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刘劲松 《安徽史学》2003,(3):45-48,54
第一届国会选举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从各政党对选举问题重视、政党候选人争取选票方式以及选民投票心态等方面对此次选举加以评析,借以说明它基本上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各选民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倾向。从总体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选举。  相似文献   

2.
选举是一种程序,一种过程,一种手段。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是一次西方式的议会选举在中国的大演习,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催生和引发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政治变迁,也酿成了从未有过的剧烈对抗和较量。  相似文献   

3.
张永 《安徽史学》2007,(4):53-60
民初国会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暴力方式的政权角逐.以国民党、共和党为代表的各个政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竞选方式和竞选策略,其中有暴力、行政作弊等恶性的方式,有舆论斗争、金钱作用等中性的方式,也有公开演说、政党组织、法律诉讼等良性的方式,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总体来说这是一次具有合法性的选举.民主制度需要深层的现代政治文化为依托,从传统"一元文化"到现代"多元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转化过程,竞选中暴露出的政治文化缺陷预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的道路必定曲折艰辛.  相似文献   

4.
奉天省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初国会议员的选举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选举,是真正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意义的选举,因此,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奉天省的选举来看,虽然有各种问题存在,但基本上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被揭示出来后,有的经过协调,重新举行选举,有的进入诉讼程序,具备了一定的公开性。通过国会议员选举这个平台,各个政党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竞选活动,使民初政坛首次出现了多样的政治声音。从奉天省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的实际过程来看,基本上体现了现代选举制度的法制化、公开化、规范化原则。但我们也看到,这次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民占人口比例过低、选民漏登记、选举管理疏漏、竞选失范等等问题,都说明中国的选举制度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正安福俱乐部(成立于1918年3月,位于北京安福胡同,是依附于皖系军阀的政客集团活动场所)在民国史上,声名狼藉。多半是因为跟这个俱乐部有关的国会,在选举方面有太多的污点。1917年的夏天,在打败复辟的张勋,三造共和之后,段祺瑞如愿以偿地控制了北京政府。临时接任总统的冯国璋斗不过段祺瑞。各个省  相似文献   

6.
夏鼐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起来纯属偶然,以1948年时夏鼐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或许与当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扯不上关系,他只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名普通的副研究员,一个偶然的机缘却使他与第一届院士选举产生了联系。1947年初夏,完成北京大学复校工作,托着疲惫身躯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要去美国医治高血  相似文献   

7.
从徐树铮函电看徐树铮与1918年国会选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会选举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国家的民主主要体现在选举,而在1918年国会选举中,各派系之间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贿赂、指令等方式拉拢选举人;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制定候选人等方式,以确保当选,从而达到种种个人和集团利益。安福系领导人徐树铮就是通过上述手段操纵本次选举,使得民国民主政治陷入种种危机。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政党政治、民主选举只是一个幌子,是军人干政、一党专政的一种变异的民主外衣。  相似文献   

8.
国会选举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国家的民主主要体现在选举,而在1918年国会选举中,各派系之间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贿赂、指令等方式拉拢选举人;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制定候选人等方式,以确保当选,从而达到种种个人和集团利益.安福系领导人徐树铮就是通过上述手段操纵本次选举,使得民国民主政治陷入种种危机.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政党政治、民主选举只是一个幌子,是军人干政、一党专政的一种变异的民主外衣.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七年初冬,中华民国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国民党统治的广大地区相继展开。当时我是正安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们的校长王作朋,是正安县的四名代表候选人之一。选举期间我们全校师生全部出动,为之宣传、拉票,结果王作朋当选,出席了一九四八年三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国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0.
朱洪涛 《百年潮》2014,(3):51-54
历史上1948年是一个不安定的年份,按照傅斯年的说法,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还要选举第一届院士。虽说院士选举已经筹划多时,但傅斯年知道若选举之事操持不好则中研院有垮台之险,但已决定要选,只有“竭力办得他公正、像样,不太集中,以免为祸好了”。其实自蔡元培院长去世后,“中研院”历届评议会对选举院士一事多有磋商,由于种种因由迟滞。1947至1948年才开始着手首届院士选举事宜。迟滞原因之一是首届院士选举很困难,要兼顾各方实属不易,最后根据《中央研究院组织法》第六条的规定,第一次院士选举由评议会代行其职权,也就是评议会负院士选举事宜之责。  相似文献   

11.
国会.是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产物.由两个以上政党的当选议员组成.选举国家元首.任命内阁.制定宪法、法律.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中心。清末光绪皇帝变法维新.试图引进西方的政治体制,于1907年8月颁发设立资政院的上谕.“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是带有议会性质的机构.对皇帝起资议作用。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设立了两院制的国会,名义上维持着“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国会和政府都为北洋军阀所操纵。本文拟对民初——1912年至1914年间存在的国会概略论述。这一时期的国会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各省都督府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东、西德统一,德国人想建立一个地标,以作纪念。他们抚心自问:经历过数十年的政治争斗、战乱、分分合合的折腾和苦难之后,归根究底,什么才是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 反复思量之后,他们最终认为,经历过纳粹和专制独裁统治期的黑箱、密室政治,阳光之下,“高透明度”的政治,才是他们最最应该珍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里 《民国档案》2017,(1):67-74
国民党一大代表选举着眼于未来的国民党改组规划,而非现有的党员分布格局。因此国民党一大采取了地域代表制,结果引发了代表名额之争。在组织尚不完善、党务重心仍在广州与海外的背景下,选举纠纷通过孙中山增加指派代表名额予以仲裁调解。而国民党二大,是在孙中山去世后,国内党务在国民政府、革命军与群众运动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的代表选举采取了混合代表制,为政府、军队与群众运动中的新兴党部配置代表名额,并通过中央党部指导监督各地代表选举,更具包容性与规范性,体现出国民党改组进程中代表群体的组织化、部门化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西山会议派在上海主持的"二大"则在代表选举中延续了一大的模板,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日本第41届众议院选举引发的思考李阁楠1996年10月20日,日本举行了第41届众议院选举。这次大选可以说是对1993年以来日本政治变革的总结,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自民党在这次选举中获得239个议席,比选举前增加28个议...  相似文献   

15.
张永江 《清史研究》2004,(2):113-116
20 0 3年1 0月2 7-1 1月3日,笔者参加了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清史学术研讨会”,并参加了会议期间和稍后在台北举行的两次有关《清史》纂修的座谈会。这几次会议是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两岸学者间关于清史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相信会对两岸未来的清史研究及国内已经上马的《清史》纂修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试就几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作一综述,供同仁参考。一“第一届清史学术研讨会”2 0 0 3年1 0月2 7-2 9日在台湾东北部风光旖旎的阿玉山上召开。主办者佛光大学是台湾数年前才成立的一所佛教色彩浓郁的私立大学,…  相似文献   

16.
我刚从桂剧团回来,新来的通讯员小黄(他是广西民主党派的家属,暂时安排作此工作)告诉我说:“南宁来了个大主任,叫秦似,住在李宗仁公馆(这时已改为招待所),要你赶快去见他。”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间,全国18个戏剧团体,戏剧界百分之九十的代表人物都到了武汉。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大家为了中华全国戏剧界大联合,于是,由阳翰笙、王平陵发起,洪深、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的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盛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组织上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机构从此产生;同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基,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作了全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正1951年3月,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党中央决定组织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从准备入朝、前方慰问,到回国总结、赴各地汇报,前后历时3个多月,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是1951年3月12日在北京组建的。慰问团成员包括各党派、各团体、各界民主人士、民族资本家等,并带着若干个文工团、曲艺队、杂技团共  相似文献   

20.
丁金栋 《文史春秋》2009,(10):55-56
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参加会议的共14个党派团体364名代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等和各民主党派领袖、著名无党派人士参加了会议,其中有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程潜等。笔者所在的中共警卫师与北平市纠察总队担负着政协会议的警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