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整体上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现在的青少年具有许多宝贵的优点;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  相似文献   

2.
庞莹 《丝绸之路》2010,(8):43-44
秦安羊皮鼓舞最初是作为一种祭祀仪式而存在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沉淀了久远的历史,厚载着生活于此的人民的传统与文化,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体现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刘锡诚 《民俗研究》2002,(4):157-159
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思想界陆续冲破一些禁区和摆脱“左”的樊篱,各地开始大量发掘和公布了许多过去不敢问津的民间文化遗存,包括常被误解为封建迷信的民间宗教和巫术巫蛊等文化现象。1983年,周扬先生生前曾把这次思想解放.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陈华文 《民俗研究》2020,(1):119-127,159
殡葬改革是我国政府持续推行的一项文化和社会改革政策,旨在改善民生,而由此引发的争议则与不同地区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关,并涉及对传统丧葬文化和习俗的多元认知。具体到土葬还是火化的话题而言,争议集中在土葬浪费土地资源、森林木材资源,以及传统仪式的铺张浪费等方面,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的讨论和厘清。与传统殡葬有关的土地占用、木材损耗、金钱浪费等现象,并非不可改进,也并非与当今社会发展难以兼顾。或许,在尊重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殡葬改革进程中的城乡差异,有助于多元化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康飞 《神州》2013,(16):68-69
序言 巨人观遗体的形态容貌复原,是遗体防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殡葬、教研、公安战线上都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普遍。巨人观遗体形态容貌复原,是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防腐技术,实践证明,我的这种技术在殡葬、教研、公安战线上都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时期,我亲身经历了清宫的有关逢年过节之类一些风俗习惯,这一切都为讨吉利。因此。都离不开封建迷信的小框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龙昌 《沧桑》2008,(6):157-158
封建迷信的泛滥与职业风险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一个群体都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职业角色,而每种职业都具有自身的风险性,当人们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时,又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时,就容易把精神寄托于封建迷信,封建迷信也适应了人们对待风险因素向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的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封建迷信得以泛滥。  相似文献   

8.
我国殡葬的木材消耗及其对策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我国殡葬的木材消耗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旺盛期、稳定期四 大阶段,并论证了殡葬的木材消耗度同国家统一、疆域盈缩、民族融合、人口繁衍的同步消长关 系,进而推断出从夏朝开国到解放初期,我国用于殡葬的木材大约 18.93亿 m3,约等于 948. 96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最后,就殡葬改革提出商榷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 《神州民俗》2010,(3):22-23
在广东,有着各种各样的祭礼民俗,既有中原传统古风,又有南方的特点,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了崇敬祖先、纪念亡人的民俗文化心理,也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广东各祭礼民俗活动有了较大变化,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龙门出土的一组唐代女性墓志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从微观案例角度透视出龙门唐代殡葬文化中充斥着浓郁的佛教信仰意识,更从宏观视域揭示了当年龙门地区佛教文化殷殷繁荣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1999,(9)
当然,封建迷信不是一次或几次运动就可以永久杜绝的。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在某些条件下,封建迷信又会死灰复燃,甚至重新出现相当猖撅的形势,这也是建国五十年的历史一再证明了的。  相似文献   

12.
吴冠凤 《黑龙江史志》2014,(16):129-130
建国初期,民间封建迷信活动盛行,严重影响了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稳定工作的展开。党审时度势,认清现状,对封建迷信的物质基础、扩散形式和传播对象进行破除,并取得巨大的影响。这不仅净化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空气,调动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新生政权的巩固中,而且对当下党破除封建迷信沉渣起伏并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风水模式的文化地理视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小波 《人文地理》2001,16(6):64-68
对于风水的研究,目前有两种倾向:一是视之为迷信,二是力图用"科学"释之。这两种方式皆失之于偏颇。笔者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史文化地理现象,其中包含了一些朴素的科学思想,也存在大量封建迷信糟粕。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古代风水模式的分析,力图展示风水模式的地理形制中所蕴涵的精神空间和显示的文化意义。风水模式体现了古人出于生殖崇拜的生命追求、安全心理的本能需求、美学欣赏的愉悦感受,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理念,同时还是宗族社会血缘关系的纽带。风水思想对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村落规划中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尤宝铭 《丝绸之路》2009,(20):25-2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甘肃近年来出土的一些文物为我们重新认识四大发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证实了甘肃是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4,(4):43-43
当前有些地方农村文化阵地问题不少。一是一些内容淫秽恐怖的剧目泛滥。如宣扬色情和封建迷信的地方戏《马寡妇开店》《黄氏女游阴》《阴魂阵》,恐怖杂技《大卸八块》等。二是正戏邪演。有些演员在演出传统戏曲和现代戏中,为了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16.
吴越丧葬习俗既是中华民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具体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墓葬的形制、葬法葬式、仪式过程,还是通过墓葬或仪式表达出来的信仰形态和内容,或者是融入了自身环境形态的风水观念,都与其他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我们感受到丧葬文化的区域性,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化,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吴越丧葬习俗的改变在国家殡葬改革大趋势前提下,必须针对这一地区存在的具体文化形态,否则,将事倍功半或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人,特别是俄罗斯农民。苏联最初十年,在苏联政府的反宗教无神论宣传下,俄罗斯农民的东正教信仰发生了变化,表明苏联政府无神论宣传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得到了青年农民的承认。研究这一问题对如何引导青年接受先进的宗教文化意识,根除他们思想中的封建迷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功是中华文化古老文明的瑰宝,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炎黄文化的一个脉系。气功的存在从来都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对气功的阐述与诠释。于是,才有了封建迷信的伪气功,也有了“不可知论”和不承认主义。本刊发表此文,只是想为见仁见智的气功研究提供一份粗略的素材,以推动对气功的研究,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倘若能达到这个目的,当不悖我们弘扬炎黄文化之初衷了。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布在豫陕晋黄河中游地区的庙底沟文化,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却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敖文蔚  李翔 《湖北文史》2003,(1):165-169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民国时期,由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掠夺,农村经济落后,广大农民无力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因缺乏科学知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往往采用巫术禳灾的方法,以乞求“老天爷”保佑,躲过灾难。对此,他们还编造了一些“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