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祁寯藻,寿阳县人,晚清重臣,当过同治帝的老师和道光、咸丰帝的讲官,世称“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不仅爵位显赫,同时又是诗坛主持,书法大家,享有盛誉。清代宣武门外上斜街有一名人故居“小秀野草堂”,“小秀野”匾额是清代学者查嗣瑮所写。草堂主人叫顾嗣立(1665—1742),字侠君,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在家乡的读书处取名为“秀野草堂”,  相似文献   

2.
正同治皇帝,清朝第十位君王。6岁即位,在位13年(1862—1874年),在世19载,是寿命最短的清代帝王。同治帝也是中国王朝史上最后一位生于皇宫大内、即位最顺理成章的清朝皇帝。尽管同治帝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皇帝,但一生都隐匿在其母慈禧太后的权力光晕之下。他的时代被誉为"同治中兴",可辉煌事业却与他无关。虽贵为君王,一朝梦散命亡,属于他的只是一段可悲可叹又荒诞迷离的风流韵事,  相似文献   

3.
咸丰帝去世后,清朝原有的由皇帝独揽大权的局面不复存在,国家政务依靠咸丰帝遗命的"赞襄政务大臣"制度来维持,内外奏折、大小国事由八位政务大臣赞襄处理,交两宫皇太后钤印确认。这一权力格局因"辛酉政变"而改变,并由此而衍生出垂帘听政及议政王、军机大臣辅佐制度:内外奏折,由两宫皇太后先阅,并授意议政王军机大臣拟批。同治帝亲政后,政务与文书程序"归复旧制",同治帝恢复一切权力。光绪帝登基,垂帘听政再次举行。待到光绪帝成年,其生父奕先是创造皇帝亲政同时皇太后训政的特殊体制,光绪帝完全处于文书和政务"训练"之中;后来又创造一种有限度的皇太后"归政"模式,光绪帝的奏折处理、上谕拟定之权大打折扣,无限期接受慈禧太后监督,为此后宫廷争权和晚清政局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上,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妇孺皆知。当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时候,福建也有一位禁烟英雄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历仕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人称"三代帝王师"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祁隽藻。道光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对禁烟持积极态度,三令五申发布禁烟令,但十几年时间里却收效甚微。英国人并不把清政府的禁令放在眼里,运往中国的鸦片反而愈禁愈多,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家财政空  相似文献   

5.
慈禧太后,是清朝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是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她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满洲镶黄旗人,姓叶赫那拉。咸丰元年(1851年)例选秀女,十六岁的那拉氏被选中,次年五月入宫。她入宫后,深受咸丰帝奕詝的宠爱,被封为兰贵人。咸丰四年(1854年)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了载淳(即同治帝,咸丰的独子),  相似文献   

6.
醇亲王府     
老屋 《文史天地》2003,(10):49-50
醇亲王府一共有两代醇亲王。第一代醇亲王奕缳,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于咸丰十一年九月被封为醇亲王,醇亲王府由此而来。第二代醇亲王载丰,是第一代醇亲王的儿子,光绪皇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宣统朝任摄政王。醇亲王府在清末有显赫的地位。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对醇亲王府也礼让三分,将自己的亲妹妹许配给第一代醇亲王奕缳。清末最后的两个皇帝都出自醇亲王府,可见醇亲王府在清末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梅家与皇家博仪与梅兰芳可谓世交,梅家三代都跟清宫有关。照清宫旧例,除由升平署承担宫廷演戏任务外,还随时要社会上的名角人宫演出,被传的伶人就叫作“内廷供奉”。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即是一位内廷供奉,他在咸丰年间掌管京都的“四喜”戏班,颇有盛名,经常被传进宫里演戏。咸丰十年(186)夏,咸丰皇帝3旬整寿时大肆操办,曾命梅巧玲率四喜班进圆明园连演数日。其人较胖,遂有“御口亲呼胖巧玲”一句“竹枝词”广为流传,说明皇家对梅巧玲的演艺很是欣赏的。就在这次圆明园演出之后不久,这座“万园之园”就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  相似文献   

8.
论肃顺     
肃顺是晚清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自咸丰初年为咸丰皇帝起用至辛酉政变被杀,握朝政之权十二年。时间虽短,但后人对其政绩的评价却分歧颇大。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价肃顺这个晚清政局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一、孤苦童年20岁的时候,奕从道光皇帝手里接过大清206年帝国航船的政权钥匙。在痛哭到茫然后,他突然感到异常孤独。10岁那年,他的母亲病逝,被道光帝派到静贵妃那里生活,那里还有他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奕。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他只有过早成熟在表现着与同龄人不相称的懂事。比如道光皇帝拿出一些吃的玩的,奕都会很谦让地让奕挑  相似文献   

10.
倪瑞锋 《中华遗产》2014,(10):20-40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圆明园。150余年前的那场罪恶之火,永无休止地在一代代国人内心深处蔓延,唤起悲痛、忧伤、自强……但圆明园却远远不止这些,经过清朝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不断经营,它成为集明清园林建筑之大成的“万园之园”。  相似文献   

11.
正咸丰皇帝在位的11年里,清朝再度遭遇鸦片战争以及长达10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此外,因宠信慈禧等原因,间接导致了咸丰在清朝皇帝中口碑一直不好,甚至将其形容成一个贪酒好色之徒。那么历史上的咸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本文从多个侧面角度力求还原一个立体式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2.
周代建立的天子庙数制度及亲尽迁祧制度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清朝皇太极建太庙时将追封四祖直接供奉进了祧庙。清入关以后,太祖庙以降的皇帝宗庙是否亲尽迁祧,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是尊奉不祧的惯例:清前期皇帝因功勋卓著,宗庙均百世不祧,以致形成了历史惯性,后期皇帝虽惨淡经营,但同样获得了宗庙百世不祧的尊崇。另一方面又是试图建立迁祧制度的传统:康熙帝赞同宗庙迁祧,乾隆帝定原庙迁祧制度,道光帝首次提出宗庙迁祧,咸丰帝限定郊坛配位,光绪朝议制度化的宗庙迁祧措施。但直到清朝国祚终结,始终未能建立皇帝宗庙迁祧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方宁 《贵阳文史》2008,(3):90-90
清代同治年间,北方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捻军惊扰京畿地区,兵锋直指京城,离京城仅二百里,朝廷震动。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率军人援。军队先到达了河间,接着彻夜行军,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突然出现在捻军军阵之前,与捻军展开激战,不久便收复了饶阳城。丁宝桢由于指挥有方,屡克捻军,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同治帝曾七下诏书褒奖他,声名显赫于朝廷内外,还得到同治帝的召见。  相似文献   

14.
孙贵颂 《文史月刊》2012,(12):51-52
翁同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6岁入私塾,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其父心存,咸丰朝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授读同治帝。长兄同书、次兄同爵,均官至巡抚。同治四年,翁同龢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9年。  相似文献   

15.
正曹润堂是太谷曹氏财团的第十五代掌门人,他不仅是商界赫赫有名的领袖人物,而且是一位颇有才华的爱国诗人。弃儒经商振兴家业曹润堂,名培德,号木石庵主人,润堂其字也。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于太谷县北洸村富商之家,宣统元年(1909年)去世,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个动荡不安的朝代,也是晋商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扶床一见雏孙拜,定省仪鸾仅隔晨。”这是后人述及清末慈禧太后死时情景的一首宫词。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俗称西太后,是咸丰帝奕詝之贵妃,同治帝载淳之生母,光绪帝载湉之母后,生前屡加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以下简称“慈禧”),死后葬于定陵东普陀峪,称定东陵,谥号为“孝钦显皇后”。  相似文献   

17.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2月联合出版)“童年”籍(第二页)有这样一段文字:“外祖父万青选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出身,以后在同属淮安府的清河县(一九一三年改名淮阴县)做了三十年知县,就定居清河.”对于万青选做三十年清河知县一事,我们有所质疑,并进行了一番考证.笔者利用“地利”之便,首先查阅了《淮安府志》及有关县志.《淮安府志》卷十三第三十三页“清河县知县”栏载道:“万青选,南昌人,监生,(咸丰)十一年(署),同治十年再署,光绪二年任.”(注:标点和括号内字为笔者所加)于万青选条下有查祥考等六人自同治元年至同治九年或署(代理)或任,就是说,自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同治帝在位十三年)的14年间,清河县有9年为他人在任在署,万氏于此间只署5年光景,再看光绪年代,元年有胡裕燕在署,万青选在任4年,即光绪二年至五年(出处同上).这样,万青选于清河县任职情况可归总为:跨越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皇帝,先后三次署、任知县近9年.在查考万青选任清河知县之同时,我们还全面查阅了(?)  相似文献   

18.
道光帝的慕陵是清代最特殊的帝陵,先前曾因东陵宝华峪地宫浸水而废弃,后又于西陵龙泉峪重建,规制并“概从撙节”,自出机杼。本文探究道光帝对传统帝陵规制大加裁削的原由,指出咸丰帝即位后曾拟建慕陵明楼方城,并详加规划,最终却在各种因素掣肘下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19.
一奕生平与著作奕,字扑庵,号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满族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9月21日。咸丰元年(1851)封为醇郡王,1859年受命在内廷行走。1861年参与慈禧太后所策动的与肃顺等八顾命大臣争权的祺祥政变。得到慈禧信任,迭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同治十一年(1872)9月,过封醇亲王。1875年初,同治帝死,无子,慈禧太后选立奕之子载油继帝位,即光绪帝。共晋封奕设为世袭罔替亲王。在道光的九个儿子中,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即世代父死子袭之“铁帽子王”)爵位的只有奕诉(恭忠亲王…  相似文献   

20.
康熙爱数学     
康熙(1654~1722),清圣祖仁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他自幼好学不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他14岁亲政,在位61年,一生勤奋治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康熙的文治武功,如组织编辑与出版《康熙字典》,抵抗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早为世人所熟知。然而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却鲜为人知。康熙对数学情有独钟,这在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