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10月间,库尔勒市老街区的一家老乡在拆迁旧宅时于墙内发现两大串清代红钱,分批在古币市场出卖。笔首先选购品相较佳数百枚,随后又购回各类版式共千余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基本掌握了这批红钱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自外国银币流入中国以来,可谓品种繁杂。名目繁多,种类多达数十种。其中流通最广,数量最大,时间最长的当为墨西哥鹰洋,它自清道光年间流入中国至民国末年,共有一百多年的流通历史。鹰洋不仅有很多版别,而且在质量上也鱼龙混杂,加之中国地方及个人也大批仿造、造  相似文献   

3.
日前,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棠阿訇告知笔者,在整修广州先贤古墓墓园时,发现一方回族将领蔡金章墓碑。予闻之大喜,因为蔡金章其人虽或不为汉族士人所知晓,然在广州回族父老当中却颇有名声。盛传蔡金章治军严明,作战果敢,屡立战功,深得督抚赏器,擢为一省军务总长。又耽爱本教(伊斯兰教),曾捐资修葺先贤墓园,冒险翻刻皇帝圣旨,护怙清真古寺云。  相似文献   

4.
武汉发现大批清代钱庄票的调查与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或定  夏红艳  张劲峰 《中国钱币》2008,(4):50-54,F0002,I0001
2006年12月初,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上,陆续出现多张清代同治和光绪年间武昌府"裕盛钱号"发行的木刻版钱票,引起本地民间钱币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钱票一露面,立即被纸币爱好者及钱商所收藏.  相似文献   

5.
1999年 7月 ,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 (原商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教学楼工地发现 9枚银锭 (如图 )。现场已遭破坏 ,只见周围散存有不少碎青砖 ,估计该处为一座旧房基遗存。银锭就出在地槽内的泥水里 ,现存商丘市睢阳区公安机关。银锭中有 2枚呈船形 ,两端微翘 ,制作粗糙 ,每枚重约 2 0 0克。其中一枚上面模印有“长山县天合号”楷书字样。另 7枚银锭均呈椭圆亚腰形 ,每枚重量略有差别 ,一般枚重约 1 0 0克左右。其中 5枚银锭上面模印有楷书文字 ,如南阳县、杞县、万兴炉、益元和、吉兴等 ,从内容上可分为地名、钱庄商号、吉祥用语等。根据银…  相似文献   

6.
李子春  杨俊潮 《文物春秋》2006,(4):72-72,74
近期,唐山市文物工作者在文物调查中,于河北玉田县彩亭桥镇洪陈府村发现一块木制横匾。匾长220厘米,宽75厘米,由两块厚5厘米的木板粘对而成,整体黑色。匾正中阴刻楷书“金石同贞”四个描金大字(图一),上、下款为朱红小楷,上款“旌表孺人张楹之妻杨氏节孝”,下款“光绪壬寅年梅月张庆昌、王绪……(共44人姓名,从略)公送”(图一)。  相似文献   

7.
木川 《湖南文史》2014,(2):69-70
中华美食固然是一朵奇葩,但是,有些美食的做法、吃法,却令人不忍闻睹,不妨让我们随着文字“穿越”到清代去看看那些另类又穷凶板恶的吃法。  相似文献   

8.
朱射斗,字文光,贵州贵筑人(今贵阳人),其名与字寓意“文光射斗牛”。生于雍正二年,卒于嘉庆五年(1724年-1800年),终年七十六岁。朱射斗少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他边读书边躬耕奉母,后家贫弃学入营伍当兵,稍有空隙即樵棌换钱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旗人生计问题的研究讨论中,旗人自身的奢侈行为无疑被认为是造成旗人贫困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对旗人奢侈原因肤浅的讨论却很容易让我们把旗人奢侈现象简单归结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而忽略清朝统治者针对旗人制定的政策对旗人奢侈习惯所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旗人奢侈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问题,有助于对清代特殊政策对旗人影响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建功 《新疆钱币》2006,(4):55-56,57
笔者有幸于2006年夏初在泉友处见到两枚清代新疆“道验”五十两银锭。初不以为然.看后便无法释手。现以实物为依据.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研究体会,撰此拙文,以期涉足这一领域的爱好者共勉。  相似文献   

11.
在品类及为繁杂,夙以“黄老虎”称的清代咸丰钱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钱品——夹铁钱(见图)。此亦为传世品,表面为黄铜,质地细柔,铜色纯正,铸制精整。四角钱肉凸起。园轮脊,轮脊右上角和左下角有余铜,似是浇口处未锉磨加工。背面“當”中“口”字下缺横笔,“田”字右上角断笔,此处并非浇铸缺陷,而是铸母被錾凿,犹以“田”字右二角断笔,用放大镜可明显看出被錾断的痕迹。直径3.18cm,重13.2g。  相似文献   

12.
13.
榨汁机在中国古代称“榨床”,使用史可上溯到明代。南方地区主要用来榨甘蔗汁,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称其为“甘蔗床”。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丁”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学界关于清代前期“丁”的争论由来已久 ,不少学者认为“丁”代表 1 6岁至 60岁的成年男性。何炳棣根据明清两代户口调查制度的变迁 ,指出清代前期的“丁”是一个纳税单位 ,与人口无关。然而 ,直到今天 ,何炳棣的观点并未被所有学者所接受 ,有不少学者仍在不断重复前何炳棣时代“丁”的定义 ,并造成研究中的错误。何炳棣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 ,他的论证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省一级的而非县一级的零星数据 ,进一步证明清代前期的“丁”即纳税单位 ,与人口无关  相似文献   

15.
清代修志活动的“加法”与“减法”,是指纂修者基于主观考虑而对方志类目和内容进行的筛选和取舍。“加法”表现为故意的夸张、粉饰或增量性的描述,“减法”则表现为有意贬抑、淡化甚至删除。造成如此“加”、“减”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方志本身具有的教化功能;纂修者的主观偏好、认知程度;不同派别的纂修思想;社会变迁对修志活动的客观要求;政治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七日。因为乞巧是七夕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以七夕又有乞巧节之称。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记有“喜鹊填桥”的民间说法,“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传说中的织女手艺高超,织出的衣裳如天边的云彩一般美丽。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女陛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相似文献   

17.
张国柱 《文博》2000,(2):79-80
我国古代实行的科举制度从隋初开始,到唐时逐渐完善,后一直沿袭至宋、元、明、清。清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后,根据成绩的优劣将考分分为“三甲”:一甲只取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弟”;二甲取若干名,称“进士出身”;三甲也取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按照清朝的规定,进入一、二、三甲的均可授以官职。  相似文献   

18.
“明清两代历504年,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共取状元、榜眼、探花各201名。……按籍贯统计,山西省竟无一名状元。”看到上述文字,恐怕会让每一位山西人的头脑更加清醒!  相似文献   

19.
冯素梅 《沧桑》2008,(5):140-141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三礼"之学在清初兴起,后大盛于乾嘉。本文认为清代"三礼"学的兴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即社会政治环境使然和学术发展整体氛围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志芬 《文物春秋》2006,2(6):72-73
<正>开州之印,铜质,椭圆形柱状长直纽,印面呈正方形,边长7.3厘米,厚1.7厘米,通高10.8厘米(图一)。印面为满汉文对译,右汉文篆书“开州之印”2行4字,左对译满文篆书二行,中间手写体满文一行(图二)。印背纽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