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潮》2000,(7)
我在19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吴组缃先生教古代文学,我听过他讲明清文学史、“《红楼梦》研究”专题和“《聊斋志异》研究”专题。他以现代著名小说家的眼力剖析古代文学,时发新见,十分精彩,深受同学欢迎。当时我不了解吴先生,把他当成是专门教古代文学的教授,后来一位高年级学长告诉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从清华调到北大后,一直教的是现代文学,直到1955年才转教古代文学。我深以无缘聆听他讲解现代文学为憾。1959年,讲现代文学史的王瑶先生因为他的《新文学史稿》正  相似文献   

2.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二月、惊骇文坛的“《南山集》案”终于有了最终的裁决:曾以撰著《南山集》而扬名一时的戴名世,以书中“语多狂悖”获罪而被处以极刑。自然,他的著作也被禁毁。此案牵涉到三百多人,大多受到处罚,虽侥幸逃生,但人人如惊弓之鸟,噤若寒蝉,从此缄口不谈戴名世。 此案到底缘何而起呢? 忧庵,是戴名世48岁时给自己取的号,其缘由见《忧庵记》:“五行之乖诊入吾之膏盲,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元气之败坏毒吾之肺肠。”他为此“纠纷郁结、彷徨辗转”,以至病痛愁苦,“疾且益殆”。很明显,他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落拓不遇而忧伤愁苦,…  相似文献   

3.
中共丽江市委和市政府给了机会,参加“方国瑜先生故居开馆庆典暨方国瑜先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表示衷心感谢!方国瑜先生是我的老学长,也是我的老师辈。方先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我毕业于1952年,是老学长。他跟我的老师白寿彝先生是同一辈人,是我的老师辈。白先生和方先生曾同在云南大学教书,多有交往。我曾多次听到白先生谈到方先生,钦佩他对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所做的贡献。方国瑜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尤专注于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的研究,著述宏丰,贡献巨大,有口皆碑,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他是云南的…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先生《诗·〈新台〉“鸿”字说》,1935年夏发表于《清华周刊》,至今已经54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新台》之“鸿”即赡蜍的结论,已被学术界所肯定.郭沫若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中,先是说闻一多的学术研究,“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接着他便以《诗·<新台> “鸿”字说》为例,对闻一多发千古之覆的创见,大加赞誉,他说:  相似文献   

5.
释“幼冲”     
中山王酿鼎铭文中,有一句为:“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冲未通智,惟傅姆是从。”其中的“冲”字,从立从重,诸家都隶定为(立重),但考释不尽相同。张政烺先生谓:“(立重),从立重声,读为踵,继也……幼(立重),言少年继位。”(见《中山酿壶及鼎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赵诚先生认为是童字,他说:“(立重),重之繁  相似文献   

6.
我和平伯先生的交往并不算早,但是由于我长时间的不断晋谒与请教,我们的关系日渐加深。1953年春,我调来九三学社,开始结识平伯先生。从此,我不时到老君堂他的寓所请教。1954年平伯先生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后任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当时开展了对他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平伯先生思想甚是不通。九三学社的同志特别是他的老学长许德珩先生(“五四”前后与平伯先生在北大同学),对他十分关心,并由当时九三学社中央两位副秘书长孙承佩、李毅同志去他家看望,劝他不要有对立情绪,以免遭受更大的围攻。应当说九三学社的帮助有一定的效果,平伯先生的…  相似文献   

7.
李昌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学长,他比我早三十年在清华大学就读,他在抗日时期的卓越表现记录在清华大学校史上。他的一个女儿和两个女婿都是我在清华的同学,他老伴冯兰瑞是我学习经济学的良师,也是我办报纸和办刊物的重要作者。老太太曾对我说:我家有四个清华的,  相似文献   

8.
小心怪叔叔     
一个学生逛完百货公司,刚要出门,突然有个女人,匆匆忙忙地跑来对她说:“我的肚子痛,必须上厕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约好,他就在门口的一辆白色的车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先生一声!”说完塞了两包东西给她,“这也麻烦您交给他!”  相似文献   

9.
黎先文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在“五四”以后有成就的作用中,他是反映贵州面貌的唯一作家。可是在研究寨老生平或创作史的诸种材料中,对安老处女作篇目和发表时间的确定,却众说纷法。比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安先艾廖公弦研究合集})中,由宋贤邦、王华介先生撰写的《赛先艾小传》认为:“赛先艾从1926年开始发表处女作《水葬》起,至解放前夕发表《春和客栈)}止,共写了将近一百个短篇。”张以英的《现代散文120家札记》持此观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中黄河先生的例。说二集·导言》也认为:“赛先文先生…  相似文献   

10.
刘大胜 《安徽史学》2015,(3):161-165
牟润孙在《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感言》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先师很少批评人,时常诵“不薄今人爱古人”这句诗。五四以后,梁任公、胡适都大捧章实斋,我曾问过先师“章实斋学问如何?”先生笑着说“乡曲之士”!我当初不明白为什么说他是乡下人?后来看到章氏著《史籍考》,自称仿效朱彝尊著的《经义考》,却不知朱氏之书是仿自僧的《出三藏记集》。所见不广,岂不是乡下人?先师时常说,“读书少的人,好发议论”。  相似文献   

11.
金毓黻先生编辑《辽海丛书》对于研究东北史极为有用,惜止编到十集,金先生匆匆内渡。解放后,金先生在北京。我于一九五六年于长春去信提起《辽海丛书》现在已不大容易买到,能不能再计划重印?金先生复信说,他原来计划还要印若干集,但恨力  相似文献   

12.
猜蛇     
过去有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卜卦的本领高超,在弥勒县南乡北乡走村串寨,人们争相请他算命,名声可大啦。有一天,他一边走一边得意洋洋地用二胡奏着《过街调》,路过一个村子,有一群孩子跟着他戏嬉追逐。一个胆子大爱恶作剧的小孩大声喊道:“先生,前面有一条长虫。”算命先生一听,立即停住《过街调》,战战兢兢地说:“哦,难怪前面有刷刷的响声,原来是蛇爬行呀!”“不是,先生,是条死蛇。”“哦,我已闻见臭气了。”“嘻嘻,先生,那不是蛇,是根玉麦杆。”“哎呀,我早就算定了,这些地方哪里有蛇?”  相似文献   

13.
珍重     
董桥 《江淮文史》2014,(4):100-103
正小庆的父亲是我的老学长。今年一月里我写《懂得》,收尾引了老学长写给儿子的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无语"。文章刊出两个月,江西琴剑楼居士来电邮说,他的老舅舅看了《懂得》影印本一再感喟:"这么熟悉的老文字"。说文字老说的也许是旧民国的旧文字,隐隐透着线装纸墨的暗香,配上窗  相似文献   

14.
郝敬的诗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敬(1558-1639),字仲舆,号楚望,明代湖北京山人,世称“郝京山先生”。他的传记附于《明史》李维祯传之后,其它在《明儒学案》卷五五、《存吾文稿》卷三、《启祯野乘》七、《明诗稿》一六四、《明诗综》卷五五等也都有他的传略。此外,自传性的内容文章有《小山草》九“生状死制”。郝敬的著作与经学有关的收集在《九部经解》中,论文、随笔等收录在《山草堂集》。  相似文献   

15.
15年前,周华健第一次看到吴兴国的京剧《欲望城国》使“惊为天人”,他跑到后台激动地说:“太好看了!我希望它像《歌剧魅影》一样全球巡演,我愿意帮你做义工!”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12,(3):95-95
关于诸葛先生的家庭财产,在《又与李严书》中有所表露。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这就是说,他的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去看望好友甘肃省博物馆的祝中熹先生时,他送给了我几本《陇右文博》。在翻阅中有幸读到了于祖培先生《‘京’字初义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宁县庙咀坪遗址浅释》一文,很受启发。于先生从文字的初义去研究历史文化不失为一种有创意之方法。我相信依此法再参照文献及考古材料定会解破一些历史文化之谜。不过于氏在该文中所表述的“由是则知庙咀坪古名叫‘京”’。“现在‘京'‘姜’二字音、形的破解。表明我国在神农时期已有了成型的复杂文字”,“京是宗庙”,“《说文解字》‘人所为绝高丘也’依稀反映了‘京’原为宗庙神舍这类人工建筑的历史痕迹”观点等。鄙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刘德隆 《世纪》2023,(2):24-27
<正>因家学渊源,我一直着力于曾祖父刘鹗及其《老残游记》的研究,回忆学术之路,顾廷龙先生的帮助令我铭记在心。他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影响我至今。我尊敬地称顾廷龙先生“起潜老伯”。起潜老伯去世时的《讣告》介绍他是“上海图书馆馆长”“中国共产党党员”,评价他是“著名图书馆事业家、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高中时,我便常常听到伯父蕙孙先生和父亲厚泽先生谈起顾颉刚和顾廷龙这两个名字,知道这叔侄二人都是著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19.
读《光明日报》一九八三年九月廿四日载史树青学长《邱逢甲自书诗轴》,颇多启示。因《岭云海日楼诗钞》题作者名为丘逢甲,而“自书诗轴”署名为邱逢甲,故文中谈到姓氏问题,他说: 关于邱逢甲的姓氏,近年一般人都写成“丘”,从这件手迹看,署名作“邱”。此“邱”字作为姓氏并未列入简化字,古与“丘” 通用,但在姓氏中,“邱”与“丘”是有区别的。所说在姓氏中“邱”与“丘”有区别,是也。但言尚有未尽,特为补述求教。 《尔雅》有释“丘”篇,《说文解字》“丘”、“邱”并见,古文作业。古代以“丘”字为姓者,复姓中有左丘、吾丘、龙丘、丘等。如左丘明,是相传《左传》的作者;汉有吾丘寿王,《汉  相似文献   

20.
真是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辨不清的四十回,登不上的青埂峰。难怪去年在江苏南京召开的《红楼梦》座谈会上,一位同志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曹雪芹万岁!《红楼梦》无疆!”可见伟人、伟著之影响。 1980年一个仲夏之夜,我和三个大学同学冒昧拜访了香山正白旗村三十九号的主人舒成勋先生。由于他的指引,我开始对曹雪芹在香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