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梁思成任研究部主任,林徽因做校理。中国营造学社是一间私立机构,照汉学家美国人费正清的妻子费慰梅的说法:这是一个有钱人业余爱好的副产品。这句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创建人朱启钤就是个有钱人,做过几任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内政总长,还代理过一任国务总理,共和国成立以后,他被聘为国家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朱启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心收藏古玩。1919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南京发现了一部宋代的抄本《营造法式》,这是一本宋人撰写…  相似文献   

2.
蒯乐昊 《文史博览》2009,(11):30-31
林徽因的父亲、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梁思成任研究部主任,林徽因做校理。  相似文献   

4.
章士钊与《甲寅》月刊和《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近代人物中,章士钊先生是一位久为人所“知”,而未为人所“深知”的历史人物。人们通常知道他早年参加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革命活动,晚年为两岸和平统一而奔走,以身殉职;也知道他曾做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教育总长,在20年代,是一位有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人们还知道他在学术上有许多贡献,如早年传播西方逻  相似文献   

5.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和美术学院完成学业,经欧洲回国。前是梁启超的长子,后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艺术及建筑史女留学生。家学渊源、秉赋优越、训练精当、风华正茂的两人受聘于中国东北大学,被托创办建筑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出版过不少与梁思成、林徽因有关的作品,其中大多提及抗战时期梁思成、思永兄弟贫病交加,受困李庄,他们的上司与好友傅斯年仗义致函朱家骅求助;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收到资助款后复函傅斯年,为我们留下一封充满感激之情而又不失知识分子自尊人格的美文.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章士钊是一个特殊人物。他早年参加反清斗争,在段祺瑞执政府中担任过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执政府秘书长。章士钊与袁世凯、段祺瑞、孙中山、黄兴、陈独秀、毛泽东等都有交往。孙中山曾说他“行严矫矫如云中之鹤,苍苍如山上之松,革命得此人,可谓万山皆响。”  相似文献   

8.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为了表达对梁思成先生的敬意,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做“梁思成奖”。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离开沈阳回到北平,把家安在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落(旧门牌为3号)。  相似文献   

9.
胡懿 《世纪》2023,(5):26-31
<正>梁思成,当这个响亮的名字被提起,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也不免想起他博学多才的父亲梁启超,秀外慧中的夫人林徽因。当历史遗迹越来越被现代人重视并加保护时,毕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研究保护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梁思成一再被人们忆起,他对中国古老建筑的热爱,倾其毕生予以保护,他亲身践行修复的历史遗迹,他拍摄的精美照片和绘制的图画,他留下的大量文字,让现代人触摸到中国古建筑的脉络,领略其博大精深的美韵。全面抗战爆发后,梁思成携家人辗转大后方,在重庆留下了工作生活的足迹,重庆也见证了他为保护文物古迹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0,(11):190-190
梁从诫1932年生于北京.童年时期正逢抗战,乃随父亲梁思成与母亲林徽因流寓西南川滇等地度过。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入外交部任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正纵观林徽因的一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她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30年代至50年代,她在中国建筑领域里是无人替代的建筑学家。作为一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生都与建筑有着不解之缘,就连与梁思成结婚的日期以及给儿子的取名都与我国宋朝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天才—李诫有关[1]。林徽因在少女时代即随父亲旅居伦敦,游历欧洲大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欧洲当时先进的建筑理论激发了她学习建筑的梦想,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建  相似文献   

12.
陈宇 《名人传记》2022,(7):22-27
20世纪80年代初,我随福建师范学院陈钟英老师做一个课题:被湮没的福建籍女作家、“小资”诗人林徽因文学作品的首次搜寻、编撰、出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陈钟英老师到北京大学进修时,曾到北大图书馆请教过副馆长梁思庄(梁启超之女),才得知一直没有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于是,她决心一定要让林徽因这位才女的作品早曰“出土”。但是,当我们开始了解她的生平与作品时才明白,原来林徽因是家乡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3.
王军  于葵图 《山茶》2014,(6):45-60
在林徽因的墓碑上,夫君梁思成刻下铭文——“建筑师林徽因墓”。其实,这位传奇女性还可以拥有更多“名号”。1930年。她与梁思成一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携手调查古代建筑,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发现了唐代木构佛光寺东大殿——可以称她是建筑史学家;  相似文献   

14.
何立波 《神州》2008,(3):36-41
章士钊,曾任段祺瑞军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这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之间,却有着一段特殊的交往经历,彼此影响很深。李大钊对章士钊仰慕已久章士钊,字行严,21岁时考取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并成为该校的学生领袖。22岁时,章士钊担任进步刊物《苏报》主笔。24岁时流亡日本,成为孙中山、黄兴的策士。章士钊曾得到过袁世凯的青睐,袁曾邀他担任  相似文献   

15.
“丁巳复辟”又称“张勋复辟”,是民国建立后发生的第二次帝制复辟.复辟发生后,段祺瑞、梁启超等人开始秘密策划反复辟行动.计划最初密谋于段祺瑞借住的吕调元宅,完善于段芝贵宅,以上述住宅为核心的天津意租界是反“丁巳复辟”(以下简称“反复辟”)行动的策源地.关于段祺瑞夜赴马厂的确切日期,存在多种说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段祺瑞离开天津的时间为7月1日晚,到达马厂的时间应为7月2日凌晨.梁启超随段祺瑞赴马厂军营的情节几乎成为公论,其实,当时的梁启超可能另有安排,并未在第一时间随段祺瑞赶赴马厂,其参赞戎机已是第二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192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来到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  相似文献   

17.
第一例:从拒收回扣 到浮报公款 徐树铮原本是清末一名乡间秀才,因见外患日亟,愤而弃文从军,投入北洋军段祺瑞麾下,以足智多谋、办事敏捷有当,颇得段祺瑞信任和重用。袁世凯当大总统时,段祺瑞长期担任陆军总长,徐树铮则在陆军部内历任司长、次长,经常为段祺瑞策划幂勿,代拆代行。他第一次经手向美国购进  相似文献   

18.
彭真:告诉梁思成,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在北京同仁医院不幸病逝,享年51岁。自此,梁思成就像失行孤雁,独自“品味”了7年的孤寂生活,直到1962年6月17日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图书室资料员林洙结婚后才算结束。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建筑研究史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两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代建筑学者,他们关于古建筑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阐发上至今都有不容忽视的学术影响力。在此,我以新近出版的林徽因著《建筑意:中国古建筑之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为例,略作一些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民国十四年(1925)十一月十三日,梁启超曾撰《李诫〈营造法式〉跋》一文,附录于陶湘同年刻印之《营造法式》中,惠赠其儿梁思成、媳林徽因。该文未被收入《饮冰室合集》,固《合集》之佚文也。该文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出版之《嘉德二十年(1993-2013)精品录·古籍善本卷》图录,本文乃谨就梁跋详作考证,并附图录与释文,以备读者参考。又提倡开创以"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辑佚一途,幸读者步趋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