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灵甫,系原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师长。看过国产电影《红日》的人,都会知道他在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包围几天几夜,惨败身亡。他的遗孀王玉玲定居台湾、美国多年,如今已辗转回到长沙。去年新春,她又把定居美国的老母王罗希韫接回长沙,实现了她落叶归根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一个,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国民党主力整编74师中将师长;一个,是大家闺秀、绝色佳人,也是守寡60年独自抚养幼子的坚强女性。张灵甫和王玉龄,两年婚姻,一世传奇  相似文献   

3.
金宝山 《百年潮》2007,(10):56-59
2007年是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在山东孟良崮丧命60周年。1月14日下午,笔者在上海黄埔同学会会议结束后,独家采访了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王女士时年79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4.
黄滢 《环球人物》2013,(19):38-40
抗战8年,受苦半生,如今被纳入社保范围王光亚,100岁,原国民革命军第5军战士,与战友在昆仑关战役中攻破一个日军碉堡,现居长沙;宋老夯,95岁,1938年参加国民党部队,身体多处负伤,1945年返乡务农,现居河南;陈士麟,93岁,曾任国民党重庆军部警备司令部情报组组长,在昆明一公厕旁住了30多年,刚刚搬进老年公寓;……他们都是留在大陆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用自己的鲜血阻挡过日本人的入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长沙会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经历了数次炮火。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进占岳阳迫近新墙河时,国民党军惊慌失措,以为日军迫近长沙,就下令实施“焦土政策”,将长沙付之一炬。此后,1939年11月至1942年1月,中、日两军在此曾进行了三次会战。1944年6月间,在长衡会战中,长沙又一次遭受炮火浩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我党杰出的隐蔽战线领导人李克农奉党中央指示,出任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在国共两党为共同抗日实行合作的背景下,排除国民党军统、中统顽固反共力量的干扰,在抗战军民的支持下,指挥同志们打击日谍汉奸,取得一些战果。1937年12月中旬,李克农和叶剑英、廖承志、童小鹏、王安娜(王炳南夫人)等一行10余人自南京撤退至长沙,从长沙改乘小火轮抵达已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中心的武汉,开始了新一阶段的战斗。锄奸反谍是当务之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设在汉口原日本租  相似文献   

7.
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了武汉、长沙。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蜂涌来到陪都重庆。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老者,在一名年轻女性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挤下长沙到重庆的轮船,他就是曾被共产党宣布开除党籍,又被国民党关押多年刚被释放不久的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陪伴而行的年轻女性,是自愿在南京狱中照料他生活起居,出狱后成为他妻子的潘兰珍。1938年7月,陈独秀由长沙逃难到了重庆,住进石板街15号川原公司一个姓黄的资本家家里。经过几个月的飘泊流落,陈独秀显得有些疲劳不堪,到重庆后,拒绝许多…  相似文献   

8.
何为 《文史月刊》2008,(11):43-43
宋希濂先生在《星火燎原》撰文回忆陈庚将军时说: “1923年,我在长沙念中学,因听说孙中山先生派人来长沙招收一批青年去广东接受军事训练,便去报考。考试时,谁知和我并排而坐的就是陈庚(湖南湘乡人)。我们被录取,一起到了广州。我们到广州时,国民党正在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决定创办一个军官学校(黄埔学校)。  相似文献   

9.
渠冉 《文史春秋》2011,(4):22-2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些原国民党政府驻外使节纷纷举行起义,加入了新中国的外交行列。如原国民党驻法国大使馆全体外交人员起义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1941年,我在长沙东乡鹿芝岭斐光高小读书,那时,日军已占领湘北,依据新墙河与国民党军对峙,形势危急。学校中有位女老师叫魏振立,中等身材,着装朴素,为人热情真诚,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她教我们唱《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长城谣》、《上起刺刀来》、《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极受欢迎。农村学校设备简陋,只有一架小风琴,她把歌词抄在黑板上,先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边弹风琴边教唱。她的嗓音清亮高亢,唱得严肃深沉,把爱国和对敌仇恨的激情点点滴滴地灌注在歌声中,给我们以强烈感染。我想,我这一生的爱国情结大约就是从这里启蒙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涌现出不少鲜见于史料、口耳相传的传奇士兵。其中,杀敌四五百名的陕西籍士兵曹锡,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铭记的传奇的抗日战争英雄。单兵杀敌数百人曹锡是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二师四旅八团一营一连上等兵,1939年,入伍刚满一年,便担任机枪手。9月22日,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在湖南长沙新墙河王家坊一带,他先后用手榴弹、轻机枪、重机枪打死侵华日军数百人,创造单兵杀敌纪录,他的事迹传到日本,日本媒体《朝日新闻》的报道虽以此为“帝国之耻辱”,但也对曹锡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2.
1941年,我在长沙东乡鹿芝岭斐光高小读书,那时,日军已占领湘北,依据新墙河与国民党军对峙,形势危急。学校中有位女老师叫魏振立,中等身材,着装朴素,为人热情真诚,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她教我们唱《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长城谣》、《上起刺刀来》、《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极受欢迎。农村学校设备简陋,只有一架小风琴,她把歌词抄在黑板上,先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边弹风琴边教唱。她的嗓音清亮高亢,唱得严肃深沉,把爱国和对敌仇恨的激情点点滴滴地灌注在歌声中,给我们以强烈感染。我想,我这一生的爱国情结大约就是从这里启蒙的。  相似文献   

13.
白崇禧原国民党陆军一级 上将,素有“小诸葛”之称。历任过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就是这位“小诸葛”,在抗战期间曾与中共有过一些交往。 1934年5月,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白热化,蒋令湖  相似文献   

14.
沈安娜曾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的一名谍报人员,在她15年的谍报生涯里,11年战斗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蒋介石在国民党会议上的多次讲话,都是由她记录。  相似文献   

15.
1949年7月,解放军构成了对国民党长沙守城敌军的三面包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采取强大军事压力及政治争取的措施,促进长沙和平解放。经过周密细致的策反工作,8月4日,程潜、陈明仁发出有37名国民党湖南军政要员联名的起义通电。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开进长沙城,长沙获得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6.
陈永(以下简称陈):您今年已是87岁高龄,经历两个时代的变迁.这次采访,我想从您最近的生活开始. 王玉龄(以下简称王):2012年,我去湖南看望老兵时摔伤,小腿骨折至今尚未完全恢复,现在靠轮椅生活.近年来,主要社会活动都是围绕纪念抗战和关爱抗战老兵展开,我儿子张道宇和张自忠的孙子张纪祖一起在做关爱老兵的公益项目.现在国民党部队在抗战中的作用终于得到承认,我很欣慰.  相似文献   

17.
1930年9月,毛泽东领导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我作为一名当年参加攻打长沙之役的战士,对战斗中的许多生动情景,战友的英勇行动与流血牺牲精神,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国民党在长沙驻有守军四五万人,凭着坚固的城墙与防御工事,以及帝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教授失踪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侵华日军继续南下,古城长沙再也不是"大后方"了,国民党教育当局下令长沙全市各大专院校内迁。长沙湘雅医学院也不例外。在湘雅医学院这些流亡的师生当中,有好几位外国博士,其中有一名日本外科教授叫渡边四郎,鬓发略显花白,胡须疏朗。他除了教学外,就是关在屋子里写论著,平时难得出来,只是早晚在外面散散步。他信奉中国佛教,每天都在观音菩萨的座像前敬三炷清香。渡边给师生们的印象是一位慈祥、和善、不问政治、治学严谨的学者。  相似文献   

19.
杨飞 《文史月刊》2011,(12):24-24
1938年12月中旬,国民党军警奉令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全城纵火,实行所谓的“焦土抗战”。  相似文献   

20.
筹建国民党湖南省组织机构1923年9月28日,身在长沙的毛泽东给在上海的时任国民党总务部正、副部长的彭素民(国民党左派)、林伯渠(共产党员)写了一封亲笔信(现存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馆,档案号:环4469): 伯渠、素民二位同志: 弟十六日到长沙,政局忽又变化.赵(赵恒惕,当时是北洋政府任命的湖南省省长、湘军总司令——编者注)于廿三日由平江入省,大张布告,恢复省政府;北军一部业已到岳州,前途如何,尚难逆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