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邬吉成同志是山西省神池县人,从晋绥边区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京,可以说邬老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中央核心保卫工作的岗位。他曾担任毛泽东主席的随身警卫,并担任过中央警卫团副团长,从事了大量鲜为人知而又神秘的高层外事工作。  相似文献   

2.
1946年4月8日,叶挺、博古(秦邦宪)、王若飞、邓发等同志从重庆乘飞机返归延安途中,不幸在离晋绥边区行署所在地山西省兴县城不远的黑茶山撞岩遇难,这么多高级干部同机遇难,是我党我军的一个巨大损失.当时我在兴县一完小读书,家住边区行署院内,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回忆如下.飞机在黑茶山失事后,一位老农上山打柴时发现离失事现场不远处散失的金笔、用具及吃西餐用的电镀刀叉等杂物.老农好奇地沿物追踪登山,发现了失事飞机的残骸及被飞机撞岩着火烧焦的树木,继而发现了抛掷在附近的多具人体遗骸,便匆匆下山报告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立即派人上山察看,并封锁了出事现场,同时又派人向晋绥边区行署报告.与此同时,行署也接到了4月9日党中央从延安拍来的查询电,查询4月8日从渝飞赴延安的一架  相似文献   

3.
正1944年夏,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冲破重重阻碍,从国民党控制下的重庆一路北上,到达延安及中共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抗战圣地延安,报道了模范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及艰苦卓绝、英勇抗日的八路军,写下了轰动中外的《红色中国报道》(后来被译为《北行漫记》)。下面是福尔曼在1944年8月到10月采访晋绥边区时拍摄的  相似文献   

4.
近日整理书籍时,发现一本成都出版社的《晋绥边区七月剧社回忆录》,一篇由万一先生撰写的回忆录《忆裴世昌在七月剧社》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我单位有一位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叫裴瑞昌,原是我局政治部主任,参加革命后到过延安,是我省平遥人。裴世昌也是平遥人,也到过延安。二人的名字如此接近,莫非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于是我找到裴老,想问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母校的教诲     
我的母校是晋西抗战学院,她创建于1940年5月,在1941年9月,改名为晋西师范,以后又改为党校二部,最后叫做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到了1948年,晋绥边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如暴风骤雨一般,在全境普遍开展起来,我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时期,无论地方或部队都需要大量干部,学校里的师生今日调走一批,明日又调走一批,有的参加土改工作;有的参加保卫延安的战役;有的北上迎接解放包头等地,准备接受新任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完成了她的使命,圆满地结束了。母校为晋绥边区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我们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的许多宝贵教学经验值得发掘整理、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晋绥边区政府领导晋绥边区广大民众通过运输、担架、做军鞋等方式支援前线,参与军勤运输,为晋绥边区的巩固,山西乃至于全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943年11月,延安。时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的邓宝珊先生,从“陪都”重庆参加完会议后,在北返榆林途中,下榻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与老友续范亭再次相会。续范亭时任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兼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因长期患病,1941年到延安治疗休养。一天,毛泽东约请邓宝珊到杨家岭住地,和周恩来、朱德一起畅叙时局。续范亭应邀陪同。座谈中,毛、周、朱、邓、续就国民党当局的政策趋向、抗战形势、民族前途等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主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还对邓宝珊驻守榆林以来,率部抗击日寇西侵、协同八路军守备黄河、长期维护与边…  相似文献   

8.
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诞生 写兴县黑峪口实验完小,首先要介绍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直接领导下的边区级干部学校,也是晋绥边区最高学府。1944年初春,整风运动,审查干部、甄别工作基本结束,中共晋绥分局党校二部由黄河西陕西省神府县阎家堡村,全部搬迁到黄河东山西省兴县碧村。5月5日上午,召开全校大会,行暑领导宣布,经分局和行署决定,将党校二部改名为: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  相似文献   

9.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实行所谓“重点进攻”,即把进攻的重点放在陕甘宁和山东两个解放区。面对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延安的情况,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移到陕北清涧县枣林沟。27日,中共中央在枣林沟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3)
2009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德绵高速公路复线(成都段)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16个重要文物点。周家院子遗址为10号文物点,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旌旗社区四组周家院子附近。2010年7~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灰坑、沟、墓葬、窑炉、道路等商周、秦汉、唐宋时期遗迹,以商周时期遗存最为丰富。该遗址和1号文物点(高家院子遗址)同属于十二桥文化早期,均距三星堆遗址不远,在三星堆遗址和十二桥遗址之间,对于研究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光远 《炎黄春秋》2000,(11):27-29
1942年3月9日,有一件事情轰动了延安城。这天上午,只见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人,抬着一口棺木,从中央党校门前缓缓走向青年文化沟。延安全城百姓都伫立在街道两旁,观看这既新颖又隆重的葬礼。死者是何人?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他抬棺?第二天,人们就从报上得知,死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张浩。  相似文献   

12.
1947年7月至1948年8月,我曾在晋绥边区晋兴卷烟厂工作一年.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我陕甘宁边区.与之毗邻的晋绥边区农业欠收,又有沉重的支前任务,经济上十分困难,但边区工厂团结紧张、活泼愉快的工作和生活却给我这个当时尚未成年的孩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发现了一份《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这是一份研究晋绥根据地土改的原始公文,是中国土地革命运动的真实见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原件为纸质印刷,长42厘米,高27厘米,字迹清晰公正,加盖有红色长方形篆体印章“: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关防。”发文时间为:中华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在晋绥边区土地制度改革运动中,将晋绥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孙良臣无端处死,制造了历史上罕见的草菅人命的大冤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政策的不断落实,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晋西北、绥蒙一带活跃着一支革命文艺劲旅,它就是最初建立于1944春的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五五剧社。五五剧社从一个业余文艺团体逐渐发展壮大为驰名晋绥边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雁门剧社,其间,它为动员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为革命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尚永红 《文史月刊》2002,(12):60-61
1944年1月7日,虽是数九寒冬,但晋绥边区首府驻地兴县城内却是人声鼎沸,热气升腾,鼓乐喧天,军民欢欣鼓舞,热烈欢庆晋绥边区第三届劳动英雄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杨剑  霍耀  郭梦 《中原文物》2022,(3):49-57+145
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是一处仰韶时期制陶业特征显著的聚落,经过连续的发掘共清理陶窑42座,其中仰韶晚期陶窑33座,陶窑的数量之多和分布密度之大在其他同时期遗址中较为少见。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晚期遗存最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标本,这为我们研究当时陶器制作与生产提供了实物证据。我们基于周家嘴头遗址发现的陶窑和出土陶器开展了多次的陶器制作及烧制实验,从而对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晚期整个制陶业的操作链技术及生产方式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智效民 《炎黄春秋》2012,(11):63-69
山西兴县蔡家崖的牛家大院,在1940到1949年之间,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如今这里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承担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但是,当一个个参观者来到这里接受教育的时候,却很难想象这个大院在1947年土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父亲被儿子牵着"牛鼻子"挨斗的惨案。这位儿子,就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党组书记牛荫冠;这位父亲,则是牛  相似文献   

19.
<正>陕北我是去了多次了,其中两次是有点特殊的:有一次是1997年春节去的,一个人背了一个大旅行包,在延安和安塞的沟沟峁峁里转悠了13天,拍摄了一大堆现在看起来后悔得要死的照片;另一次便是两年前了,还是春节去的,这次准备的也好,感觉也好,要比上一次春节到陕北满意得多了。  相似文献   

20.
我在晋绥边区“四校”的后“三校”中,连续学习了三年半。在这三年半中,吃黑豆,穿单衣,露天上课,背粮背炭,打柴拾粪,阎家堡整风,乔家沟种地,岢岚山开荒,碧村纺线线,实验区当教员,样样都参加了,没一样脱过空。对于这些艰苦生活、学习、战斗、工作的环境,可以说所有在校的师生,是都经受过的。我着重对碧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情况,作以下片断的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