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魅力普兰     
1/孔雀河西岸的达拉卡山上。第一抹阳光照亮山顶上的普兰宗堡,硕大的月亮依旧挂在天边,与古老的城堡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2.
在帕米尔高原的卡拉奇古河和红其拉甫河的交汇处,有一片平地,著名的公主堡就坐落在这一片平地东北面的一座高山顶上。山前是水流湍急的塔什库尔干河,山后则是高耸入云的雪峰。此山三面被溪谷切断,悬崖壁立,飞鸟难度,只有西面与一道大岭相连,连接处形成一条陡坡,陡坡上有条宽不到1米的山路,是出入公主堡的唯一道路。因此,公主堡是控扼中国和阿富汗、中国和印度、中国和阿姆河流域国家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说起公主堡,不能不提到“汉日天种”的故事。相传唐朝时,唐玄奘到西天取经,一天,他来到高原王国喝陀国地界,…  相似文献   

3.
李润(堡)镇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重要军镇,为羌人聚居地,前秦、后秦、夏国以及北魏都先后在此设堡立镇,后两者还于此一度设置为豫州、华州治所。李润(堡)地理位置重要,与北朝重大事件诸如移民反叛、置军镇、设州治等关系密切。李润堡人、宕昌公王遇在家乡为冯太后和孝文帝祈福建立晖福寺,陕西澄城县北寺村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发现地,结合元燮《请移华州治冯翊表》所载,李润(堡)镇应在陕西澄城县北寺村。  相似文献   

4.
刘媛 《文史月刊》2023,(3):31-35
<正>膳房堡是明长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北部的膳房堡村。根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膳房堡土筑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嘉靖十二年展修(1533年),万历元年甃砖(1573年),周长二里百余步,高三丈五尺。膳房堡属宣镇所辖宣府守道的上西路。宣镇“紫荆控其南、长城枕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盖屹然西北一重镇焉”,是都城北京的门户,而上西路又是宣镇的主动脉。  相似文献   

5.
正一弘法寺在208国道东侧,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堡子湾村。堡子湾名字叫得远古而又写实,明朝时,村子向南有宏赐堡、会远堡,向北有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二十里内,五堡齐聚,沿饮马河形成了"堡"的大湾,用堡子湾概括总结最恰当不过了。"堡与堡,二十五"在堡子湾一带表现得最为突出,穿越时空,从堡的密集度能感到狼烟四起、烈马嘶鸣的悲壮,更能  相似文献   

6.
<正>"六堡茶"的发源地是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因地域而得名"六堡茶"且流传沿用至今,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就是六堡镇。核心产区的六堡茶,当地人叫"三原"六堡茶。"三原"为原种、原产地、原工艺。即采用原产地的原种六堡茶叶利用原工艺(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简称为"三原"六堡茶。"原种",即生长在六堡镇(含旧称五堡的狮寨镇,下同)境内的本地六堡茶群体种。"原产地",即六堡镇,也就是六堡茶的发源地。整个六堡地域独特的气候环  相似文献   

7.
<正>时值春社前几天,一位朋友拿来一包茶叶,确实是很嫩绿的社前采制的茶,但很明显不是六堡茶原种。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了:同样按六堡茶工艺加工的绿茶,有存储价值吗?绿茶存放成为陈茶,会出"槟榔香"吗?我们选购六堡茶(传统工艺)新茶,是为了后期仓储"出香"及形成槟榔香,其中一个"要素"就是品种必须是原种。即选购六堡社前茶首先是需要甄别品种。  相似文献   

8.
内秀德天     
德天跨国瀑布地处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地跨两国,河分两界,风光旖旎,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然而,德天是个外美内秀的胜境,其外美人们有目共睹,而内秀却鲜为人知。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边民,在此愿谈谈与德天景区有关的一些地方史事。  相似文献   

9.
庄浪陈家洞石窟程晓钟陈家洞(又名龙眼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庄浪县城东北30公里通化乡陈堡村东龙眼峡山崖上。这里属于陇山林区,树木葱郁,景色优美。一条源于陇山分水岭的清溪从窟前流过,北岸峭壁高耸,危石凌空,谷底流水淙淙。陈家洞石窟开创于北魏晚期,是利用天...  相似文献   

10.
正明长城从大同市新荣区的镇川口继续向西延伸,经过方山首先抵达的是宏赐堡,然后在此分为两条。一条由宏赐堡向北转,经镇羌堡、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向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这条长城当地百姓称做头道边,大部分为今天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界。另一条(当地俗称二道边、内长城)由宏赐堡向西,经里场沟、外场沟、新荣镇、破鲁堡进入左云县界,两条长城在左云县东北的黑土口又交汇成一条,继续向西绵延。这两道墙体组成了一个东西横向  相似文献   

11.
李二堡原为民和县李氏家族聚居的上下两个城堡,两堡相距约为800米,地址均在范家村.上堡略大于下堡,李氏家族的大房三房均居住于此.李二堡始建时代据明史李英列传中有“招捕逃七百余户,置庄垦田”的记载,置庄者筑堡也;垦田者,开荒也,按时间推算李家二堡约筑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因筑堡时选址不当,河水洪暴冲刷,危险逼迫,居户陆续迁挪下庄即现今的李家村.下堡由二房居住,后裔繁衍,小堡容纳不了,部分住户陆续迁挪他处,部分仍居堡内.解放时下堡完整无损,总门端顶还有哨楼,1957年大跃进中挖堡墙当肥料,东西南三面全部挖尽,只有北垣尚存.  相似文献   

12.
正镇边堡在大同市阳高县与新荣区的交界处。明万历年间的文献《三云筹俎考》记载,"镇边堡(嘉靖十八年更筑,万历十一年砖包)本堡原非官设,初名镇胡,后改此名,以守备驻之,内白涯沟、旧十墩俱当冲口,通大虏,边外海子东岸孤山腰大山一带,酋首毕兔恰首独恰等部落住牧,本堡当守口、得胜两市之中,声势联络,可恃无恐,然隆庆元年虏曾入践采药山,如有警,须于近堡深沟天桥梁等一带设伏邀堵,要不得狃应援而忘戒备也。"  相似文献   

13.
正新平堡位于大同市天镇县北26.5公里,东经114°04′20″,北纬40°39′25″交汇处。西邻内蒙古兴和县,北傍西洋河,东面是西阳河堡,向南翻过山是瓦窑口堡。新平堡原是明大同镇的军堡,明清时期在西洋河两岸方圆近百里的众多村庄里一直都有"老大"的地位。如果把中国的明长城看作是一条长龙,那么大同长城正是这条龙的"七寸",而新平堡就是这个"七寸"的喉尖。新平堡的长城如今依然壮观,残高数米,多是土夯墙。这里是明大同镇下辖阳  相似文献   

14.
石刀堆积是盐源皈家堡遗址新石器遗存中一类特殊的遗迹现象,此堆积未见明确实体边界,有着统一的用器制度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空间。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代石刀堆积可能是墓区之间具有象征标识的墓祭遗留,可能属于“瘗埋”的祭祀形式,是农业祭祀仪式活动的反映。皈家堡遗址石刀堆积丰富了中国史前时期器物集中堆置现象的案例,提供了不同的功能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六堡茶是广西特产,因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早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中国名茶之一。近年来,苍梧县抢抓广西壮族自治区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和梧州市打造百亿元茶产业目标的发展机遇,大力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六堡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今年7月,苍  相似文献   

16.
刘媛 《文史月刊》2023,(4):19-23
<正>土木堡,又称土木驿堡,是明宣镇所辖的一座军堡,遗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堡村,是明长城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明朝正统年间一场事关大明国运转折的著名战事——“土木之变”发生在这里,此前这座并无特殊地位的军堡开始广为人知,以至于后人凡提到明史就会想到这座土木堡。  相似文献   

17.
每年农历五月初六,你如果有机会到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一定会看到南朗崖口飘色壮观的出色场面是日,早上九点左右,崖口各个堡(自然村)都将自己收藏了一年的飘色请出来,整理好队伍,然后一齐出堡,各堡的飘色汇同一起后,游行在崖口各个堡的村道上,蔚为壮观!参加飘色巡游的有头牌、旗幅、罗伞,以及八音锣鼓、崖口板龙等,热闹的场面,不仅吸引了崖口村民和周边的村民,就连远在海外的华侨与省港澳乡亲,在这一天也全赶回来参与盛大的飘色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庄严肃穆的廖仲恺、何香凝墓,建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天堡城下。原为廖仲恺单人墓园,筑于1925年。廖生于1877年,同盟会骨干分子,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并协助孙中  相似文献   

19.
正保安堡是一处明长城军堡遗址。根据《三云筹俎考》记载,保安堡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砖包。"本堡设在极边,地势平衍,与破、灭二堡相为唇齿。"所谓"保安",大约蕴含着"保国安民"的初衷。以上这段文献中所提到的"破、灭二堡",即"破虏堡""灭虏堡",从字面上看,这俩名字颇有杀气腾腾的味道。灭虏堡也是明大同长城沿线的一个军堡,今天大部分堡墙尚存,也衍生出了一个古村落,但"灭虏堡"这三个字在今天的行政区划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早已经改  相似文献   

20.
<正>明代外长城进入山西的位置,正好是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三省(自治区)交界处,形成一个"金三角"的区域,其中山西一侧是大同市天镇县。这里长墙蜿蜒,烽燧林立,城堡密布,仅明代"国帑"所修就有新平堡、保平堡、平远堡、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镇口堡、永嘉堡、天成城,此外还有地方所修的几十个村堡,可谓"巍然天镇",构成了牢固的京西屏障。本文关注其中的镇宁堡和镇口堡。今天的行政区划地图上找不到"镇宁堡"和"镇口堡"这两个名字,因为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