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书传记(又称人物传)怎样塑造传主形象,塑造怎样的传主形象.“第二轮地方志书编修行文规范”对此提出明确的要求:“人物传的写作,既要有平叙人物的基本资料.又应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价值、特性的典型事件进行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2.
一、孔子的孝母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对这个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的探讨,评价、众说纷纭。然对孔子的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仁”,“礼”,无多非议。“仁”是孔子思想中一切德行的根本。“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是“仁”的表现形式,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本准则。那么“仁”之本又为何呢?有子(孔子弟子) 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如此,“孝悌”乃仁之根本了。而在孝悌之间,能孝自然能悌,故孝亦可视为仁之本乃至一  相似文献   

3.
兰芳方 《神州》2011,(4):8-9
孟子的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纳入“义”,将“仁义”并举。为何孟子思想中多出了“义’,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了“义”,以及“艾”的内容是什么,本文从以上几个问题出发重点探讨《孟子》“仁义”中的“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它们的涵义是什么?孔子“仁”与“礼”的关系怎样?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力图对此问题阐发一孔之见,并兼论孔子“仁”“礼”思想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籍以抛砖引玉。 (一)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奴隶制趋于解体,封建制兴起的时期。周天子已失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混乱境地。从社会变  相似文献   

5.
《孔圣宗师出身全传》是中国古代唯一以孔子为中心人物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比较严格地遵照史载.将一人言行编成若干故事,演为传记小说,此为首创,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亦属罕见。用通俗小说体例来展现圣人生平与思想,在孔子形象与儒学传播史上意义非凡。但《孔圣宗师出身全传》版本稀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罕为人知,鲜有人论及。本文就该书的体例结构、题材本事与“全相”模式的来源,及其对孔子形象的传播影响略作考论,认为《孔圣宗师出身全传》“年谱式”体例借鉴了《阙里志.年谱》,题材主要出自《孔子家语》,“全相”模式深受《孔子圣迹图》的影响。《全传》使孔子形象与思想更利于被普通百姓理解、接受,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刚 《南方文物》2022,(2):73-84
在海昏画像中没有老子的出现,但是,刘贺时代应该已经有了老子图像。至少是为此后的“孔子见老子图”的细化和丰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和养分。画像中老子的缺失,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对于刘贺而言,主要的不是知不知、有没有老子图像的问题,而是采不采纳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海昏画像与“孔子见老子图”属于两种图像系统。前者为“圣像”系统,是大传统的产物,并与儒籍中的孔子形象相契合;而后者属于小传统中的“神像”系统。那里面的老子以神仙身份凌驾于“圣”之上。这样的“老子”,显然是被大传统所排斥的。海昏画像中没有老子,实为大传统及儒学立场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春秋末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姓孔的吗?不是,孔子是“子”姓,不过,这个“子”字与“孔子“的子不同。前者是姓,后者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孟子、荀子、韩非子的“子”也是一样。既然“孔子”的子是对这位古圣人的尊称,又说他“子”姓,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子子”,却称他为“孔子”呢?这个“孔”又是什么呢?原来,孔子的“孔”是氏。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以姓为标志的家族,其子孙繁衍后,一族  相似文献   

8.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写了那么多历史名人传记,所以也可算是个历史学家。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才”、“杂家”。他的传记作者安德烈·莫鲁阿说:“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他的心保存在国家图书馆里,直到今日。” 伏尔泰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大多是传记,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智慧观念和智慧特征必然凝聚在理想人格的设计上,中国古代的智慧人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具体呈现。三国时魏国人刘邰在《人物志》中说: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层次的人。又说:圣人这种称号,就是指智者当中最明智的人。可见,“圣人”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塑造的智慧人格的最高典范,“圣人”的本义就是与普遍人相比具有高超智慧的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思想家对“圣人”形象的描绘和被尊称为“圣人”的历史人物、传统人物,来把握中国古代智慧人格的基本特征。一、“条能”“各扬”“多能”、“多知”是智…  相似文献   

10.
每次读《名人传记》刊载的文章,跟随作者的文字游历诸多名人的人生旅程,我总是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某日饭后小憩,翻到《叶嘉堂: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一文,读后不得不深感佩服:这样一位颇具诗心与诗才且家世不俗的女性,为何回国教书会是她做出的唯一的选择呢?其中的无奈和果决从何而来?以时间为轴,以诗词为脉,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一个与诗歌与教育相伴相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碎片化”在今日已成历史研究热议的话题,而且,明显是批评的声音居多。问题的存在,或许谁都难以否认,关键是成因为何?又如何面对?依拙见,“理解”问题之由来,或是对此进行“反省”的必要前提。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略加说明的是,史学研究中所谓的“碎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谈谈“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和译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们的书籍和报刊文章中,欧洲历史上的Renaissance(原文为法语,相当于英语的rebirth、Revival和俄语的,意思是“再生”、“复兴”),被称作“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是否恰当?是否应该继续沿用下去?我觉得颇需商榷。 一般的人们,照汉语的词义,很容易把“文艺复兴”理解为“文学艺术的复兴”。然而,在欧洲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3.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后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除了“仁”的政治内涵外,孔子的养生观也是以“仁”为本的。在如何健康长寿上,他最先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 仁者何以能长寿?按照孔子的观点,“仁者”指的是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种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德高望重,宽恕厚  相似文献   

14.
韩瑶 《神州》2012,(26):1-1
从桃园结义到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然而,在折戟沉沙的历史长河中,为何关羽却不像其他历史人物一样如昙花一现于青史之上,而被后人敬仰成"忠"与"义"之神呢?本文通过对关羽人物性格与形象的分析,与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相结合的方法,来浅析为什么现在人们还存在关羽崇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及祭孔乐舞王昆山东曲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1984年开始,为形象地宣传孔子及其思想学说,展示孔子故里的艺术特色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曲阜首创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并在...  相似文献   

16.
姜金言  苗威 《史学集刊》2023,(6):98-108
神功皇后在元日战争、丰臣秀吉侵朝乃至二战时期均被当时的日本政府奉为“精神偶像”,《日本书纪》作为最早记载神功传说的官修史书,在其传说的塑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日本书纪》塑造神功皇后形象时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删改神功皇后世系以保证其子应神天皇即位的正统性;将神功皇后记载为“摄政”,挤占了原本在神功执政时期最有可能作为摄政的武内宿祢的地位,将“摄政”归为皇室成员所有,并在“三韩征伐”传说中增添了大量维护统治集团尊严及天智系君主合法性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演变,对神功皇后的形象塑造不再局限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正统性,而逐渐将其改造为日本对外战争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5,(10)
“扬州师傅”是扬州“三把刀”从业者在海内外自然形成的称号,扬州烹饪、沐浴、美发行业人员以此为荣。然而,目前此称号却经常被冒用。日前,扬州市商贸局召开“关于评定  相似文献   

18.
"一只狗能够靠衔住空中的球这样的技艺赢得人们的宠爱与赞赏,那么我也是那条狗,我的球则是电影",当著名传记作者钱德勒问费德里科·费利尼为何从事电影事业,他微笑地如是回答。也许在一些人眼中,费利尼的电影只是充斥着丰满的女人、堕落的狂欢以及肉欲的情色。但是,在这些影像背后,费利尼总能准确触摸到了都市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被西方称作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一生获得5次奥斯卡奖。当他1993年逝世的时候,意大利举国哀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相似文献   

19.
曹建国  张玖青 《江汉考古》2004,(2):83-88,47
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它与孔子“智”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写作所关注的焦点。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反映了孔子“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楚宁 《文物》2022,(3):52-63
<正>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一件(套)与孔子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上绘写了孔子与弟子的图像、传记。出土时因该文物的漆木结构近屏风,故暂名为“孔子屏风”;后考虑到随出青铜大方镜及铭文《衣镜赋》,又更名为“孔子衣镜”[1]。为描述方便,本文称其为“孔子镜屏”。该文物情况复杂、意义重大,本文依据考古资料、文物保护数据等绘制摹本,对其形制进行复原,并对其性质再做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