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强 《文史春秋》2013,(4):16-20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是浙江余杭人,然其一生大半时间在上海度过。《苏报》案发,章太炎一时名播海内外。章太炎晚年移居苏州,两年后在苏州逝世。1936年6月14日上午7点45分,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因鼻咽癌并发胆囊炎、气喘病等症,在苏州锦帆路住所走完了他风云激荡的一生。章太炎一生著作丰盛,留给  相似文献   

2.
叶恭绰是民国名人,学问好,官做得也大。先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做过交通部长、铁道部长。叶恭绰官做得大,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用眼下时髦的话说是会公关。试举一例,即他到处认同乡。他祖籍广东番禹,生在北京。于是他碰到广东人认同乡,碰到北京人也认同乡。少年时代,其父在江西做官,他侍父左右,于是遇到江西人,他也认同乡,说自己自小在江西长大。所以受到萍乡人、与梁启超一起组织强学会的文廷式的赏识。碰到苏州人,他也能认同乡,套近乎。他说他的先祖就是宋代词人苏州叶石林,所以他与苏州人当然是同乡了。同浙…  相似文献   

3.
1969年10月16日下午,林彪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来到苏州。林彪到达苏州,住进南园1号楼。两天后他就将值班秘书张云生叫进去,让他记下他对黄永胜的6条指示。当时黄永胜是中央军委办事组的负责人。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林副统帅第一号令》。10月19日,毛主席在听到关于《林副统帅第一号令》的报告后,只说了两个字:“烧掉。”林彪半年后离开苏州时,踌躇满志,他正做着当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副市长任上为官10年,他最为得意的"作品",不是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而是"把很多理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就听说臧炳耀患病,一度病势沉重,原以为过了寒冬,入春以后会慢慢恢复。不料前几天过文学山房旧书店,江澄波告知臧炳耀已于3月15日病逝。说起臧炳耀,对于上世纪中后期在苏州古旧书店买书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他退休逾十年之后,提起的人却渐渐少了。作为近年来苏州古旧书业两个硕果仅存的老人之一,他见证了文学山房由私转公,文革中古旧书店的暂停与重开,多种宋元善本的购入与转售,他的存在,对于研究近代苏州的古旧书业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此前在苏州本地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臧炳耀的采访,但主要介绍他年过古稀,仍承揽古书修补业务,对他55年  相似文献   

6.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2,(4):97-102
苏州文庙、府学创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是北宋第一所官办州府级学府.创建者是闻名遐迩的政治家范仲淹.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当时他为了培养家乡人才,相中了苏州城内的风水宝地“卧龙街“(今人民路),在此创办了苏州文庙府学,这也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府.……  相似文献   

7.
<正> 8月8日下午4点,我们和本刊华东工作站的李巍乘坐旅游大巴从无锡赶到苏州,住进了由苏州市旅游局事先安排的苏州饭店。苏州市旅游局与苏州饭店同在一个大院内,没过多一会儿,市场处的周处长一行就赶来了,我们很快进入了话题。"以前来过苏州吗?"周处长问。"10年前到过,但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他又问,"苏州的主要景点都去过了吗?"去过,但印象不深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看一看苏州有特色的和新开发的景点。"他想了想,"那就去山塘街和陆巷吧。"第二天上午9点,在苏州市旅游局田坤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苏州饭店出发,穿越繁华的市区,很快就到了山塘街。  相似文献   

8.
“老苏州茶酒楼”在苏州的酒楼饭店中当排列第几?没人作过调查统计。但因为它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开的茶馆,且是地道的“苏式”,于皇,“老苏州茶酒楼”便成为苏州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美食家”为你点将苏帮菜,老苏州茶酒楼当姓苏。以一部中篇小说《美食家》驰名海内外的陆文夫,对于苏州传统的饮食文化自有一番独到的研究。而在他发起建造的老苏州茶酒楼,更是集正宗苏帮菜肴、点心之精华,甚至散落于苏州民间之菜系。这座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南角十全街上的老苏州茶酒楼,为一座约六百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抬眼所见,门楣上方高悬一丈余…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苏州体育界有“三杰”:魏旭东、谢剑新、马治奎。排名第一的便是名振吴中的魏旭东,在当时的苏州城里几乎妇孺皆知。人们尊称他为“魏教习”或“魏先生”。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苏州医学院旧址——苏州中学教育集团建筑工地的大门,一座清末状元张謇半身铜像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苏州医学院前身——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始人。苏州医学院自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其建制虽然消失,门牌号如今也发生变更,由苏州市人民路48号变更为708号,校园亦由苏州市政府划拨给苏州中学,但其八十八年的办学历程,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潘裕钰男,1944年5月生于江苏苏州。1962年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工艺美术专修班。1973年起在苏州京剧团任舞美设计,1980年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搞创作设计、1984年起独立组建苏州版画艺术创作研究室,任副主任1992年成立苏州版画院任院长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潘裕钰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擅长版画制作。作戏剧人物画也有20余年的经历,他从速写入手,用中国画的笔墨造型手法来塑造既有舞台气…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江南进士在地域分布上,苏州府考中的进士数量之多,为他府所不及。明清苏州府科甲如此兴盛,与苏州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从其内部分布来看,却极不均衡。本文对明清时期苏州府地区进士的数量、地域分布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并初步探析了其进士总数众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梦寻江南     
据《清史纪事本末》记载,乾隆即位不久,听说苏州的景色美如天堂,很想去江南巡游视察,就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做先期调查。而讷亲很不赞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化给乾隆的回奏中把苏州虎丘说成一个大坟堆、把苏州的河道描述得臭不可闻,期望乾隆就此打消南巡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正叶:中国建筑史上有一面旗帜,就是苏州人蒯祥,我听说有"北鲁南蒯"之说,是吗?孙:"北鲁"指鲁班,他发明了锯子等木匠工具,"南蒯"就是指苏州的蒯祥,他奠定了中国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他的作品至今为世人称颂。叶:我们来说说蒯祥吧。孙:蒯祥,出生于苏州香山一个木匠家庭,从小受环境熏陶,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十五年兴建皇宫,二十多岁的蒯祥应召到北京。史书记载,蒯祥精于建筑构造,"用尺准度不差毫厘",他擅长宫殿装銮,把具有苏南特色的苏式彩绘和陆慕御窑金砖运用到皇宫建设中去,他还  相似文献   

15.
<正>曹雪芹对苏州情有独钟,苏州的风物人情常常流露在字里行间,诸如苏州女子、唐伯虎的艺术、昆曲家班和苏州评弹、苏绣台屏、贡品花露、泥塑捏像等,这些苏州文化元素成为读者体验《红楼梦》的视角之一,既是曹雪芹与苏州交集的记忆闪回,也是他为《红楼梦》营造出的苏州蜃景。不管是“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型,还是“假拟妄称”的精神寄托,是辛酸的经历演化为梦幻的故事,还是荒唐的文字反映出本质的真实,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表达,也是我们对《红楼梦》无法挥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我所知道的蒋仲川先生丁宗琪忆述丁蘖整理蒋仲川先生,苏州名人、泉界先贤也。他是引导我对千姿百态的中国钱币终身痴爱的导师之一。我待他亦师亦友,交往是我所永远难以忘怀的。蒋仲川先生生于1890年阴历正月初六,其父蒋季和先生为清末苏州著名士绅,仲川先生在年轻...  相似文献   

17.
1942年春天,汪精卫得意洋洋地乘坐他的“海鹣”号专机到苏州视察“清乡”,伪宣传部长林柏生为了采访新闻方便,要我陪同他乘汪的专机同赴苏州。汪精卫对伪军和民众集会的演讲,除了反复“大东亚战争”、“东亚共荣圈”一套卖国滥调以外,还有一些企图整顿伪区内军心民心的言词。  相似文献   

18.
陆凯,字智君.三国东吴名将、大都督陆逊的家族子侄.出生于江南水乡的苏州。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自幼极好读书。经史子集皆通晓悉知。更能吟诗作画,堪称苏州风流才子。他与同窗好友范晔兴趣相投.经常结伴到名山大川去游览.吟诗答对。  相似文献   

19.
博古,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1907年6月24日生。今年是他诞辰90周年。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少游)的后代。1925年,五卅运动的怒潮席卷全国。秦邦宪18岁,在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读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学校的学生会会长和苏州学联领导人之一,积极推动了苏州、无锡各界对五卅惨案的声援活动。同年,考进上海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党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有了个俄文名字поголеров,博古就是这个俄文名字前两个音节的译音。1930年5月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干…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人文苏州,没有谁会忘记唐伯虎。苏州古城的大小名胜,都留传着唐伯虎的历史故事,对信佛习禅的唐伯虎来说,苏州的禅院园林也是他时常光顾的地方,其中寒山寺与虎丘寺尤甚。晚年的唐伯虎,常与文徵明、祝枝山等好友到虎丘寺,而唐伯虎书法也因其一世的坎坷,使其在寄情于翰墨之中,增添了虎丘的剑气和寺院高洁的禅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