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高扬来访     
《神州》2008,(7):64-68
会见米高扬是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的一件大事。1948年5月,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准备派一位有威望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来听取中方的意见,这位代表于1949年1月31日到达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就是我们早已知其名的A·米高扬。  相似文献   

2.
马贵凡 《百年潮》2003,(1):71-76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大林问题持什么态度?报告是怎么起草的?报告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赫鲁晓夫回忆录、米高扬回忆录的出版,以及俄罗斯现代文献保管中心(即现在的俄罗斯国家现代历史档案馆)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的解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迄今他们已在《近现代史》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披露了秘密报告出台的内幕。  相似文献   

3.
辛岩 《史志研究》2000,(1):48-50
在1947年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毛泽东即曾准备访问苏联,但因故未能成行。1949年1月底、2月初,苏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但他称自己是受斯大林之命带着耳朵来听意见的,并未就有关问题转达苏共中央的意见,或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  相似文献   

4.
马振犊  林周佳 《世纪》2022,(5):64-67
<正>1930年代初,正当在上海的中共临时政治局被国民党中统特务破坏,造成很大被动之际,党在江西瑞金领导建立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央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革命形势蓬勃向上。一、党中央决定召开大会1931年10月,经过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央苏区范围不断扩大,为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奠定了基础。上海党中央决定在江西瑞金苏区中央局驻地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性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继续斗争。  相似文献   

5.
1949年1月31日,毛泽东在与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因为帝国主义分子的铁蹄践踏过,解放后,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 "脏东西",指美国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外国兵营.  相似文献   

6.
随着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档案的陆续对外开放,《米高扬就1949年1~2月的中国之行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提交的报告》已经通过享有使用俄罗斯总统档案“特权”的安·列多夫斯基(前苏联资深外交官、现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挖掘而公之于众。1米高扬“报告”公开发表后,在俄罗斯和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一些人当成“原始材料”加以引用。然而,仔细阅读安·列多夫斯基的文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米高扬的书面报告中存在着诸多可疑之处。其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米高扬在报告中提到的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往…  相似文献   

7.
陆南泉 《百年潮》2008,(6):52-56
过去有人说,赫鲁晓夫下台是中共的“九评”批倒的,实际并非如此。以下史实从一个侧面也可说明这一点。在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共中央对此立即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派周恩来率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了解一下情况,试探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1964年11月9日,周恩来和苏共新领导会谈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高扬说:过去苏共是集体领导的,  相似文献   

8.
陈永发先生的《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最近两百年中国史》系列之三,我读的是2013年第二版。作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国民党阵营的一名历史学者,他秉承"叙事客观,分析深入"、"不具党见偏颇"的原则,记录中国共产主义革命70年的历史,此书可以引发大陆读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渡江南下前夕的河南参军运动文/彭沛1949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第四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绝境。在即将夺取全国革命最后胜利的形势下,党仍然清醒地认识到,要迅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埋葬蒋家...  相似文献   

10.
1925年8月前,在国民党中地位并不突出的蒋介石,数月后,却一跃成为国民党举足轻重的头号人物,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许多文章或著作认为,这是蒋介石玩弄政治手腕,大搞阴谋所致。这是有道理的。不过,蒋介石的发迹还与苏联顾问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 20年代初期,苏俄、共产国际把视线投向了中国。经过探索,苏俄和共产国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力量,确定了联合孙中山的策略,决定选派代表到广州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 众所周知,孙中山因革命屡遭挫折,决定以俄为师,实行联俄联共政策,并希…  相似文献   

11.
试论抗战前国民党组织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27年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的头十年,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情况如何呢?对此,一些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引用蒋介石的一句话,看作是对这十年内国民党的一个基本评价。1932年,蒋介石承认:“中国革命已经失败。今天,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恢复1924年时期中国国民党的革命精神”。应该讲,蒋介石的这段话道出了这十年内国民党的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即国民党已经失去了它的革命精神。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对战前国民  相似文献   

12.
米高扬,前苏联亚美尼亚人,先后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他曾于1949、1954、1956年三次来华访问,是与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接触最多的原苏共领导人之一。然而,他每次来华,都因使命、身份和政治形势的局限而未能尽言,不无遗憾。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共产党内,是谁最早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是谁反对无条件支持国民党,最早主张向国民党右派宣战的?是谁起草了中共四大决议,并在其中高唱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本文认为都是陈独秀。既然如此,那么陈独秀为什么又有所谓三次“大让步”,有所谓《汪陈联合宣言》呢?本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关系的实际状况之后,认为陈独秀未必应当为此承担多少责任。陈独秀1927年确实反对过工农运动“过火”,但这种反对是不是完全错了?本文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20年代初,世界革命风起云涌,中国亦不例外,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中国革命引起了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的高度关注。然而共产国际(当时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苏共领导人)及苏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援,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以"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的利益为核心的(金一南:《苦难辉煌》)。其时,苏联正处于世界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为减轻压力,基于战略考虑,急需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作为盟友,多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5.
正国民党的党产,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纠缠不清的政治议题。国民党近来曾公布专案报告向外界透露家底,至今尚有166亿元新台币。据该报告,1949年带往台湾的227万两黄金,及数十万件故宫国宝,都曾被列入国民党党产。那么,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国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究竟有过多少党产呢?1945年之前:靠财政养党在1945年之前,国民党没有所谓"党产"一说。自1925年孙中山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党务费用,即不依赖党产,而主要由国库  相似文献   

16.
林蕴晖 《炎黄春秋》2005,(12):53-56
《论党》,是刘少奇1945年在中共七大所作 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这个修改党章报告与 其他各届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中国共产 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袖、党的组织原则、党员 的义务和权利、党的政治策略等等,结合党领导 中国革命经历四分之一世纪的实践,作了全面 的总结和阐述,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 论著。我们今天重读这本党的建设重要文献,既 可领悟到它对党的建设的经典意义,也可体会 到它的时代局限及其带来的某些不幸后果。 报告在谈到新党章总纲的内容时说,总纲 说明了我们党的性质与理论;说明了中国革命 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以及我们党在中国 革命中的基本方针和我们党所必需具备的条 件;还说到了在我们党内不能容许机会主义存 在;说到了党内的自我批评,党的群众路线和党 的组织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英勇就义1921年3月,我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的贫苦农家。我的童年,正值中国革命异常艰难的岁月。国民党政权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1927年10月,陕西党组织派唐澍和我的父亲白明善到陕北军阀井岳秀部第11旅,与谢子长、李象九领导指挥了震动西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A.И.Микоян)秘密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这在中苏关系历史上,特别是在中苏结盟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件最具重要意义的事件。这次会谈,是毛泽东第一次与苏共领导人正面接触,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第一次与苏共中央全面沟通。其结果,不仅奠定了中苏两党、两国结成同盟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且为新中国建立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确定了方向。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华人  相似文献   

19.
汤礼春 《百年潮》2003,(3):37-44
当我撰写的《吴晗与袁震之的旷世之恋》一文发表后,有许多读者问我:吴晗和袁震之在1969年就去世了,你是如何取得这珍贵材料的?我便如实地告诉他们,1988年,我到广州采访了我们家乡的革命人物袁溥之,她是袁震之的姐姐,是最早和董必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女性,还曾是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女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和许多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有过交往。  相似文献   

20.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根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资料)闻一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签署了一份文件,文件内容如下:“致苏共中央。苏共中央委员、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共中央监察委员、同志们!鉴于年已古稀并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我请求苏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