各县教育改造汉留的工作,使遍布鄂中各县的汉留(即红帮),在…  相似文献   

10.
宋群 《炎黄春秋》2006,(6):11-16
我初次接触陶铸同志是在1948年11月初,沈阳市刚刚从国民党手里解放出来。那时我还不满二十岁,作为新华社辽北分社的记者,随军进人沈阳采访。有一天,突然接到沈阳市委办公室负责人薛光军的一张纸条,要我到市委去一趟。去了,才知道要调我担任陶铸同志的秘书。我说,还要到辽北后方郑家屯去取一下行李。他说,来不及了,马上就要随军进关,缺什么衣服,这里补发点就行了。就这样,我来到沈阳市委住下。此前,我只在郑家屯辽北省机关干部大会上,听过陶铸同志的一次报告,与他并没有任何接触。陶铸在文革落难时,造反派曾经质问过我:“你是怎样投靠到陶铸身边的?”我答不出,至今仍然答不出。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陶铸20世纪50年代末,陶铸曾指示中山大学为恪配备一台好收音机,当时学校未照办,陶为生气,说"学校不送我送"。中山大学党委何要对"中右"分子优待时,陶铸怒道:"陈先七十四岁,腿断了,眼瞎了,还在一天天著书自己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像个不能独立的婴儿一样,难道不需要人照顾吗?"陶铸倒后,红卫兵问为什么要庇护陈,陶答:"你  相似文献   

12.
在"文革"中,最早在北京贴陶铸大字报的可能是上海市时代中学高中生陆荣根。他于1966年11月20日,在东城沙滩中宣部办公楼墙上贴了长达一万多字、题为《重炮口对准陶铸猛轰》的大字报。12月1日又在中宣部大院内贴出一万多字的大字报,题目是《再向陶铸开炮》。对这两份大字报我没什么印象了。还有一张有相当影响的反对陶铸的大字报与我有直接关系,其情况和过程如下所述。大概是1966年12月上、中旬,我的一位在人  相似文献   

13.
陶铸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又是我们党的一位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他的一生,与党的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陶铸同志诞辰一百年之际,我们以崇敬之心,回顾陶铸在党的新闻事业上所开展的活动及其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表怀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战争中,经过战争的考验和磨练,我们党培养了大批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高级指挥员,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同样为党和人民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的典范。陶铸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杰出代表。陶铸(1908—1969)1926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陶铸同志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做兵运工作。1929年到1933年,陶铸同志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  相似文献   

15.
陶斯亮 《纵横》2012,(5):10-14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这篇《松树的风格》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它曾经被广为传诵。它的作者就是陶铸。有人说,陶铸真的就像他笔下的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还有人说,陶铸就像是一架没有刹车装置的坦克车,一直是勇往直前。毛泽东则评价他说:陶铸是我们党内的一头牛,牛有角,就是要拱人的。从军队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  相似文献   

16.
早在延安时期,林西就和叶剑英、陶铸认识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林西基本上都是和叶剑英或和陶铸在一起.在他们的领导下工作。然而.很多人都知道叶剑英与陶铸的个性很强.情趣差异很大.性格独特且都很硬。能够在他们二人之间得心应手、安然处事.确是智慧、毅力、品德、心境的良好体现。林西凭借着忠厚踏实、做事认真、是非分明、坚持原则、勇担风险、毫无私念之心而深得叶剑英和陶铸的赏识,在他们二人之间频繁往来,其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陶铸与阳山     
1951年底,陶铸调到广东工作。先后任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委员。在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到国务院副总理期间,陶铸曾先后三次到阳山视察指导工作,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窦应泰 《百年潮》2016,(4):73-76
1945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决定将刚刚在沈阳成立不久的中共辽宁省委,分成辽西、辽东两个省委,并主动撤离随时可能被国民党军占领的沈阳。次日,这两个省委机关与东北的野战部队开始撤离沈阳,并迅速完成我军兵力向中东铁路两侧的集结。当时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陶铸被任命为辽西省委书记。就在陶铸撤往法库的时候,东北局书记彭真找他谈话。彭真告诉陶铸:"辽西从前是日伪  相似文献   

19.
陶铸罢宴的佳话,传遍神州大地,有口皆碑,举国称赞。据我所见,陶铸不光罢宴,而且还要把设宴人训斥一番。1960年9月,我们到广东省化州县的龙首乡,看望在抗旱救灾中有功的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那时,“大跃进”的灾难已充分暴露,而且到了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的地步。为了挽救危局,省委提出“共赴国难,准备吃苦”的口号,并规定不准大吃大喝,不准用公款请客,半年内不准吃猪肉。可是,我们的汽车刚刚看到龙首乡的村庄,就发现村口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陶铸同志刚一下车,人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迎陶书记前来视察”的呼喊,陶铸同…  相似文献   

20.
1929年9月初,陶铸由上海抵福建厦门,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实际上是我党在福建军委的负责人。1930年5月下旬,中共福建省委经过周密的部署,在由陶铸同志亲自指挥下,对思明监狱关押的4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展开了一次营救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