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识徐迟先生 我第一次见徐迟先生的面,是在38年前。那时,我正在湖北实验师范学校读书。我的几位挚友都是十分活跃的文学青年,他们参加了一个业余写作小组,经常参加外面的一些活动。一天,一位朋友问我,有位作家为我们讲课,就在中南煤矿设计院。你去不去?  相似文献   

2.
高敏 《神州》2012,(7):106-108
一位做老师的朋友向我推荐这本"青少年读物"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看着腰封上多位各国政要、知名作家、国际巨星对这本书的溢美之词,我有点望而却步,但是朋友的推荐我觉得值得一试。保罗·科埃略说:他酝酿这本书用了  相似文献   

3.
金科 《江淮文史》2005,(3):58-72
李良杰先生是我平生所结识的第一位作家,也是令我钦佩和敬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向周 《文史月刊》2005,(10):22-24
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山西省文学艺术界有两位知名人士,是上党戏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位是作家赵树理(1906-1970),另一位是戏剧家墨遗萍(1909-1982)。他们都为上党戏的提高和发展做出过贡献。至今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之间相交相知20年,至诚相待,意气相投,其真诚友谊,在上党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苏联当代作家安德烈。沃兹涅先斯基,是很有个性的诗人与作家。他十分强调“我的东西”,不愿与別人一样。又是一位颇有现代色彩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可以说集现代手法之大成,又独具风格。很难给他的小说确定为某种手法。它包罗万象,很自由,虽遭谴责,大受挞伐,而百折不挠。他说:“我不认为与文学前人接近会对作家有益。“我们诗歌的未来是联想。”“诗人的主要共同点在于他们彼此不相似。”  相似文献   

6.
咏慷 《纵横》2008,(11):59-60
知道魏巍这个名字,还是在我的孩提时代。记得我刚刚从北京军区八一学校的幼儿园升入小学部时,就听说同班同学魏欣的父亲是位作家,名叫魏巍。但作家是干什么的?我们当时并不清楚,许多孩子还以为作家也  相似文献   

7.
我与吴奚如老人缘分甚浅,只见过一次,但他至今留在我脑海中。1979年冬,我从一所中学调入正待创刊的《芳草》文学月刊编辑部。《芳草》主编武克仁是位老革命、老作家;编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天空。在这个灾难深重的时代,果戈里和契诃夫作为俄罗斯民族优秀的代表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地向我们展示了贯穿在他们作品中幽默的讽刺艺术,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和社会腐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本文试分别以他们的《外套》和《套中人》为例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在运用讽刺艺术上两人的异同,并尝试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两人各具特色的精神主旨和创作特色,以聆听他们共同为俄罗斯民族奏响的一曲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歌。  相似文献   

9.
赵国春 《黑龙江史志》2011,(8):42-43,52
<正>今年,是祖国母亲诞辰60周年。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使我们想起了在北大荒生活过的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们。他们和祖国一起成长壮大,他们见证着共和国的发展变化。他们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画家潘蘅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神州》2011,(6)
也许是成千上万饥饿的人要我出来为他们说话,所以我今天就成了作家,一个用笔不断向世界发出声音的人。——虹影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女作家,她的文字被认为有一种无法停止的悲恸。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月9日,张一弓病逝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又一位故交走了,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多好的一位作家啊!张一弓曾对我说:"我替李铜钟辩护,你替我辩护!这不是一己之私,而是国家大事。"不错,他写的是国家大事、历史事件,活生生的醒世恒言。张一弓死了,李铜钟活着。一、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湖北有两位工人出身的作家,一位是鄢国培,另一位是刘章仪,他是武汉人。从武汉来讲,他是第一个工人作家,从湖北来讲他是两位工人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和萧三于1934年相逢,距今已有60多年的异国爱侣生涯了。 那是1934年10月底,我作为一个德国的旅游者前往苏联,在那黑海之滨的苏联作家疗养院所在地加格里的一天午餐时,与我同桌的是一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很可亲的中国人,他就是38岁的诗人和作家萧三。我们一见钟情。几天后的11月8日是我23岁生日,一大束深红色的玫瑰花就是他那深情的爱情表白,它决定了我以  相似文献   

14.
孙旭升 《古今谈》2000,(2):14-15
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相似文献   

15.
东岳泰山有郁郁葱葱的五大夫松,令人景仰;黄土高原吕梁山上有同气连枝的五老松,久经风雨,巍然屹立,同样令人崇敬。 我说的五老是指五战友五作家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五老松”是个比喻。我是五老松下的一棵小草,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汲取着向上的力量。值此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五作家文学创作50周年之际,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聆听各位高人对五作家作品和创作道路的精辟评析,我作为追随五老40年的一名门徒,谨就五老对我的言传身教作一些琐忆,权当调节会议气氛的一个小插曲吧。  相似文献   

16.
涂光群 《炎黄春秋》2003,(10):74-7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野战军部队出现了两位才华出众、在全国有影响的青年新作家、诗人,他们就是白桦和公刘。  相似文献   

17.
我父亲是一位谨小慎微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干练泼辣的商业局会计,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鼓励我们姊妹好好读书。从小学起,我就开始营造自己的大学梦。中学时代,我在每本  相似文献   

18.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13,(4):157-159
记得,2012年6月30日下午,一场瓢泼大雨刚过,王震中教授带领宋泽计、杨汉立二位同志来到我家。陪同他们一道来的,还有会同县政协主席李显阳先生。进房间后没有过多的寒喧,宋、杨二位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我讲起他们的新作——《会同话与简易汉字学》一书的诸多精彩之处和书中的创新点。虽然二位滔滔不绝,讲的很起劲,但对他们一口地道的湖南话,我真的没有听懂几句。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出国访问,在外短期逗留期间总有一种矛盾心情:一方面希望多看看,多感受一些,另一方面又希望早回归,巴望着时间快点过去。前者是出于开阔眼界、积累创作素材的需要,后者是由于饮食上的不习惯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与之同时,我也接触到一些在国外工作的同志,他们中许多人则与我不同,虽也人生地不熟,却工作生活得很踏实,不焦不躁,随遇而安,适应性很强;对照我自己,我不能不佩服他们,而且也因自身的心理弱点而由衷愧疚。 1986年深秋,我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赴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参加国际作家代表大会,会中结识了新华社驻保首席记者孙大姐。…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王新民是在1982年。那年武汉作家协会举办诗歌评奖,参选的诗歌很多。从大量的作品中评委们忽然发现一首诗。老诗人曾卓、莎蕻都是评委,他们惊呼:“好诗,好诗!”诗的题目是《我是纤夫,我拉纤》。诗作如一座厚重而凝练的雕像,树立在评委们眼前,使他们感到惊讶与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