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江苏乡镇工业在全国是很具特色的,写好江苏省乡镇工业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后人研究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留存珍贵的资料,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8年7月我接手《江苏省志·乡镇工业志》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乡镇志文献为研究对象,对1983年以来发表的乡镇志研究文献情况等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志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文献期刊主要集中在方志类和史志类;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地方志工作机构和高校,且多为个人研究成果,各研究机构的合作度不高;文献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发表的文献量较多,部分地区尚无相关研究文献发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镇旧志的研究、乡镇志编修工作的探讨、新编乡镇志的意义以及新出版乡镇志的宣传评价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质量、研究空间分布等方面对乡镇志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江苏乡镇工业在全国是很具特色的,写好江苏省乡镇工业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后人研究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留存珍贵的资料,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8年7月我接手《江苏省志·乡镇工业志》(以下简称“乡镇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前后经历了组织发动、搜集资料、撰写志稿、审改总纂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李同明 《攀登》2000,(1):15-20
近一两年来,我国中部各省乡镇企业普遍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以推广乡镇工业股份合作制为基本形式的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各省乡镇企业的改制与转机。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改制后的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改制后的运行情况表明.乡镇企业并非“一股就灵”、’‘一股就活”。相反,改制后的股份合作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不景气,其中有相当一些企业陷入困境与危机。显然,我国中部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探索影响乡镇股份合…  相似文献   

5.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理论方法指导下计算石羊河流域道路网密度,分析了道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GDP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网空间依赖-偏好指数分布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的道路网密度以金昌市、武威市为中心向外发散,道路网密度呈带状分布,从南部天祝县城延伸至金昌市金川区。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网的依赖性很强,其中超强依赖或超强偏好的乡镇有2个,强依赖或强偏好的乡镇有28个,中等依赖或中等偏好的乡镇有44个,较弱依赖或较弱偏好的乡镇有24个,弱依赖或弱偏好的乡镇只有7个;道路网依赖-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差异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6.
1979年起.中国改革开放为扬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机遇。1979~1988年,扬州市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工业为主变为以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为主。1988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81.06万人,比1978年增加49.99万人,增长160.89%。1989年,为控制经济过快增长,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1989~1991年,扬州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减少。198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78.18万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珠江三洲为研究区域,以顺德市北窑镇为实例,就乡镇工业发展对一个镇域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一些乡镇工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增长极",通过前后项生产联系有效地带动地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从而形成地方的多种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体。因此,地方政府在选择其经济增长极时需对其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前后项生产联系作周密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南朝鲜从1984年开始,把大力兴办乡镇工业,置于国家开发战略的重要位置。迄今已相继建成一大批乡镇工业基地,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农工产品出口等方面成效显著。具体作法在农村、渔村开辟专门的中小型工业区,给以集中扶持,使其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干力量。每个农工地区的面积为6.5至10公顷,容纳10至15家中小企业,平均吸收3,000余名农民或渔民就业。乡镇企业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主,而在条件具备的偏远落后地区,也可发展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既可由当地自筹资金和吸收城市资本、技术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促进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青海省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谈点个人的粗略看法。青海乡镇企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90年代以来,青海省乡镇企业获得了相对快速发展,199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9.35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村牧区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利税人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为青海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经济结构上看,农村工业结构和农业内部…  相似文献   

10.
工业旅游项目策划研究——以山西丹朱岭旅游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是近年来各工业企业开发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情况及旅游项目策划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其次以山西丹朱岭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工业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工业旅游项目产品策划、营销策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工业旅游项目策划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与城市群作用关系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关中城市群制造业产业为例,采用EG指数和区位熵法,定量分析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演变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关中城市群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较高,其中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水平在降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虽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关中城市群从中心城市到外围区域依次形成了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呈现出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群规模等级分异相一致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12.
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广亮  甄峰 《人文地理》2009,24(5):87-91
本文在绿色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热点的背景下,提出在江苏省北部沿运河地区适宜重点发展绿色产业。首先分析了苏北沿运河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支撑条件,进而提出了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发展战略中重点分析绿色产业选择方法和提出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循环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并指出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这对明确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形成苏北沿运河地区特色的绿色产业品牌,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打造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新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各城市工资及其它社会经济数据,探讨了市场潜能、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制度改革等因素对城市间各行业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市场潜能对各行业工资水平的增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除消费性服务业外,各类产业集聚对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制造业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也已开始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带动公共性服务业工资的提升,而公共性服务业缺乏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反哺;产业集聚对消费性服务业工资缺乏带动作用。③在控制变量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工资水平的带动作用逐渐弱化;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工资水平的带动作用较高,而对制造业影响较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工资水平的带动作用仍未体现;政府市场干预能力的提高仅带动了公共性服务业工资的提升,而外向度的提升则仅对公共性服务业缺乏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用地现状图等数据,借助ArcGIS软件,采用斑块聚合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对1995-2013年长春市居住与工业空间演进的耦合性进行了测度,发现: ①长春市居住、工业与城市用地分布的“离散化”趋势明显,其中居住用地的斑块聚合指数波动幅度较大;②从居住与工业用地“中心-外围”分布特征来看,三环以内居住与工业用地呈现明显的“逆协同”演变规律,二者的用地密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③从居住与工业用地格局演进来看,二者布局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从成长路径依赖、政府调控引导、市场经济驱动、科技创新带动、空间主体的决策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居住与工业空间演进耦合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图们江地区的产业开发既是一个当地原有产业的成长过程,又是中俄朝三国经济发展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的过程。为此本文讨论了地区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而提出了地区产业开发的原则、主导产业和产业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东山—茅山"样带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乡村产业POI数据,利用圈层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乡村产业及其多样性分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旅、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始在乡村布局,在近郊区和乡镇中心周边组团集聚、沿交通放射布局特征明显,总体上呈现"距离衰减"趋势,且不同产业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分类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现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如何识别和选择产业集群则是困扰决策者和研究者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综合应用LQ法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法,尝试性地进行了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研究,结论显示LQ法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丹 《人文地理》2012,27(6):19-23
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针对区域经济非均衡中出现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增长收敛三种表现方式,分类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或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或测度了非均衡程度,或完善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该领域的发展空间。文章的最后进一步提出需要将挖掘微观因素、将社会性变量纳入模型、拓宽研究尺度等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大都市区物联网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厘清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规律对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分析了上海市物联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结果发现初创期物联网企业在郊区集聚,随后向郊区其他区域扩散,并呈现出从单极向多极集聚转变的空间演化进程。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探究上海物联网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和企业集聚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产业发展初创期,企业区位选择受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影响,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在随后的兴起期,产业集聚效应对新企业的入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