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特拉波《地理学》的叙事范围涉及他所知道的"人类居住世界"。《地理学》的史料来源主要有:斯特拉波实地考察所得史料,同时代人提供的史料,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在选择史料方面,斯特拉波提出了颇有特点的考信方法。  相似文献   

2.
斯特拉波是生活于公元前后罗马东部行省的希腊地理历史学家。其《地理志》叙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世界"及各地区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将罗马征服以来的"世界"面貌集中呈现出来,迎合了帝国初期自罗马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的需求。同时,他充分吸收并批判继承希腊学者的研究,尝试探讨人类居住"世界"的范围及其边界等问题,成为古希腊地理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地理志》由此展现出两个相互联系却不完全重合的"世界",这源于斯特拉波兼顾帝国整体利益和地理学专业研究的考虑,显示出他将希腊学者所知的"世界"嵌入到罗马征服和统治的"世界"中的努力。《地理志》的文本证据表明,斯特拉波笔下的"世界"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也展现了作者对帝国初期希腊—罗马文化聚合趋势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引论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如斯特拉波(Strabo)的《地理书》、梅拉(P.Mela)的《地方志》、马林(Marinus)的《地理学导论》和托勒密(C.Ptolemy)的《地理志》等等。书中对东方世界的描述令人瞩目[1]。最让人惊叹的是保存至今的托勒密世界地图,上面不仅标出许多印  相似文献   

4.
本期寄语     
正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吕厚量的《古典时代西西里文明边疆形象的二重性及其历史源流》在梳理古典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西西里文明边疆形象的变化,指出由正面到反面的这种转化折射出古典盛期雅典知识精英政治立场与蛮族观念的变化。陈莹的《斯特拉波与罗马帝国初期的"世界"》认为,斯特拉波《地理志》所构建的"世界"既反映出作者对前人地理知识的批判与继承,也折射出作者迎合罗马帝国政治需求的主观意  相似文献   

5.
王兴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他是中国新人文地理学的倡引者与践行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用现代新人文思想引领中国对空间对偶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学理。具体表现在倡导探讨空间(或地点)社会-文化空间秩序的构成规律,引领对人文空间的社会公正与价值尊严结构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他力践中国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社会空间基础、结构与解构及其规划的系统理念与原理。他的以上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以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等四大领域的系统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生前在王兴中先生的前三部代表性力作《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和《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序言中,赞称填补了该三大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一书为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想。不仅如此,王兴中先生运用新人文思想对旅游资源景观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先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文地理研究,成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生力军,通过他的具体工作,创办了我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杂志《人文地理》,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2001-2010年,在王先生的带领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几乎年年召开,积极地促进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王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册。  相似文献   

6.
张相文(1867-1933)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早期倡导者和一位爱国民主主义者。他编写的《地文学》、《地质学教科书》以及许多关于我国北方的地理考察报告、他创建的我国最早期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出版《地学杂志》,对于地理学向现代科学方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关于他对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和在我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前些年上海师范大学张天麟教授和北京大学林超教授曾分别著文论述,并且已经得到我国地理学界的公认。他翻译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万法精埋》(现译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关于《尚书·禹贡》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李希霍芬对《禹贡》可信度的重建,利用地理学方法对"导山"、"导水"篇的研究,还对西方学界有关李希霍芬对《禹贡》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李希霍芬是最早从地理学角度出发,以实地考察为主,文献解读为辅研究《禹贡》的西方学者,他的研究为西方《禹贡》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汤茂林  金其铭 《人文地理》2011,26(4):153-160
李旭旦先生是人文地理学家、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几代地理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执着,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上他强调人地协调论和统一地理学,提倡区域研究,致力于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创办《地理知识》杂志,曾任德国《GeoJournal》杂志编委,主编《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册)、《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文地理学概说》,提出白龙江是我国西部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科学论断,主张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攻方向,重视野外调查,晚年他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约翰斯顿(R.J.Johnston)是英国当代著名地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人文地理学当代史研究,《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与他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为其代表作,在国际地理学界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0.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溪 《人文地理》2014,29(4):8-12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来源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本文侧重于对他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现象学和符号学三个领域,探索这些哲学思想如何或明确或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人文地理学观念。实用主义主要启发了他"日常经验"及其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关注,符号学为他阅读建筑和城市的一些地理特征关系提供了帮助。而现象学则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了他,从他最初批判地理科学的数学化方法,到后来他对时间和知觉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感问题,均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展开。此外,他以描述和归纳呈现一个"人"的地理经验的视野,也源自与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主张。本文最后提及中国哲学和智慧对他的影响,他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使之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凡 《旅游纵览》2013,(10):253-255
本文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通过对1988年以来《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将教材内容体系划分为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三种类型,并指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问题。基于笔者长期的《旅游地理学》教学和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实践,提出对《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的思考。《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  相似文献   

12.
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运输条件、贸易和市场等商业活动区域特点"①。商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它的发展较早,是经济地理学的前驱。在古代奴隶社会,为了适应希腊、罗马商业贵族对外贸易和殖民的需要,就产生了《商业指南》、《商路图》等等。"新大陆"和"新航路"被发现后,商业地理著作更受欢迎,如孟斯德(1489-1552)的《宇宙学》就是一本记述交通、位置、物产的记述性商业地理书,从1544-1650年就印46版,译成6国文字。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史记》一书的地理学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和评价,认为除《河渠书》和《货殖列传》而外,散见于《史记》全书的地理学资料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天地人合一的大地理观、囊括中外的大视野和原始察终的动态地理现构成了司马迁完善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司马迁不仅对中国古典地理学有开创之功,其地理学思想更对后世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恩涌  曹诗图 《人文地理》2016,31(6):159-160
正"中国人文地理丛书"重大知识工程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中国民族地理》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潘玉君等著《中国民族地理》系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院士主编的、代表中国现当代人文地理学最高水平系列学术著作的"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的一卷,是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资助项目。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阐述了中国民族地理问题。《中国民族地理》是国内外第一部  相似文献   

15.
A.贝克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并不陌生的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家。关于他的生平,他作为终身院士(life fellow)的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网页有专页介绍①,他作为主编之一的“剑桥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单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网页也有简短介绍②,我也曾撰文介绍③。贝克在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他“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最关心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地理学者之一,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④。他于2003年出版的《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⑤(以下简称《地理学与历史学》)一著…  相似文献   

16.
张冬秀 《人文地理》1992,7(1):81-81
中国地理学会、陕西省渭南地区计委、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国土开发与整治》及《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8日-23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  相似文献   

17.
1976年,人本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本主义地理学"这一称法。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出现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人本主义思潮所带动,其通过关注人类自身状况而反映出与地理学学科的其他分支息息相关的各种现象,因而从属于地理学。段义孚将融合了地理学与哲学的、曾被称为"地理知识学"的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段义孚认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实质性核心,也是一直以来推动其进行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动力。正如人本主义研究以人类的经验、意识以及知识为出发点,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对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追溯段义孚人生经历中对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经典著作,指出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共同促成段义孚人本主义关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1882年与1891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发表《人类地理学》第一卷与第二卷,着重探讨了地球表面的居民分布格局、人类迁徙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地理学影响等,由此人们开始将地理学从对自然的描述转向对人类活动的研究。此后,出现了以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地理学的独特性质》《人文地理学原理》等)及其弟子白吕纳(《历史地理学》《人地学原理》等)与阿尔贝·德芒戎(《法国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问题》)等为代表的乡村地理  相似文献   

19.
赞比亚地理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是在赞比亚独立两年后的一九六六年,赞比亚大学成立时诞生的。但地理学研究则早已在北罗德西亚地区进行了。剑桥地理学教授弗兰克·德贝纳姆的后继人H·C·达比早在1929年就首次访问了赞比亚,他在《地理评论》(1932)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和所著《早期开拓地》一书中的一章都对北罗德西亚开拓模式及有关问题做过论述。原爱丁堡大学地理学教授A·G·奥格尔维(1887-1954)曾  相似文献   

20.
张骁鸣 《人文地理》2013,28(6):29-35
大卫·哈维在收录于其《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文集中的《从空间到地方,再回看》这篇文章中,对他所谓的马丁·海德格尔"地方建构"思想进行了批判。通过忠实地引用哈维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分析其各自观点形成的背景并提供依据,本文详尽揭示了哈维在勾勒海德格尔思想这一学术工作中的操作细节,即他实际上大量使用了重排引文、重组素材、偷换主题、"视而不见"、模糊处理等做法,"制造"出一个需要批判的所谓海德格尔的"地方建构"思想,从而对自己所要提出的"地方建构"思想加以支持。仅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海德格尔有他自己的"地方"和"空间"思想,但并未明确讨论过甚至从没有提到过哈维所关心的"地方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