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人文地理》2008,(5):29-29
日前,青博会平板产业分论坛——“2008年第四届中国数字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论坛”暨“2008年中国十佳平板电视”颁奖典礼在青岛落下帷幕。TCL一举包揽了“2008年中国十佳平板电视”、“2008年消费者最喜爱的平板电视品牌”以及“2008年高清数字电视产业推进奖”三项大奖,连续四年成为盛典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2.
元旦     
《文史博览》2008,(1):35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自西历传人我国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用三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这是近年来中国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个公式。具体地,还可以套“西方国家的两百年”、“三百年”。全看说话的人当时的心情。正由于它是一种“非正式表达”,所以,虽然很流行,却也很不严谨。  相似文献   

4.
韩艳 《神州》2010,(11):12-16
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成立“中国文学门”。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独立的学科。作为一门课程。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小学称为“国语”,中学称为“国文”,1940年华北人民政府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在编写中小学语文课本时,才启用“语文”这一称谓.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跨世纪的梦。青藏铁路历时半个世纪(从1957年到2006年),被媒体誉为“中国工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跨越”、“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的强劲步伐”、“中国国力强直,科技进步、百业俱兴的时代写照”。  相似文献   

6.
王军 《文史精华》2002,(7):24-28
195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都是在这个“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年代里产生出来的。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全面的全民“大跃进”运动高潮中,伴生出了“中国新民歌”运动、“农村整风整社”运动和“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等文化生产各条战线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其中“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但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有  相似文献   

7.
1966年,狂潮陡起,中国神州大地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开始了!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万岁”声如雷,广场上百万红卫兵哭着、吼着,成为一片躁动翻腾的红海洋。斯特朗十分敬仰毛泽东,“文革”初起时,80岁的她也热血沸腾,在《中国通讯》中以8页半的篇幅介绍“文化大革命”,向国外心存疑惧的外国人解释说:它不是“一场接班之争”,而是“改造人的灵魂并建立新世界的梦想”。美国专家写出“造反大字报”当时热情参与“文革”的外国人很多。1966年8月后,在中国的许多外国留学生、专家,也像中国学生一样,搞起“大辩论”、“大字报”。来…  相似文献   

8.
东西     
中国央行“一箭双雕” 中国政府本周引导人民币汇率创下自200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用中国话说,这一策略可谓“一箭双雕”。  相似文献   

9.
国人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在母亲的手中。,─—一位德国教育家的话试看中国“母亲危机”──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令人目瞪口呆的长啸当1999年元旦钟声敲响时,20世纪中国大总结的浪潮便更加汹涌澎湃。在这“百年中国总结”大潮中,一声疾呼长啸令人目瞪口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是中国自明清以来出现了每况愈下的“母亲危机”!中国母亲素质近700年来日益下降,一天不如一天!ZO世纪的中国由于五四运动激进思潮带来对“娜拉”的误读,更使中国母亲迅疾消逝,到了“文革”极左年代,‘到了今日商潮滚滚功利主义席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媒体不时出现“中国境内发现罗马战俘城”的报道 ,有的说我国境内仍有罗马战俘后裔繁衍生息。这一问题对于中国与欧洲交流史关涉甚大 ,确有认真探讨之必要。兹略陈管见如下 ,就正于方家。一、“罗马战俘城”说在我国的出现与流布“中国境内发现罗马战俘城”的报导在我国见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①1 989年 9月 3 0日《参考消息》报道 ,澳大利亚人戴维·哈里斯于 1 981年参加学术研讨会时听到有一支古罗马帝国军队东征失败 ,对其命运产生兴趣。 1 989年 3月他到中国考察 ,从中国学者那里听说曾存在一座叫做“利坚”(应为“骊”…  相似文献   

11.
影像站     
《文史天地》2009,(7):81-84
中国股票的历史实际上已有一百多年。从清朝(1827年)“轮船招商局”的第一张股票算起。至改革开放后中国股市“无纸化”前的“氯碱化工”、“中国一铅”和“永生制笔”等。中国股票的历史伴随了几代人。股票带给人们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股民自己品尝了。  相似文献   

12.
经历过“文革”或对其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晓“四人帮”在1973年利用两个事件掀起“反周恩来”的最后余波,从而揭开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序幕。江青一伙抓住意大利导演拍摄的电视片《中国》利美国公司送给中国考察小组的礼品玻璃蜗牛,大作文章,无限上纲,掀起阵阵黑风恶浪。请年《“安东尼奥尼事件”和“蜗牛事伯”》。  相似文献   

13.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 :“1 955年前后在‘自由’派历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当中都孕育着某种即将露头角的东西 ,”因而 ,“1 955年这个年份”无论在东西方都是“一个转折点的标志” ,这一年以后的东西方历史学 ,都在“探索不同于传统的另一种研究方式”。① 当代中国史学虽然发端于 1 949年 ,但严格地讲 ,真正的转向也大约发生在 1 955年前后 ,因为正是在这一年 ,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胡适批判运动”———这意味着学界向民国学术路线的集体公开告别。至此 ,当代中国史学开始了它迄今 50年的崭新行程。在西方史学和中国史学再一…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深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并已连续驰行7年的“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犹如上天悄悄为我们安排的一部微电影。在“华夏苍穹”的主题下,别克“寰行中国”行程跨越天文遗产富饶、天文观测站与航天基地星罗棋布的云、贵、川三省。仅过一周,长征五号火箭就搭载着“嫦娥五号”冲上九霄赶赴广寒之约,顺利完成了自主采样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5年1月10日,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教授,在上海《文化建设》月刊上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这就是所谓的“十教授宣言”,或“一十宣言”。它引起了一场“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激烈论战,长达半年之久。这场论争,是近代文化史上颇引人注目的事件,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一开头便耸人听闻地指出:“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16.
章闻  郑勇 《世界》2004,(4):38-41
1993年3月,纪云注册了中国第一家猎头公司,到现在已经11个年头了。那时候,中国根本没有猎头公司,人们对于“猎头”一词还很生疏,因此纪云被称作“中国猎头引一人”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张海鹏(一)最近,胡绳同志在对《近代史研究》创刊100期表示祝贺时重提一个建议:“把1919年以前的八十年和这以后的三十年,视为一个整体,总称之为‘中国近代史’,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中国近代史就成为一部...  相似文献   

18.
再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刚  贾静 《攀登》2003,22(3):1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问题是九十年代初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这一问题又有了更深更广的内容和含义,需要我们作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研究,本从四个层面上,即从“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前一阶段之“特色”与后一阶段之“特色”、“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特色”与其它“特色”的比较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革史学”是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史学史、也是“文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给中国史学蒙上了极大耻辱。它截断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并离群索居,与不断前进的世界史学背道而驰;中国史学成了政治史学、影射史学的代名词,失去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与尊严。  相似文献   

20.
胡汉辉 《中华遗产》2007,(11):130-143
1908年来中国旅行的日本学者小林爱雄在他的《中国印象记》里记录过这样一段对话:“你回到日本后,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同胞,赶快研究中国,赶快来中国,赶快在中国开发事业,而且一定要热爱中国……”说这番话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近30年之后,身着黄色制服、手握着刺刀的他的同胞们果然来了,并且在瞬间遍布了这片“乐土”的每个角落。一批珍贵的历史旧照展示了他们以何种方式将一种令人费解的“热爱”发扬光大,并将其“无私”地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又是70年过去,当年的“从军记者”们留下的一幅幅珍贵旧照,连同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以及由其制造的独特战争话语,都将作为宝贵的记忆遗产供这段“历史情缘”的双方,乃至今天新的“热爱”方式的实践者和旁观者们玩味、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